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設計策略研究

時間:2022-05-25 11:19:32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設計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策略研究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化,核心素養成為了各個學段學科教學的發展理念。核心素養倡導培養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學到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具備較強的運動能力與較高參與熱情。針對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主要問題,結合核心素養的理論內涵理念,提出激發興趣,合作學習;優化內容,培養品格;轉變觀念,德育滲透等體育教學設計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體育教學;設計;策略

培養什么樣的人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樹人”,黨的進一步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了實踐方向,要求各級各類學生要具備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需求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

1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

第一,核心素養提出明確了具體的維度:學習體育運動知識,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增強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第二,核心素養鼓勵小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會聽從教師的指令,不涉及到參與量少的問題,但總體開展有效體育活動質量不高,所開展的活動缺少學生的體驗感悟,更多的是形式化的流程。第三,核心素養關注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學校體育強調更多的是引導學生懂得營養,培養正確的行為習慣,了解健康的重要性[2]。

2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體育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

2.1本體論

本體論是探究事務發展的本質,主要體現了事物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既定特性和屬性。它通過哲學的方法論來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和本體屬性,進而通過理論推導的形式對其所固有的屬性進行解釋?!翱丛u課”這一方式對體育課程所包含的諸多方面進行評價時,首先則要思考的就是“體育課程”的本質和“看評課”這一活動的本體論問題,進而借助看評課這一更全面、更客觀、更科學的方式來使體育課程變得更為系統性。其實,從本源看這種方式也屬于一種元評價的方式,故而眾多研究者也將評課看作為元概念。元概念最早是由國外著名學者AIfred提出的,他認為元概念具有超越事物發展本身的一種視角,是通過自我證明悖論的哲學方法論提出的。隨著元概念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這種對事物發展過程中進行思考、反思和重塑的方法論逐漸得到研究者和學者的認可。其核心的就是對事物本質的一個認知過程,這種認知過程中通過監測控制事物發展的過程,進而反復重塑和控制,使客觀事物的認知過程趨于完善。

2.2認識論

認識論在希臘文中被譯為logos,意為理解的意思,主要是指通過理性的方法和手段來揭開人類客觀認識事物發展的本質,以及通過哲學的方法來解釋事物發展的來源與規律。我國學者彭杜宏認為團隊學習的互動認知可具體分為理解、支持和監控3個維度,3個維度相互支撐、相互作用、相互解釋。但一個團體在開展相關活動時,團隊內部各要素之間可通過相互理解、作用和解釋來完成團隊既定的目標和任務,團隊內部各成員按照既定的目標任務朝著同一個目標相互促進來完成事物的認知加工,在認知加工過程中能夠監測團隊成員對事物發展的直接貢獻,通過激勵的形式激發團隊成員的內生動力?!翱丛u課”是在實踐過程中,其實也評課者在看課過程中不斷自評和互評并不斷反思與重構對體育課程理解的理想模式,在這種理想的模式狀態下,通過長期反復的認知和加工來完善不同個體對課程的認識,進而在不同個體的頭腦中進行體育課程知識的建構,以升華對體育課程的新認識。

2.3方法論

方法論則是對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結構與關系進行認識的工具,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個方法和工具。方法論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由奧地利學者Ludwig提出的,他為了了解和認識事物組織的完整性和系統性,進而提出從內部要素結構和關系的視角去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翱丛u課”作為體育課程活動的重要形式,從方法論的角度看,看課和評課者通過課程內部的結構、要素、語言、行為等搜集相關信息,并通過大腦原有結構圖式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和評價。

3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3.1體育品格培養的缺失

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是核心素養培養的核心,相比之下,傳統觀念的體育課堂,以提升學生體質為主,更多關注的是提高學生體能,花費大量時間去鍛煉學生的素質。如果花一些時間去培養學生的體育品格,體育教師認為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表現。因此,就造成了缺失。也就是說核心素養在體育課程應用過程中存在與傳統體育課程培養的偏差與不適應,需要教師調整授課內容與課時的合理分配,進而完善體育課程的人格培養。

3.2體育教師觀念落后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若要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素質,教師就必須結合時代要求和社會需要來轉變教學方法,變換教學手段,及時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系統。為了改變以往體育教學枯燥乏味的情況,教師可以將趣味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運用進來,通過多媒體實踐來給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學習。

3.3器材設施不齊全

體育場地小,學生活動空間不大,由于班級人數多,體育課堂教學所需器材量加大,受各種綜合因素影響,體育器材數量普遍不能滿足學生鍛煉需求。小學生本身比較活潑,當課堂教學設施不足時,就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的專業知識又掌握得比較少,很難用理論培養其專業技能。

4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體育教學的優化策略

4.1激發興趣,合作學習

培養學生體育中的核心素養素質是一個長期過程,尤其是小學生?!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如此漫長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保證課程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會保障其參與運動的質量,能夠堅持得更久,更有利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具備頑強的意志品質,以及勇敢頑強、積極向上的品格。

4.2優化內容,培養品格

在其論述中提到,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所以,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并進行優化。在教學內容中依據核心素養的要求設定目標,細化到每節課的教學任務與內容中,如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要規范教師自身行為與動作,嚴厲的目光,洪亮的口令,教會學生懂得規矩和組織紀律性的嚴明;對那些特殊學生群體,如“小胖墩”、先天運動缺陷型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注,多鼓勵其進行力所能及的運動,讓其不討厭運動。

4.3轉變觀念,德育滲透

在核心素養的培養中,教師觀念的轉變是重點,教師作為教學中的主導者,引領著學生在知識海洋中探索。學校可以定期為教師舉辦核心素養相關的培訓活動,開展校內教師核心素養交流會,構建核心素養共享平臺。教師之間進行取長補短的借鑒學習,相互交流,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平臺。核心素養要求下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其中最重要的是德育滲透。首先,遇到雨雪天氣可以利用室內授課機會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授,如運動損傷的防護、急救知識的運用與緊急情況處理、體育比賽規則與裁判法。其次,不能將器材丟在一邊,開始活動時為避免出現學生搶奪爭取器材的使用權的現象,一定要合理分配器材,這樣才能保障每位學生的利益,使運動得到保障。最后,在具體項目教學的時候,教師還可以挖掘項目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幫助學生提高其人文素養,教師還可以利用體育項目幫助學生養成堅強的意志。

5結語

小學生是建設祖國的基礎,是未來社會強大的力量。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教學設計包含學習體育運動知識,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增強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鼓勵小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關注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學校體育強調更多的是引導學生懂得營養,培養正確的行為習慣,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但存在體育品格培養的缺失、體育教師觀念落后、器材設施不齊全等問題,建議激發興趣,合作學習;優化內容,培養品格;轉變觀念,德育滲透。

參考文獻

[1]孫鳳.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策略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9(2):62-63.

[2]肖坤鵬,張鐵民.改革開放40年體育助力“貧困治理”的政策歷程:成就、問題與前瞻[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9(2):1-7,15.

[3]王吉忠.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7):19.

[4]王舜華.感覺統合訓練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啟示[J].科技資訊,2020(15):102-104.

[5]李宗達.物聯網工程在體育運動中的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20(14):119-120.

[6]宋濤.中國體育文化價值在全球化時代的復興和超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12):45-46.

作者:姜雷雷 單位:東北師大附中凈月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