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時代下農村經濟管理的創新

時間:2022-04-21 10:00:44

導語:新經濟時代下農村經濟管理的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經濟時代下農村經濟管理的創新

摘要:本文重點闡述了基于新經濟時代下農村經濟管理創新的相關問題,先闡述了農村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再對其創新思路進行分析,希望能對相關學者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經濟時代;農村經濟管理;創新

農村經濟管理是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主要措施,在新經濟時代下,農村經濟管理難度增大,如何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成為相關學者研究的重點問題。眾所周知,農村經濟管理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根據當前經濟規律與當地實際情況,在各項農村生產活動中有效組織生產力,在合理處理生產關系的基礎上,有效的利用生產力因素,最終解決經濟發展問題。因此,在新經濟時代下,必須要根據農村經濟管理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才能保證經濟管理水平達到預期。

1農村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農村勞動力偏低

勞動力偏低是我國農村普遍存在的一種問題,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來到城市,參與城市建設發展,而留在農村的,往往是生產能力差的農民或者年齡較小的兒童。這種情況長期存在,導致農村整體勞動力數量嚴重不足。同時就當前農村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看,農用機械設備的進步、農業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勞動力不足的壓力,但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存在整體知識水平偏低的問題,很多人無法正確使用勞動設備,對新技術的接收能力差,導致出現資源浪費。

1.2農村土地經營規模小

土地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受我國國情影響,農村土地經營規模小的問題普遍存在。這種小農經營的方式普遍存在經營分散、獨立性強等特點,影響了機械作用水平,不利于實現經營大規?;?。同時,盡管農業生產經營的經濟效益普遍較低,但是我國推出的各項優惠政策依然為農民帶來了很多實惠,因此部分農民不愿意將土地承包出去,這也成為阻礙我國土地經營大規模化的重要原因。

2農村經濟管理的創新思路研究

2.1加快農村現代化農業發展力度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村現代化農業發展成為可能,這也是解決農村勞動力短缺的有效辦法,通過技術優勢來彌補人力資源劣勢。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在相關工作中發揮作用,做好農業技術推廣活動,努力將現代化農業技術應用到生產中;而對于新型農業接收能力差的農民而言,應該借助農業技術下鄉的優勢,積極將新型農業生產方法應用到生產中。通過這些措施,能夠進一步提高農村農業技術水平。

2.2實現農業產業化

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就是要推動農村合作組織建設步伐。由于當前我國很多農村在土地經營中,農民主要依靠自己的積累的經驗經營土地,這種經營方式方法落后、效益低下,影響了農村經濟整體發展水平。因此,必須要積極推動農業產業化,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到本地區的農業生產中,這樣不僅有助于推廣大規模的機械作業,也能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受農業科學發展水平的影響,我國缺乏掌握先進農業技術的人才。因此各地區政府需要發揮自身的作用,通過補貼等多種手段吸引高素質人才,為農業生產提供指導,保證農民增收。

2.3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活動的分析

農村經濟管理作為農村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對農村發展、社會問題、群眾切身利益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各級政府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農村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性,將農村經濟管理作為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于農村經濟工作中的相關問題,包括土地承包、雙層經營體制等,凡是與農民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都應該加強監督,在防范農村經濟管理問題時要開展審計監督,密切觀察任何可能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各級政府要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管理職能的發揮。對于農村企業經濟,政府需要在政府采購、政策上給予支持,使農村企業能快速在市場上占據一定位置,并逐漸建立農村龍頭企業,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年輕人返鄉,這樣不僅能解決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也能降低社會公共事件發生率,維持社會治安。

作者:楊皓楠 單位:眉山市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建新.新時期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新挑戰及對策—以河南省為例[J].中州學刊,2012(06):21~24.

[2]張玲祥.新經濟時代下農村經濟管理的創新[J].現代經濟信息,2014(01):37.

[3]宋冬梅.分析新經濟時代下農村經濟管理創新研究[J].吉林蔬菜,2015(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