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經濟及影響

時間:2022-10-29 02:45:58

導語:中美貿易戰經濟及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美貿易戰經濟及影響

摘要:從2018年3月開始,美國針對中國部分商品加征關稅,由此開始了新一輪的中美貿易戰?;诖?,在相關貿易理論的基礎上,闡述了中美貿易戰的經濟背景、美國挑起貿易戰的實質目的以及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由于貿易戰對中美的負面影響遠超積極意義,而且貿易戰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所以其唯一的結局就是雙方都做出妥協、協商談判。

關鍵詞:貿易戰;比較優勢理論;協商談判

一、中美貿易戰進程

2018年3月23日,美國正式對進口鋼鐵、鋁開始征收關稅。部分美國的盟友等國家已經豁免,而中國卻不在豁免名單內,可見其針對性非常強。中國商務部隨后了針對美國的中止減讓清單,對美國的部分進口產品加征關稅。值得注意的是,清單中大部分為美國的農副產品。在兩國第一回合交鋒后不久,美國貿易代表宣布開展“301”調查,其征收關稅的商品將包括航空、鐵路、高科技產品等。而中國隨后就對國內生產玉米、大豆的企業給予補貼,因為中國是進口美國大豆最大的國家,所以補貼政策直接反映了國家的反擊。在2018年5月20日凌晨,中美雙方經過兩論談判后,發表了聯合聲明。具體內容包括雙方同意將采取有效的措施實質性的減少美對華貿易逆差、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以及雙方努力創造公平的營商環境等。此次聯合聲明的,意味著中美兩國已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并停止互相加征關稅。然而,在第三次談判之前,特朗普政府再次突如其來地宣布對中國500億美元的高科技產品征收關稅,具體的清單將在不久后實施。6月15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中國的1102種產品征收關稅,其中包括中國的航空、機器人、汽車等高科技產品。美國此種出爾反爾的加征關稅的做法將此前協商的成果完全打破。不過中國也立刻作出回應,出臺了同等規模的關稅措施。國務院隨后宣布,將對美國農產品、汽車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中國的反擊意味著之前所有的貿易談判都會化為烏有。雙方此次的加征關稅的名單與4月份的名單相比,總體上出入不大,只是中國側重了美國的農產品,而美國側重了中國的新科技產品。至此,如此大規模的經濟沖突就在中美兩國間爆發了。

二、中美貿易戰的經濟背景

從兩次回合戰中,可以看出,雙方都是有針對性地對部分產品征收關稅。美國針對鐵路、高科技產品等,而中國針對大豆、玉米等農副產品。這種針對性主要是由于兩國各自的比較優勢。在貿易理論中,絕對優勢意味著在生產某種產品上,一國的生產效率絕對高于另一國。舉例來說,如果市場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人只擅長種玉米,另一種人只擅長種土豆。那么,對于第一種人來講,種玉米就是其絕對優勢。但是如果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后一種人不止擅長種土豆,他種的玉米也比第一種人好。此時,就出現了比較優勢。比較優勢認為,如果一個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小于另一個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則該國家在生產這種產品上就具有比較優勢。同樣舉例來說,如果一個模特拍廣告,兩個小時可以賺5000美元,他也擅長打掃房間,兩個小時可以把自己的房間打掃干凈。一個小男孩打掃房間需要四個小時,如果他去麥當勞打工,四個小時可以賺20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模特打掃房間的機會成本是5000美元,小男孩打掃房間的機會成本是20美元。所以,模特對于拍廣告具有絕對優勢,但小男孩對于打掃房間具有比較優勢。只要模特支付給小男孩用于打掃房間的錢大于20美元小于5000美元,雙方都能夠獲益。這種比較優勢的理論很好的詮釋了在國際貿易中,發展相對落后的國家,看似生產力遠不足其他國家,卻依舊能夠從國際貿易中獲益。一直以來,在美國對外的國際貿易中,國際貿易收支一直處于嚴重的不平衡,也就是巨額的逆差。由于美國一直注重發展高端產業,如高科技產業、航天產業等,其制造業的機會成本很大,所以國際貿易的逆差并沒有讓美國苦惱。在中美貿易中,僅2017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就高達2756億美元。美國長期以來要求中方采取措施減少美方對華貿易逆差,中國也付出努力,可是美國對華逆差并沒有減少,2017年比前一年又增加了200多億美元,之所以出現巨額的貿易收支不平衡,是因為美國不愿意將本國的軍火、高科技等高端產品出口。然而近些年,美國制造業的機會成本減少,國內的失業參考文獻:[1]佟家棟.中美戰略性貿易戰及其對策探討[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1-3.[2]劉艷.中美貿易戰只是表象和工具[J].中國商界,2018,(5):46-47.[3]張玉環.特朗普政府的對外經貿政策與中美經貿博弈[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8,(3):1-25.率不斷增加,這讓美國開始想重新振興制造業的發展。在美國的超市里會發現,出了生鮮食品,很多貨物都是中國制造,而且物美價廉。美國本土也有制造業廠家,為什么其競爭力不及遠在中國的進口產品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市場。就牙簽而言,如果一個牙簽的利潤是1分錢,那么對于1億人口的國家來說,利潤就是100萬元;在14億人口的中國,利潤就會達到1400萬元。依托本國龐大的人口市場,生產牙簽的廠商在美國完全可以按照成本價售出,即使加了關稅,其價格相比美國本土的廠家也會少很多。其次,中國具有完整的工業體系。由于美國很多年都將中低端產業外包(比如將蘋果手機的零配件組裝外包給中國、印度等勞動力成本低的國家),這就促使中國在長年累月中積累了經驗,并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與此相對比,美國本土的中低端實體經濟下滑,失業率居高不下,給國家的長治久安造成了影響。最后,中國國家政府的支持。我國對于出口產品的企業實行出口退稅的政策。這種政策不僅有利于鼓勵出口,增加GDP,還可以消化國內產能,緩解國內的就業壓力。所以,物美價廉的優勢有利于通過較低的價格將美國的制造廠商擠出市場,逐漸形成壟斷局面。對于美國而言,將國外的制造業產品,尤其是中國的制造業產品擋在國門外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征關稅。這就產生了中美貿易的第一大回合。近些年,美國對華的貿易制裁主要集中在鋼鐵、鋁等產業上。然而此次的“301”調查則針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究其原因,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中美經濟由互補型貿易轉化為同質化競爭,也就是說,美國在高科技的絕對優勢逐漸減少,中國卻在保留制造業的比較優勢的前提下,慢慢提升自己在高科技產業的地位。此次美國發動的貿易戰意味著美國將從傳統的貿易保護思維轉向基于經濟安全、產業安全、國家安全的保護主義。

三、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美國發動此次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很大。首先,我國的半導體產業還不能實現自給自足,所以半導體芯片嚴重依賴進口。如果中美貿易戰全面爆發,中國無法從美國進口芯片,那么中國以芯片為基礎的高新信息產業將陷入癱瘓,這將不利于我國的產業化轉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力成本節節攀升,較高的人力成本再加上不斷增加的關稅,會迫使一些總部在美國的廠商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成本更低或是稅收優惠的國家,在美國對國內的稅收優惠的前提下,也不排除這些廠商直接將工廠設到美國。這不僅能抑制中國的經濟發展,還能緩解美國國內的失業狀況。長期反復的貿易戰會使得處在經濟轉型的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突破陷阱的方式就是將制造業由中低端轉變到高端,也就是要實現突破性的創新。不過短時間內實現突破性創新可能性不大,如果過渡不當,中國經濟就會在“中等收入陷阱”中不能自拔。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遠不止這些。我國基礎貨幣的發行主要是采用外匯儲備的發行,也就是說,央行通過購買外匯來投放基礎貨幣,而這些外匯的最終來源是國際收支。所以,國際收支順差在中國不僅是貿易現象,更是中國貨幣信用的支撐,如果中國出現大額的貿易逆差,人民幣信用將無法支撐住。我國目前的經濟正處于經濟轉型階段,美國在此時發動貿易戰,不外乎想造成我國出口的萎縮。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口的萎縮會導致貨幣利潤率下降,這就容易造成經濟下行的壓力。居高不下的資金成本和不斷降低的投資回報率使得資金脫實向虛,金融杠桿不斷加大。就目前來講,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是投機的主要場所。雖然國家通過大力度的政策將住房的價格控制下來,但此次熱錢的涌入必然造成投機的再一次爆發。這對正在處于經濟轉型期的我國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極容易造成杠桿泡沫的破裂,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經濟危機。我們看到,在第二次美國突然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之后,中國股市開始暴跌,再加上中國正在降杠桿的運行期,中國股市將繼續縮水。這種跌幅的損失讓中國國內的投資者飽受摧殘。由此可見,貿易戰的推進會加劇股民的恐慌心理,這種情緒的崩潰也會加速資金的逃離,股市持續的震蕩使得股市很難實現軟著陸。正如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所說,高杠桿是金融脆弱的總根源。中國經濟應該防范金融不穩定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降杠桿也成為了國家主要的經濟政策方向。簡單來說,美國此次發起的貿易戰旨在收回市場上過多的美元,來維持強勢美元。然而強勢美元就意味著中國需要同樣收回市場上的人民幣來維持匯率穩定。貨幣的緊縮使得一直以寬松政策來維持經濟增長的中國面臨更大的挑戰。

縱觀歷史,在貿易戰中,沒有真正的贏家。如果不進行協商談判,兩國的經濟都將受到損失。美國此種施壓的做法違背雙方共贏的原則,讓國際社會十分失望。雖然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對中國經濟有著巨大的負面影響,但與此同時,中國的反擊也讓美國的企業措手不及。首先,美國生產農作物的農民會因為關稅的增加而加大了成本,這使得他們多次向特朗普政府作出了抗議。除此之外,一些美國向中國出口的汽車也面臨銷量受阻的狀態,這讓他們在與別國產車的競爭中失去優勢。特朗普的這種與民心所向相悖行為能否獲得選民的支持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不僅所謂的“特朗普行情紅利”會煙消云散,而且很可能形成“特朗普行情斷崖”,并進一步誘發特朗普執政危機。所以,明智的做法只能是雙方作出妥協,經過談判達成一致的協議。從宏觀上看,貿易平衡是全球化不斷發展的條件。中美兩國的談判需要以公平為原則,進行協商。

作者:任晗 單位:長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