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研究

時間:2022-06-01 03:11:03

導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研究

一、廣西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專業課程設置概況

廣西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教學主要采用學分制的形式展開,學生在學制內(一般為4-6年)修讀完至少170學分方可畢業。廣西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課程體系主要由3個教學平臺構成,即理論教學平臺、實踐教學平臺和素質拓展教學平臺。(一)理論教學平臺理論教學平臺主要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兩大部分。通識教育課程又分為通識必修課程和通識選修課程模塊;專業教育課程又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限選課程和專業任選課程四個模塊。在理論教學平臺下,學生需修滿116.5學分。通識必修課程模塊需要修習38學分,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形勢與政策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華經典文化、應用文寫作、大學英語、大學體育、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就業指導、創新創業教育等通識課程。通識選修課程模塊要求學生從人文科學類、社會科學與管理科學類、科學技術與健康類和藝術體育類課程中選修至少8學分,且非藝術類學生必須選修一門藝術類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模塊需要修習24學分,主要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國際貿易地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應用統計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專業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模塊需要修習14學分,主要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學、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國際金融、兩岸經貿往來與桂臺經貿合作等專業課程。專業限選課程模塊需要修習28.5學分,主要包括商務英語、管理學、會計學基礎、報檢實務、報關實務、國際商務談判、國際服務貿易、跨境電子商務應用、國際商法、兩岸經貿合作政策與協議解讀、桂臺商務與投資合作專題分析等專業課程。專業任選課程模塊要求學生任意選修4學分,主要課程包括現代禮儀與溝通技巧、互聯網經濟概論、個人理財、品牌管理、物流管理、消費心理學、跨國公司運作與管理、國際經濟熱點專題分析、國內經濟熱點專題分析等。(二)實踐教學平臺實踐教學平臺主要包括兩大模塊,即通識類實踐模塊和專業類實踐模塊。在實踐教學平臺下,學生需修滿43學分。其中,通識類實踐模塊須修習9學分,主要課程包括軍事理論與訓練、計算機應用基礎、商務英語綜合能力訓練等課程。專業類實踐模塊須修習34學分,主要包括國際商務函電模擬實踐、國際商務單證模擬實踐、國際市場營銷模擬實踐、進出口報檢模擬實踐、進出口報關模擬實踐、進出口業務模擬實踐、國際商務談判模擬實踐、國際貨運模擬實踐等模擬實踐專業課程以及中國-東盟邊境貿易考察實踐和在桂臺資企業經營考察實踐等考察實踐課程。(三)素質拓展教學平臺素質拓展教學平臺包括創新創業實踐模塊和東南亞國家語言模塊兩大部分,學生需要修習10.5學分。其中,創新創業實踐模塊中,學生須在社會實踐、管理工作、讀書活動、技能證書、學科競賽、創新項目、創業項目、社會服務、社團活動、國(境)外文化體驗中至少參與四個類別的活動獲得四個創新創業實踐學分。東南亞國家語言模塊要求學生從交際泰語、交際越南語、交際柬語、交際印尼語中選擇一種東南亞國家語言學習并修習4學分。此外,在素質拓展教學平臺下,還要求學生修習1學分的普通話測試和1.5學分的安全教育。

二、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課程設置概況

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本科教育的學制一般為四年,規定在畢業前須修滿135學分,方可畢業。與大陸地區不同的是,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本科教育主要是采用學程制。學程發端于美國,所謂學程,是指課程的組合方式,通過學程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生涯規劃組合未來四年的學習項目。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本科課程體系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分別是校訂必修模塊、院必修模塊、主學程(基礎學程)模塊和副學程(就業學程)模塊。(一)校訂必修模塊校訂必修模塊需要修習28學分,主要包括基礎英文、進階英文、寫作技巧、體育、服務領導教育、計算機概論、文化與生活、民主與法治、情意通識、人與自然、藝術之多元呈現等語言通識課程和一般通識課程。(二)院必修模塊院必修模塊需要修習9學分,主要包括管理學、經濟學原理、統計學等經管類基礎課程。(三)主學程(基礎學程)模塊主學程(基礎學程)主要分為三個模塊進行學習,分別是主學程必修、貿易行銷模組和國際經營模組。其中,主學程必修52學分,主要包括科技整合與大學教育、商用微積分、會計學、會計實務、創造思維與問題解決、總體經濟學、行銷原理、商用英文、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企業管理、實務專題、應用統計、國際貿易實務Ⅰ、國際行銷管理、國際金融、專題制作、工作態度與倫理、專案管理、證照實務等專業課程。學生還需要從貿易行銷模組和國際經營模組中選擇任一模塊修完其全部課程,共21學分。貿易行銷模組包括會展管理概論、全球經貿趨勢、消費者行為、國際物流管理、國際貿易實務Ⅱ、貿易英文、商品展示與解說等專業課程。國際經營模組包括組織行為、貨幣銀行學、國際財務管理、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國際企業經營策略、國際投資和產業分析等專業課程。(四)副學程(就業學程)模塊副學程(就業學程)模塊需要選修至少25學分,選修課程主要包括商用日文、多媒體設計、財務管理、展覽行銷管理、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會展企劃實務、英語聽力訓練、市場調查、創新與創業管理、國際品牌管理、區域經濟市場、國際貿易資訊系統等課程。

三、桂臺兩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比較分析

(一)課程體系的相似性。1.重視實踐教學廣西外國語學院和樹德科技大學均屬于應用型本科高校,都十分注重課程體系中的實踐教學。在廣西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本科培養計劃中,除了要求學生修習國際商務函電模擬實踐、國際商務單證模擬實踐、國際市場營銷模擬實踐、進出口報關模擬實踐、進出口報檢模擬實踐等9門在校內實驗室完成的實踐課程之外,還要求學生赴校外實踐基地完成中國-東盟邊境貿易考察實踐和在桂臺資企業經營考察實踐兩門實踐課程的學習。此外,廣西外國語學院還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專門開設了團隊合作實踐訓練課程。在當前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廣西外國語學院在課程教學計劃中專門設置了創新創業實踐模塊,要求學生必須在社會實踐、管理工作、讀書活動、技能證書、學科競賽、創新項目、創業項目、社會服務、社團活動、國(境)外文化體驗中至少參與四個類別的活動獲得4個創新創業實踐學分。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主要體現在采取專業課程與證照輔導合一的方式,要求學生畢業前至少獲得兩張系里認可的專業證照。學生通過證照實務課程可以選擇性地考取專業證照,如國際行銷管理專業人員、會議展覽服務專業人員、國際企業管理師、貿易經營師、專責報關人員、初級物流運籌人才檢定、國貿業務技術士乙/丙級檢定、海/空運EDI報關專業人才認證、初階外匯人員專業能力測驗、航空貨運承攬技術認證證照檢定、理財規劃人員、證券初級業務員等證照。此外,根據相應專業課程,學校會安排學生到相關進出口貿易公司、貨運承攬業企業、物流企業、報關公司、銀行或證券公司開展職場體驗活動。2.專業課程涵蓋的知識領域相似盡管廣西外國語學院和樹德科技大學具體開設的專業課程內容不同,但兩所高校開設的專業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領域有共同之處。廣西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包括高等數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應用統計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學、國際貨運運輸與保險、國際金融、商務英語、管理學、會計學基礎、國際商務談判、跨境電子商務應用等課程;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開設的專業課程有經濟學原理、管理學、統計學、商用微積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應用統計、商用英文、國際企業管理、國際物流管理、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等課程。通過對兩所高校具體的課程內容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看出桂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所共同涉及的知識領域包括:經濟學知識、管理學知識、數學知識、商務英語知識以及國際貿易實務類知識。(二)課程體系的差異性。1.課程體系模塊劃分不同。雖然廣西外國語學院和樹德科技大學開設的專業課程涵蓋的知識領域相似,但二者開設的課程基本構成模塊卻不同,且有各自的特點。廣西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由理論教學平臺、實踐教學平臺和素質拓展教學平臺三個平臺構成。理論教學平臺主要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兩大部分。通識教育課程又分為通識必修課程和通識選修課程模塊;專業教育課程又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限選課程和專業任選課程四個模塊。實踐教學平臺主要包括通識類實踐模塊和專業類實踐模塊,而素質拓展教學平臺包括創新創業實踐模塊和東南亞國家語言模塊。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課程體系主要包括校訂必修模塊、院必修模塊、主學程(基礎學程)模塊和副學程(就業學程)模塊四個模塊。通過對兩所高校課程體系模塊劃分的比較分析,發現:第一,廣西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有著明顯的院校特色,對理論教學課程體系、實踐教學課題體系和素質拓展教學課程體系進行了十分清晰的劃分;第二,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課程體系的特色主要是學程模塊化,即學生在主學程中可以從貿易行銷模塊和國際經營模塊中選擇任意一個模塊進行修習。通過對廣西外國語學院和樹德科技大學課程體系結構比重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兩所高校在課程體系結構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第一,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重視程度不同。樹德科技大學非常注重專業課程的教學。其中,院必修就相當于大陸的專業基礎課程,主學程和副學程的課程都屬于專業課程,因此,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的通識課程只占所有課程的20.74%,專業課程卻占比79.26%。廣西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結構中,通識課程占比38.52%,專業課程占比61.48%。可以看出,廣西外國語學院比樹德科技大學更加注重通識課程的教學,這也是大陸高校與臺灣高校課程體系構成上的主要區別。這說明臺灣高校非常重視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大陸高校則強調通識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并重,更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主要受兩岸高校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計理念等方面的影響。第二,必修課與選修課比重不同。在廣西外國語學院的課程設置中,必修課比重遠遠大于選修課比重,而樹德科技大學的選修課比重較高。從限定選修課來看,廣西外國語學院限定選修課占比16.76%,樹德科技大學占比15.56%,兩校在這方面基本相似;從任意選修課來看,樹德科技大學任意選修課占比18.51%,而廣西外國語學院占比僅僅為7.06%??傮w來說,樹德科技大學比廣西外國語學院更加注重選修課的開設,體現出臺灣高校更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這也是臺灣高校與大陸高校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的普遍差異。3.課程編排形式不同。廣西外國語學院與樹德科技大學的課程設置在編排形式上有著一定的區別。廣西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設置主要采用通識教育-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縱向編排形式,學生在大一大二主要學習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到了大三大四階段才進行專業知識的深入學習。而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課程設置主要采用橫向編排形式,即通識課程遍及大一至大三的每個學期,專業基礎課程從大一上學期就開始開設,專業課程會一直持續到大四上學期。

課程體系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發現,廣西外國語學院和樹德科技大學的課程體系設置各具特色,但也存在各自的問題。因此,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繼續推動專業建設與改革,是兩所高校共同的目標與方向。廣西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經過7年發展,已逐漸形成一套具有廣西外國語學院特色的課程體系,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推動課程體系的發展完善,如改善課程結構比例、加強實踐課程體系建設、增加專業領域出現的新課程、更新專業課程內容、進一步凝練課程體系特色等。廣西外國語學院在與臺灣各高校的合作中,不斷借鑒臺灣高校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堅持引進臺灣高校優秀師資力量,持續推動桂臺教育交流合作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秀玲.海峽兩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方案比較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4(03).

[2]林惠敏.陶紅軍.陳文銘臺灣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類課程設置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3(03).

[3]唐嘉彥.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與現狀[J].世界教育信息,2013(08).

[4]盧仁祥.海峽兩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比較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04).

[5]吳曉娟.海峽兩岸新聞學專業課程體系比較研究[D].南昌大學,2010.

作者:唐萬歡 李冬冬 單位:廣西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