高職國際貿易教育探索
時間:2022-12-13 09:13:02
導語:高職國際貿易教育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創業指導缺乏系統性。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晚,開設時間較短,大多數的創業教育課程是借鑒國外已有的課程,還沒有建立一套適合我國高職學生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同時,創業教育在各大高職院校受重視程度不夠,地位仍不高,投入有限,指導教師大多由校內輔導員或行政教輔人員兼職,教師對學生的創業指導還只是停留在整體的概括性教育的層面,缺乏系統的專業指導,從而影響了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二)課程設置不夠完善。當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課程主要由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及專業拓展課組成。一些專業課程的內容有交叉現象,比如,進出口單證實務、外貿跟單及國際結算課程中有關信用證部分存在重復現象。此外,課程教學內容相對陳舊,仍以傳統的國際貿易業務為主,缺乏創新創業相關內容,不能適應外貿行業發展的新趨勢。以國際支付方式為例,教學內容仍以信用證方式作為重點,附帶介紹匯款和托收業務,很少講授當前跨境電子商務中涉及的第三方支付問題。學生在國際貿易實務、進出口單證、外貿跟單操作等傳統的外貿業務方面掌握的較熟練,而在跨境電商平臺操作、網絡營銷等方面知識匱乏。教學中的重復內容和陳舊現象不僅占用了課時,還嚴重影響了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程體系中未設置創新創業課程,部分學校即使已設置創新創業課程,也只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存在,課時少,教學流于形式。(三)缺乏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高職的職稱評審制度,使教師更多地關注科研,加上繁重的教學任務,教師沒有足夠的精力和動力去思考如何將創新創業內容融入日常教學中。另外,國際貿易專業的大部分教師是科班出身,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職從事教學,外貿實戰經驗欠缺,創業經歷不足,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弱。雖然一些高職院校鼓勵教師下企業實踐,但配套機制不健全,教師實踐只是形式,效果并不明顯。與實踐相脫節,使教師很難敏銳并準確把握當前國際貿易的最新動態,在指導學生實踐教學中只能紙上談兵,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利于在實踐教學環節培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四)考核評價機制有待完善目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考核主要是教師通過課堂閉卷筆試或機試的形式來考核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即使是一些實踐課程,學生往往自己完成實習鑒定來敷衍學校任務,評價。結果缺少客觀性和真實性。不健全的評價體系,違背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妨礙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利于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國際貿易專業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徑和方式
(一)優化課程,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效融入課程體系。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以培養具有較強的實操能力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應將創新創業的理念、課程和實踐融入國際貿易類專業課程體系,形成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綜合實踐課和創新創業課的多元化課程體系。1.通識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基礎素質與能力??梢詫撔聞摌I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課程設在其中,通過課堂教學、網絡課程和專題講座等方式,講解創新創業的理論知識,科學、合理地規劃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讓學生對創新創業有一定的認知。2.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一是對這些有交叉內容的課程進行整合,避免重復現象,為適應當前市場環境的跨境電子商務類課程和創新創業課程騰出課時。二是在國際貿易實務、外貿跟單實務、國際結算等傳統國貿基礎課和核心課程基礎上,設置專項綜合實訓,突出實踐部分,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盡可能將創新創業教育元素納入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將兩者有機融合。3.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為出發點,開設國際貿易操作模擬實訓、跨境電子商務運營實務實訓、廣交會實訓、頂崗實習等綜合實踐課程。通過真實的案例和項目,將創新創業與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借助敦煌網、速賣通等電子商務平臺,讓學生進行創業實戰,邊做邊學,邊學邊用,做到“教、學、做”合一,使其了解全套在線外貿交易流程,體驗創業過程,激發學生參與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熱情,積累創業經驗。(二)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師資是教育的關鍵。針對目前兼具外貿和創新創業經驗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的現狀,高職院校可以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來解決。1.“走出去”。學校可鼓勵國際貿易專業教師通過參加與跨境電商相關的培訓與進修,或到相關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等方式,提高專業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學校的政策與引導直接影響著“走出去”的效果。高職需要建立對教師參與創業教育的認可、促進和獎勵策略和種種激勵機制,促進國際貿易專業教師對創業教育的感知性融合。比如,給教師參與創業知識的培訓創造機會,挑選一批具有創業意識的專業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業教育培訓。提供物質資助與精神幫助,大力鼓勵和支持具有創業潛質的教師從事創業實踐活動,開立外貿公司,熟悉外貿市場運作,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創業實踐指導;改革評估機制,制定激勵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的相關措施。2.“引進來”。聘請企業有經驗的一線技術人員承擔實操性強的專業核心課程,比如方案編輯、跨境電商平臺操作、國際貿易運營與管理等,可以考慮讓國際貿易專業教師協助校外企業兼職教師共同上課,做到“雙師雙崗”,提高校內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此外,也可以聘請企業管理人員擔任創新創業教育導師,通過專題講座、論壇等方式與學生分享創業經歷,幫助學生了解創新創業,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三)完善考評機制。高職院校要創新考核評價體系,以確保國際貿易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融合。建立和優化以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的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包括對教師和對學生兩方面的考核評價的完善。在對教師的考核評價方面,將教師的評聘、報酬等與其教學質量、參加頂崗實踐的時間、擔任實踐實訓課程的課時、與企業合作學生參與的橫向課題的數量等等直接掛鉤,從而激發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熱情和積極性。在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方面,改變傳統的以課堂封閉式考試為主的學生評價體系,引入考試以外的,如比賽、課題和創新創業訓練等多種評價方式。推行學分替代制:對于參加創業實踐的學生,通過業績考核,每個學期可替代2~4門的課程;增加“創新”學分;考核形式可以采取靈活的學籍管理措施,如鼓勵學生創業、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休學創業等;實施政策傾向:對于創業業績優秀、在同學們中起一定創業帶動作用的學生,在各類評優評獎、入黨等問題上優先考慮推薦等。此外,在考核評價主體上,應改變以教師為主的單一的評價主體,形成由創業指導教師、個人、團體、家庭和行業企業專家等多方參與的評價。
參考文獻:
[1]余淑秀.“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國際貿易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J].科教論壇,2017(1):35-38.
[2]金馮怡.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的培養[J].文化視野,2016(4):25.
[3]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個性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3):27-31.
[4]鄭欣.基于企業對“創新創業”能力需求的高職國際貿易類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探究:以四川省為例[J].職業教育,2017(1):108-109.
[5]李遠煦.社會創業: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新范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5(3):78-83.
作者:王芳 單位: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
- 上一篇:國際貿易物流改革創新研究
- 下一篇:微課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