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外貿企業復雜形勢及對策
時間:2022-05-25 11:16:49
導語:中小外貿企業復雜形勢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全球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我國中小外貿企業面臨國際市場蕭條的現象,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與挑戰。本文針對中小外貿出口企業,分析疫情對中小外貿企業的影響,提出相應對策,包括降低成本與取得政府支持、出口轉內銷、創新貿易新模式等,并提出了相應的保障機制。
2020年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爆發,對經濟造成重創。對于中國中小型外貿企業而言,2020年經營風險增加,經營成本也增加,一路走來,可謂舉步維艱。2020年初,中小型外貿企業面臨停工停產的困境;雖然后來復工了,但隨著疫情在世界范圍愈演愈烈導致國外企業相繼被迫停工停產,中國外貿企業的訂單不得已取消或延期,大量外貿企業剛復工卻遇到沒有訂單甚至取消訂單的局面,不得不裁減員工或部分停產。海關統計數據表明,2020年上半年中國外貿出口總值為7.4萬億元,同比下降5.1%。雖然口罩等抗疫物資的出口在疫情期間驟增,其他產品的出口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作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重要手段的“出口”如何面對這種局面渡過難關?在中國外貿占據重要地位的中小外貿企業在疫情背景下如何危中求機,鳳凰涅槃?
1中小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復雜形勢
1.1產品技術水平低,利潤空間被壓縮
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企業出口主要以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為主,出口產品主要依靠廉價的勞動力這一比較優勢為國際市場提供相對價廉質優的產品,從價值鏈的角度來說處于低端,商品技術含量不高,企業獲利空間小。由于供應商較多且惡性競爭,海外采購商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選擇權,中國中小外貿企業為了維持運營和維護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只得無奈接受采購商的壓價,進一步擠壓本就可憐的利潤空間。另外,勞動密集型產業行業準入門檻低,大量同行涌入,導致出口企業惡性競爭,也導致出口企業盈利困難。疫情背景下由于各國對人員和貨物流動設置重重關卡導致國際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若中小企業已經簽訂的銷售合同中貿易條款是賣方承擔運費的,比如CIF和CFR貿易術語,現階段國際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也促成了外貿企業交易成本的上升,若要保證訂單順利交付,唯有進一步犧牲企業的微薄利潤。
1.2貿易市場相對集中,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現今中國主要的外貿出口市場集中度較高,歐盟、東南亞、美國、日本等國家是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最近幾年中國外貿出口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就是上述地區,外貿出口市場相對集中給中小型出口企業帶來一定風險。近年來,美國、歐盟等發達經濟體為了保護本國相關產業,提高進口關稅,設置了綠色貿易壁壘等非關稅壁壘等,旨在于通過提高關稅或設置形形色色的非關稅壁壘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達到減少相關產品的進口和保護本國相關產業的目的。中國外貿主要出口市場的相對集中使得中小外貿企業對國際市場份額的維護和拓展相對困難,促使中小企業拓展市場,分散風險。
1.3他國出口商異軍突起,競爭日趨激烈
近年來中國勞動力成本持續高企,勞動力成本這一中國外貿出口的比較優勢不斷弱化,所以很多外資工廠甚至中國的國內企業紛紛跑到東南亞國家去投資,這給中國中小外貿企業出口帶來巨大的壓力。以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國家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由于“人口紅利”借助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和優越的沿海地理位置異軍突起,在國際市場上吞噬中國原有的市場份額,中國中小外貿企業正面臨嚴峻的國際競爭。
1.4國際需求下降,全球生產鏈和供應鏈遷移和重構
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的持續對全球經濟形成重大負面沖擊,并降低對中國外貿出口商品的需求。一方面,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人員流動受阻,以出口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為主的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國際訂單減少;另一方面,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導致世界消費能力下降,中小外貿企業的最終產成品的出口會受到巨大沖擊。事實上,在肺炎疫情大爆發之前,全球經濟已呈現不景氣的跡象,不少經濟體瀕臨衰退邊緣。肺炎疫情持續長、范圍廣,因此防控成本相當之高、其對全球經濟的沖擊之大遠遠超出預計。對此,我國中小外貿出口企業務必做好中長期準備。
2疫情下中國中小外貿企業發展對策
海外疫情何時結束,至今仍是未知數。根據以上分析,中國中小外貿企業面臨出口產品技術水平低、外貿出口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和全球生產鏈供應鏈的遷移和重構等諸多問題。結合中小企業的特點和現狀,聯系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筆者就我國中小外貿企業在疫情背景下如何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2.1降低企業成本,取得政府支援
根據IMF最近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降5.1%;而WTO十月份的《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表明2010年世界貨物貿易將下降三成左右;2020年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經濟衰退最嚴重的一年。我國中小外貿企業在增加就業、推動出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近年來全球范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2020年的肺炎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開源節流是關鍵。疫情背景下增加收入困難重重,降低成本對中小外貿企業比較有可行性。中小出口企業首先要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降低各種不必要的開支,優化員工隊伍結構,尋求靈活用工等新型用工方式,盡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渡過難關。其次,中小企業要利用好政府的各項政策,尋求政府的幫助和扶持。后疫情時代,政府出于穩住外貿基本盤的考慮,會適度增加財政、稅收和貨幣政策的靈活性,降低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稅費負擔,保障企業的資金流供應鏈體系的正常運行,確保外貿企業基本業務的順利開展;同時政府會積極推進在線外貿平臺建設,幫助外貿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國家自2020年初以來出臺了一系列的貨幣、金融、稅收、保險等政策,旨在于穩住外貿基本盤。貨幣金融方面,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型外貿企業可以通過申請延長還貸期、爭取續貸等措施來保證企業的資金流,渡過難關。在稅收保險方面,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出口企業可以通過充分利用好政府出臺的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等政策,有效降低企業出口成本,降低成本在疫情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中小企業要借助政府的相關幫扶舉措,爭取在疫情帶來的蕭條市場中穩定下來。
2.2實施“雙循環戰略”,拓展國際市場
在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疫情持續影響、外貿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的形勢下,中國政府提出了“雙循環”新發展戰略,即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循環為輔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現今階段,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給中國外貿帶來了諸多風險及挑戰。首先,就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出口而言,由于國際市場需求萎靡不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影響,企業面臨的經營壓力不斷增加。其次,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大國博弈局勢微妙,許多敏感行業的外貿前景未來可能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持續增加。因此“雙循環”新發展戰略的提出適當其時。盡管“雙循環”新發展戰略將外部循環放在次要地位,但并不意味著外部循環的重要性不如以往。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都給中小型外貿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南通西摩電器公司以生產智能電水壺為主,通過進口元器件提升產品質量并適當降低成本,目前該公司的產品不僅出口非洲、拉美等市場,而且從2017年開始公司通過電商平臺大力開拓國內市場并屢有斬獲,中小型外貿企業實施雙循環戰略可以很好的抵御國際風險,也是中國政府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給中小型外貿企業帶來的機遇。中小型外貿企業是雙循環中“國際循環”的微觀主體,通過擴大進出口多元化和國際市場多元化可以增強其在國際循環中的作用,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同時,中小型外貿企業通過出口轉內銷將國際經驗引進到國內,更好為國內市場服務,從而促進國內循環。
2.3創新運營模式,打造貿易新業態
廣大中小型外貿企業應致力創新國際業務新模式,增強對肺炎疫情及其它國際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一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端技術培育“隔離經濟”新業態;二是加快數字外貿平臺建設。中小外貿企業積極借助數字貿易平臺,主動對接亞馬遜、阿里巴巴國際站等數字外貿平臺,通過線上參展新模式,努力探索線上線下互動融合運營新模式,促進線上進行貿易磋商、線上達成交易,綜合應用電商平臺開拓國際市場。中小外貿企業要大力抓訂單、??蛻?。在維持歐美等傳統國際市場地位的同時,加快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新興市場的開拓。拓寬外貿轉內銷戰略。出口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可以適當調整生產計劃,將商品銷售方向從國際市場為主改為國內市場為主。開展電子商務平臺線上專項對接活動,組織中小外貿企業積極參與相關活動,解決外貿企業缺少國內營銷渠道的困難。
2.4加強內功建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中小企業要在疫情背景下涅槃重生,必須要加強內功建設。首先,企業組織建設的完善是中小出口企業必須要修煉的基本功,這一點在疫情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提升企業的營銷能力,打造高效的營銷團隊,提升企業組織的協同能力,苦修內功,相機而動,為將來占領國際市場積蓄力量。其次,中小出口企業要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對企業在國際出口中可能面臨的法律、經營等風險要做到心中有數,并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再次,為增強內部的凝聚力,鼓舞員工士氣,提高工作效率,企業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疫情會讓人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企業管理層要與員工多溝通,了解員工的所思所想。同時,企業從技術層面上要加強對外貿從業人員的培訓,在某種程度上保持外貿員工隊伍尤其是骨干力量的穩定性,規避客戶資源流失等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對中小外貿出口企業而言,完善企業組織建設,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營造富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技術層面上加強對員工團隊的培訓等舉措對留住企業內部的優秀人才和招攬外部精英和客戶意義重大。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有助于內部員工形成強大的凝聚力,而且會激發員工內在的自我奮斗的驅動力,激發員工的創造性,為中小出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3結語
盡管由于疫情影響,我國中小外貿出口企業面臨的形勢嚴峻復雜,不確定的風險因素日益增多,但是中小外貿企業發展韌性足、生命力強,同時中國政府在金融、外貿平臺建設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穩外貿的政策措施都在發揮重要作用。疫情的爆發對中國中小外貿企業的影響表明傳統的外貿發展方式可能難以為繼,倒逼中小外貿企業走上轉型發展之路,從這一點看疫情對中小外貿企業的發展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參考文獻
[1]郝杰.直擊企業轉型痛點,國務院放大招支持出口轉內銷[J].紡織服裝周刊,2020,(24):6.
[2]曾靜.淺析“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思考[J].現代化經濟信息,2019,(16):392-394.
[3]楊錫懷,王江.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案例(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施昊天 單位: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
- 上一篇:核心素養美術課堂教學研究
- 下一篇:小學體育教學設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