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茶葉貿易現狀與綠色壁壘問題探討
時間:2022-07-05 10:19:46
導語:我國茶葉貿易現狀與綠色壁壘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綠色壁壘對我國茶葉出口貿易的影響越來越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茶葉出口貿易的現狀,而后對綠色壁壘及其對我國茶葉貿易的影響進行探討,最后提出我國茶葉貿易應對綠色壁壘的建議。
關鍵詞:茶葉貿易;現狀;綠色壁壘;舉措;研究
近年來,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影響越來越深刻,據商務部統計,我國有高達百分之九十的農產品及視頻出口企業受到了國外市場綠色壁壘的影響,每年造成的損失達到一百五十億美元,并且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毋庸置疑,綠色壁壘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產品出口的最大瓶頸。我國茶葉生產成本低,再加上國內競爭秩序控制不嚴,各茶葉廠商之間相互壓價,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統計數據,我國出口茶葉在國際市場上的售價通常每公斤低于兩美元,比印度茶葉價格低百分之四十,比斯里蘭卡茶葉價格低百分之六十,甚至比肯尼亞茶葉價格還低了百分之二十。這不僅大幅縮小了我國茶葉企業的利潤空間,還嚴重影響了海外茶葉企業的商業利益,加速了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國對我國茶葉設限的速度,各種非關稅貿易壁壘相繼出爐,對茶葉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循環利用等各個方面都提出了環保要求,對我國茶葉出口造成極大沖擊。
1我國茶葉貿易現狀
我國是茶葉生產大國,茶葉品種豐富,產茶地區遼闊,改革開放以后我國茶葉產業得到迅速發展,茶葉規模不斷擴大,出口總額也屢創新高。據統計,2008年,我國茶園面積達到一百六十萬公頃,茶葉產量超過一百萬噸,占世界生產總量的三分之一,茶葉出口總量為三十萬噸,總額近七億美元,是世界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并且仍在逐年上漲。我國茶葉出口主要由綠茶、紅茶和特種茶三個部分構成,其中,綠茶是主要出口品種,出口量占世界綠茶總貿易量的百分之八十五,高居世界榜首,覆蓋市場包括一百一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亞非地區是我國綠茶的傳統貿易市場,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等歐美國家則是我國綠茶出口的新興市場。我國出口紅茶以紅碎茶、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為主,其中工夫紅茶是我國特有的品種,也是我國紅茶的主打產品,市場主要是歐美和中東,不過我國出口的紅茶多為中低檔產品,紅茶生產企業整體實力較低,利潤空間有限。特種茶涵蓋烏龍茶、白茶、普洱茶、黃茶等,是我國獨有的商品,在國際上占有絕對市場份額,出口地主要集中在歐美、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地。截至2011年,我國已與一百一十三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茶葉貿易關系,對中亞和非洲地區的出口量占到百分之八十,其次是歐洲與北美洲。數據顯示,我國對美國、俄羅斯、日本和摩洛哥四國的茶葉出口量達到我國茶葉出口總量的百分之四十五。2003年日本修訂《食品衛生法》,2005年《食品中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對251種與茶葉相關的農藥殘留項目做了限量規定,2006年正式實施《食品農藥殘留暫定登記標準制度》,我國對日茶葉出口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歐盟于1999年開始實施新的藥物最高允許殘留標準,2007年正式對進口茶葉實施該標準,限制及禁止使用的農藥數量從以前的29種擴展到今天的四百七十多種,全面增加了農殘檢驗種類,部分農殘標準比原有標準提高超過一百倍,導致我國對歐盟國家的茶葉出口量大幅減少。縱觀我國茶葉貿易情況,可以發現,我國茶葉出口主要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方面,茶葉出口總體波動較大,但基于我國茶葉貿易體系的完善以及我國茶葉生產企業對生產加工過程及包裝運輸條件的積極改善,加之價格低廉,在國際市場擁有較為顯著的競爭優勢,整體出口量及出口額仍然呈現上升趨勢。另一方面,我國茶葉生產存在明顯的質量問題,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茶葉出口的影響頗為嚴重,自2002年以來,歐美和日本等國對進口茶葉產品制定了愈加嚴格的綠色壁壘,極大地限制了我國茶葉的出口。
2綠色壁壘對我國茶葉貿易的影響
2.1綠色貿易壁壘概念解析
綠色貿易壁壘是指以較高的環境標準準入條件來限制進口,使傳統的貿易壁壘演變成為環境壁壘。正常的綠色壁壘是指以合法的貿易措施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而非正常的綠色壁壘則是以保護環境為名實施貿易保護,即以保護環境為由制定一系列環境貿易政策,使得外國產品無法或難以進入本國市場,從而保護本國產品及市場。發達國家的產品科技含量較高,社會公眾的環保意識也較強,因此對環境標準的要求極為嚴格,不僅規定終端產品應符合環保要求,還對產品的研發、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循環利用等各個環節提出了環保要求,這確實能夠促進國際環保事業的發展,但同時也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出口帶來了極大障礙。2005年8月,歐盟對茶葉中硫丹的殘留量限制從30mg/kg調整為0.01mg/kg,相比之前嚴格了三千倍,導致我國茶葉出口歐盟全面受阻。2006年5月,日本全面實施《食品農藥殘留暫定登記標準制度》,設限的茶葉農藥殘留從83種擴大到144種,設限以外的農殘全部按照0.01ppm的最高限量“一律標準”執行,一旦超標則視為違法,這極大地增加了我國出口茶產品因被檢測出農藥殘留而受到法律追究的風險,從而嚴重影響了我國的茶葉出口。
2.2綠色壁壘的積極影響
第一,綠色壁壘可以有效促進我國茶葉產品質量的提升。我國茶葉生產企業大都采取傳統生產加工模式,農藥殘留較為普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和質量問題,不論進口市場實施綠色壁壘是為了環境保護、健康維護還是保護本地企業,但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早已將生態環保事業和人體健康提到首要位置,健康環保的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的首選,因此解決我國茶葉產品的質量問題刻不容緩。綠色壁壘雖然是我國茶葉出口的極大限制,但同時也是我國茶葉產品質量提升的強大動力。擴大綠色食品茶、有機茶葉生產規模,減少和限制農藥及化肥的使用,向市場提供優質且安全的茶葉產品,以實現茶業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第二,綠色壁壘可以加速茶葉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推進茶葉生產各個環節的科技進步。破解綠色壁壘必須要依靠茶葉產業實現全面技術進步,唯有科技快速發展,生產效率才會顯著提升,資源配置也會趨向優化。日益嚴格的標準化與技術化要求會對出口產品構成了巨大壓力,從而迫使原產國茶葉企業不斷改良技術、研發新產品,并對生產流程、生產工藝等進行革新,幫助產品順利完成更新換代,實現茶葉產業結構的優化發展。第三,綠色壁壘可以促進我國茶葉行業標準體系走向完善。進口市場對于茶葉產品提出了種種質量要求,這勢必會推動我國及地方政府積極制定與國際接軌的研發、生產、包裝、運輸等標準,使我國茶葉行業內部的各項標準體系日趨完善。2001年,我國農業部頒布有機茶葉的行業標準,迄今為止已有三百多家國內茶葉企業通過認證,行業發展逐步完善,增長勢頭越加強勁。積極探索并加強茶葉行業標準體系建設,逐步健全與我國茶葉產業有關的各項法律規范,不僅有助于我國茶葉產業的健康發展,還能夠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3綠色壁壘的消極影響
第一,綠色壁壘嚴重削弱了我國茶葉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特別是各項農藥殘留標準已經成為我國茶葉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主要障礙。2008年我國茶園種植面積與茶葉產量皆高居世界首位,茶葉出口總量位居世界第三,但是由于我國茶葉企業市場營銷策略有偏差,未能打造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優質茶葉品牌,并非茶葉出口強國。近年來隨著綠色貿易壁壘的實施和提高,發達國家提出了“有機食品”、“生態食品”、“自然食品”、“天然食品”等理念,對茶葉產品質量標準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對茶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限制也越來越嚴苛,我國茶葉產品往往難以達到要求,被禁止出口、退貨乃至索賠的事情都時有發生,這對我國茶葉產品樹立國際形象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極大地削弱了我國茶葉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出口貿易額的增長速度也大大減緩,茶農營銷利益大打折扣。第二,綠色壁壘大大提升了貿易成本,降低了經濟效益。歐美發達國家對我國茶葉產品的研發、生產、加工、包裝、檢驗、標簽、認證、運輸、循環利用、生態環保等各個方面都提出了嚴格要求,我國茶葉企業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滿足這些要求,由于我國的茶葉產業仍然處于粗放發展階段,生產模式還較傳統,要實現這些“改版”必須加大技術、設備更新和生產過程監控等投入,相關實驗、測試、認證等也會產生高昂的費用,這就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經濟效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國茶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勢。第三,綠色壁壘增大了我國茶葉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歐美發達國家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農產品檢疫制度,以防止外國農產品進入其國內市場制約國內企業發展。部分國家還利用世貿協議中涉及環境問題的條款大做文章,以多種手段實行貿易歧視,進一步增大了我國茶葉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
3應對綠色壁壘的措施
首先,我國各級政府應當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環保法律體系。在立法、執法的過程中,要立足本國國情,參考西方發達國家的現有法律體系,廣泛從專家、企業、群眾中汲取意見和建議,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全面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治氛圍,為我國的茶葉產業提供良好的法律保護。其次,我國政府及茶葉協會應當盡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認證體系。我們應當全面掌握國際貿易信息,研究發達國家的環境準則,在茶葉生產及銷售的所有環節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的環境保護,在國內形成一個系統的環境管理體系和質量規范體系,加強對農業環境的綜合治理,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利用行政、法律和經濟手段促進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再次,建立綠色壁壘預警及快速反應機制。各國政府及各類國際組織會定期對環保法規及標準進行修訂和完善,如果企業信息不暢通,就無法及時調整自身生產以適應最新的標準要求,因而也就無法順利應對綠色壁壘。政府及行業協會必須建立起綠色壁壘預警機制,及時搜集和反饋國際綠色壁壘變化情況,深入研究各種綠色壁壘對我國出口產品的影響,并在較短時間內提出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為我國的茶葉企業營造良好的出口環境。最后,加快茶葉產業發展,提高茶葉產品質量。究其根本,若要全面破除國際綠色壁壘對我國茶葉產品的出口限制,最主要的還是要全面提升我國茶葉產品的質量,我們要確保茶葉產品質量安全,在生產環節要限制農藥化肥的使用,加強對農藥使用情況的管理,嚴格掌握施藥管理和安全間隔期,確保出口茶葉達到進口國的安全衛生標準。
作者:劉艷梅 單位: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和淑萍,周靜.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58-61,65.
[2]陶忠元.綠色壁壘的中性透析及其啟示[J].國際貿易問題,2003(9):24-27.
[3]趙雪飛.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07(5):68-69.
- 上一篇: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促進作用
- 下一篇:我國教育服務貿易發展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