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工程現場施工環境管理研究
時間:2022-02-04 09:47:16
導語:電網工程現場施工環境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對電網建設項目施工時的環境風險進行研究,可以幫助相關管理人員了解施工現場的周圍環境,管理者再考慮環境風險影響后,做出合理降低風險的措施[1-6]。在施工過程中,應采取相關措施控制污染源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保護環境。在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進行環境風險識別,有效地控制環境風險,確保項目全過程的安全施工。
2電網工程項目施工環境管理的必要性
電網建設項目環境風險管理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法律法規因素。根據住房建設部和環境保護局的法律制度,為確保環境風險得到明確識別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建設項目必須提交專業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環境影響因素和規劃措施,這將直接決定項目能否開工。同時,在建設項目的各個階段都要采取措施降低環境風險,環境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基礎,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將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將環境管理代入電網工程項目施工建設,符合現代電網建筑業的長遠發展目標和可持續發展。(2)在工程施工中,建筑資源的大量使用對環境的污染問題也很重要。同時,有些環境污染具有間接性和滯后性,會造成周圍環境質量的下降。(3)經濟因素。在工程建設投資設計階段,識別環境風險和減少其影響要比事后整頓和控制污染物容易得多。其次,加強管理避免環境污染和破壞,可以避免環保管理部門的處罰和警告,這些雖然具有隱藏行,但都作為是環境風險管理的間接經濟效益。同時,施工環境的風險控制不當,將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和工期。所以,在電網工程建設施工工作中環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3主要措施
建設單位應當遵守我國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和建設相關行業具體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施工現場的粉塵、固體垃圾、噪聲、車輛、振動等環境損害因素。減少建筑施工對周圍大氣、噪聲、水、固體廢物、土壤等方面污染。3.1環境風險因素的識別。建設項目施工階段環境風險因素的識別為了確保環境指標識別的充分性和準確性,環境風險指標的識別應在以下原則進行:整個識別分析過程要細致具體,具體分析過程要精細到施工現場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環境風險指標的確定應考慮三個時態、三個狀態和七種類型。三個時態是過去時、現在時和未來時,其三個時態是正常時、非正常時和緊急時,七個類型是空氣排放、水排放、噪音排放、固體廢物管理和土壤污染。一般工程建設會應工程的進展而不斷變化,在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新的環境風險。為了準確識別大多數環境風險指標,必須首先建立一個環境風險識別過程,以滿足環境動態識別管理的要求。充分界定環境管理的內涵,考慮風險指標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應嚴格界定每個階段的風險內涵,以避免指標的重復和重疊。其中,可對廢舊物進行灑水除塵,對物體進行預濕,使細小的粉塵顆粒凝聚成較大的粉塵顆粒,從而有效降低粉塵;對散落的顆粒采用回填土防塵,及時灑水,覆蓋揚塵區域,并注意覆蓋,防止揚塵。為了控制土方機械的噪聲污染風險,可在施工位置建設2m高的圍擋對噪聲進行控制。進入施工現場的機械和車輛需要控制車速,盡量不鳴笛。現場噪聲的控制要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的限值。3.2設備安裝階段噪聲污染管理。電網的設備安裝裝修階段的噪聲污染因素主要是由墻體、地面鉆孔、材料切割等造成的,因其噪聲大需要進行有效的防治。噪聲控制方面可從設備安裝時間、工藝等方面進行控制,采用新工藝、新設備降低噪聲,如焊接不鉚接,烘干不吹風;一般遵循時間不早于8:00,晚上時間不超過22:00。同時,提高施工人員的降噪意識,減少人工噪聲;盡量在工廠車間內完成成品、半成品加工噪聲;盡量使用能自動降噪的低噪聲設備和降噪施工機械設備。一些設備(如沖擊鉆、電鋸、運輸車、磨床等)應設置封閉式的機械工作棚,減少噪聲的傳播。3.3裝修階段的環境管理。在裝修階段和屋面工程階段,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固體廢物污染風險:(1)改進技術工藝,加強材料的回收利用,采用無廢或少廢的工藝和設備。(2)盡量使用清潔能源,對相關的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單板材料應進行總體布局規劃,減少整體材料的浪費。使用非木材新材料或人造板代替相關木材。(3)各種油漆、黏合劑即開啟再使用,不使用應及時關閉。(4)整體的木制品、裝飾材料、玻璃材料等應在工廠內采購或定做??梢圆捎米哉嘲逵糜跍p少現場液體黏合劑的使用。其防水卷材、油漆及各種涂料質量必須符合要求,防止剝落。
4三維實景監控
三維實景智慧管理是基于AR增強現實先進技術,構建施工現場實景與項目管理信息一體融合的可視化、立體化企業生產指揮系統。監控效果如圖1和圖2所示。通過以項目部施工重點區域的高點監控視頻為載體,運用增強感知、異構數據匯聚、空間坐標測算、設備聯動通信、標簽交互封裝、界面融合呈現等方法,打造出視頻實景地圖效果,實現在統一門戶下完成企業多項目、多級管控的生產指揮和管理業務。在視頻信息上可以實現現場整體掌握、準確查看細節,在監控平臺上可以實現多源數據的聚合呈現、業務系統的集成調用,以直觀、便捷的實景體驗方式解決施工項目管理的人、材、機、工、法、環等多種應用場景下信息融合與協同問題。
5結語
我國的電網工程施工階段的環境管理還處在發展階段,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探索。其電網的施工環境管理也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工作,對建設施工中的環境進行分析和量化是一項非常困難和具有挑戰性的研究。由于目前我們的管理經驗和知識儲備有限,雖然對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管理進行評價和分析,但施工階段的環境管理評價標準和行業現狀的研究還有待加強,這需要工作人員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斷探索及改進不足。
參考文獻
[1]南靜雯.建筑工程項目現場施工管理現狀與應對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10):195-196.
[2]湯亦.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4(02):50.
[3]劉笑.基于未確知測度模型的建設項目施工階段環境風險評價研究[D].廣東:廣州大學,2019.
[4]常記周,狄獻鋒.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探討[J].河南科技,2013(16):126+128.
[5]余輝平.提高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成效的途徑與措施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2010(08):178-180.
[6]肖向東,湯新光,王亞明,凌建,吳威.500kV變電站施工現場視頻監控系統方案研究[J].華東電力,2008(01):52-56.
作者:徐斌 方靖宇 崔鵬程 姜維杰 林立波 單位: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
- 上一篇:農村商貿流通業經濟效應探討
- 下一篇:傳播學本科教育專業方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