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效率提升對農村電商的影響
時間:2022-12-10 10:46:49
導語:物流效率提升對農村電商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提高農村地區物流配送效率,改善農村電商發展的交通環境,夯實農村電商發展的經濟基礎,對促進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影響農村物流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交通基礎設施、人才隊伍建設、信息化水平、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同時應當注意到,物流效率提升是農村電商發展的必要條件但非充分條件,不排除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響農村電商經濟的發展。為此,需要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大學生回鄉創業以及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等多個角度制定合理措施。
關鍵詞:物流效率;農村電商;農村經濟;城鄉一體化
我國農村地區電商業務的飛速發展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發展農村電商業務是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產業結構、優化農村營商環境的重要接入點,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發展電商業務對物流配送要求高,相較于城鎮地區,我國農村地區經濟基礎薄弱、交通運輸條件差、物流運輸效率低是阻礙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農村地區物流配送效率,改善農村電商發展的交通環境,夯實農村電商發展的經濟基礎,對促進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2018年初,《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等推動農村物流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相繼出臺,為促進農村物流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政策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經濟發展動力持續疲軟的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進入重要轉型時期,在充分利用當前我國電商業務飛速發展契機的同時,為農村電商發展創造更加便利的交通基礎設施以提升物流效率就顯得十分必要。為此,有關提升我國農村地區物流效率的研究在理論體系構建和現實指導方面均具有特殊意義,但是關于此項課題的研究主要涵蓋幾個較為關鍵的問題:其一,我國農村地區當前物流效率是高還是低,抑或處于相對均衡的狀態,需要全面分析;其二,影響我國農村地區電商物流效率的因素有哪些,一部分因素是長期性的體制性因素,依賴于我國經濟發展大環境的改變,另一類則是短期性的,能夠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變的,針對這兩大類因素需要做歸類分析,防止所提出的政策建議劉德武1副教授劉昱崗2教授(1、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成都6111302、西南交通大學成都610031)基金項目:四川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四川農村物流網絡體系構建研究”(2013ZR0105)中圖分類號:F323文獻標識碼:A不具有現實可操作性;其三,在提升農村物流效率的基礎上是否就一定能夠促進農村電商發展,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這一點需要進行更加客觀的分析,因為物流效率提升是農村電商發展的必要條件但并非充分條件,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響農村電商經濟的發展,需要深刻探究;其四,采取何種措施能夠有效提升農村物流效率,需要根據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內在機制加以制定,而現有研究所提出的措施往往較為宏觀,涉及具體操作層面的措施相對缺乏。
我國農村電商物流效率現狀剖析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得農村地區電商業務發展基礎得以建立,電商業務發展規模日漸擴大,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逐步提升,極大改善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面貌。農村電商是互聯網與農村經濟相結合的產物,對于農村經濟轉型升級、農民創業就業、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郭承龍,2015;呂俐佼、朱蘭珍,2018)。我國人口中有7.31億網民,占全球網民的比例為22.84%,其中農村網民2.01億,占全國網民數量的比重為27.49%,屬于發展電商業務的重要客群。2009年農村地區電商年交易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淘寶村3家,至2016年已經增長至1311家,銷售額達到8945億元。整體來看,我國農村電商發展處于快速增長期和擴張期,為行業發展的成長期,在現有農村市場并未完全挖掘的前提下,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增加,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將更加提高。2009-2014年我國農產品物流總額如表1所示。關于農村物流效率方面,相較于以往,農村物流效率有所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配合農村互聯網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物流效率從硬件和軟件上均有大幅提升,為推動農村電商業務發展創造了極為重要的基礎。農村電商物流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民就業的重要環節(朱世友,2016)。在農村電商大力發展的背景下,依托于電商業務興起而對農村物流效率提出更高要求,進而使得物流效率提升成為推動農村電商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凌紅,2017)。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農村地區物流覆蓋率已經超過70%,意味著國內物流企業能夠覆蓋占比42.64%的農村人口,為龐大的農村市場提供相應的物流服務。但是在物流效率方面,農村地區物流發展依舊存在諸多問題,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工業品下鄉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物流巨頭落地網絡不科學、農產品上行物流體系不成熟,如表2所示。就工業品下鄉而言,農村地區的郵件快遞物流成本一般是城鎮地區的兩倍,而在時間上則是3倍,60公里范圍內的配送時間能夠達到城鎮地區的5倍,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農村物流效率的提升。雖然眾多物流巨頭紛紛布局農村電商市場,希望能夠在農村物流服務方面占得一定市場地位,但都存在各自缺陷。例如,上市物流公司順豐在物流服務方面以快著稱,但在服務體系方面不夠全面;郵政基于自身良好的農村基礎和網點優勢,物流服務類型全面但效率低,無法滿足高效需求;京東物流雖然服務好,依托于自身電商業務基礎提供高效物流服務,但在農村市場的布局有所欠缺。農產品上行物流體系方面,物流配送成本一般能達到20%-30%,農業生產者還不具備良好的議價能力,且存在壟斷經營情況,導致生產端和消費端最終效應低,而中間環節分享了大部分收益。淘寶和京東布局農村物流模式對比如表3所示。
農村地區電商物流效率的影響因素
促進農村物流效率提升對促進農村電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村地區物流效率低阻礙了農村電商的發展。影響農村物流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交通基礎設施、人才隊伍建設、信息化水平、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就交通基礎設施而言,因農村地區地理因素和經濟基礎因素的影響,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于城鎮地區,是阻礙物流效率提升的根本性原因。物流人才的缺乏同樣影響了農村物流效率,高素質勞動力的投入對促進農村電商發展具有明顯促進作用。關于交通基礎設施和人才對物流效率的影響有關的分析在此不做贅述,相關研究已經做了大量論證和分析,如徐良培、李淑華(2013)提出要提高對農村地區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進而提高農村物流效率;崔振洪等(2014)研究指出物流基礎設施是農產品物流效率提高的基礎;王燕萍、陳林(2018)分析指出交通運輸是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關鍵組成部分。相關統計顯示,2016年末全國99.3%的鄉村開通公路運輸,其中水泥路面占比76.4%,較十年前提高了41.2%;有路燈的占比61.9%。對于信息化水平而言,農村地區信息化基礎設施缺乏,農村居民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低,無法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生產力,不利于提升物流效率?;ヂ摼W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廣泛而深入,包括RFID、貨物跟蹤定位、可視化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智能交通及定位服務等各項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已經十分深入,科技進步推動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一系列新型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和發展。這些技術首先在經濟發達的城鎮地區得到大范圍運用,而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還未能全面普及。2010-2016年我國城鄉寬帶接入用戶數量統計如表4所示,2014-2017年我國城鄉互聯網普及率比較統計如表5所示。對于物流體系建設規劃而言,系統性物流體系構建是推動農村物流效率提升的制度性保障。所謂物流體系建設即農村地區物流產業布局和規劃,具體包括網點選擇、服務種類設置、人員匹配、服務半徑規制、交通運輸線路設計等一系列細節性內容,對提升農村物流效率起著關鍵性作用。農村地區物流體系基礎薄弱,規劃能力有限,全方位提升農村物流效率存在一定困難。例如對于一些物流巨頭而言,很難在規模、服務范圍、服務效率、成本等多個角度實現最優解,其在農村地區物流體系建設規劃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物流效率提升與農村電商發展的聯系
物流效率提升對促進農村電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辯證看待。物流效率提升是農村電商發展的必要條件但并非充分條件,不排除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響農村電商經濟的發展,為此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電商發展是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突破口,這是較以往任何經濟形式都要更加高效的發展模式,電商借助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跨時空特點實現了不同區域、不同群體以及城鄉之間的互動交流,為促進城鄉經濟互動發展創造極為便利的條件。因此,從技術角度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是農村電商發展的根本前提和基礎。技術進步是首要基礎,但對技術的運用則是建立在綜合環境改善的前提下,得益于我國城鎮地區電商業務的飛速發展,市場逐步從城鎮地區擴展至農村地區,農村電商業務有了發展的良好環境。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農村電商獲得更加廣泛的發展機會,改善農村物流條件也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物流解決的是商品流通問題,使貿易能夠實現,將投入轉化為價值產出,將不同產業鏈環節緊密結合起來,創造系統性價值。物流效率的高低與價值產出的高低正相關,即高效的物流能夠最大限度節約成本,最大限度增加利潤產出,低效的物流則使得不同環節收益匹配失當,造成效應損失,生產端和消費端所獲最終收益下降。對于農村電商而言,例如農產品從生產市場流通至消費市場,生產市場所獲得的收益和消費市場獲得的效應往往較低,較長產業鏈條運輸造成整個流通環節收益占比過高,但分散至多個流通主體之后就攤薄利潤,反而會造成流通環節的惡性競爭,進一步降低物流效率。城鎮地區工業品下鄉也存在相同弊病,要促進農村電商發展就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提升農村地區物流運輸效率。
提升農村物流效率的對策建議
第一,持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物流交通運輸條件,合理規劃物流運輸線路。隨著國家在農村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的加大,農村電商發展擁有了較為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但隨著農村經濟發展需求的日益增加,現有交通運輸條件已經無法滿足持續增長的發展需求,因此有必要投入更多資源以加強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一方面依靠國家大力支持,同時也要大力發展自給自足的建設模式,充分調動地方資源修建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發展鄉村企業,引導民間資本合理進入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為加快促進農村物流環境改善創造條件。第二,進一步加強城鄉一體化發展,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農村發展層次和質量。城鄉一體化發展能夠充分挖掘農村市場,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同時也能釋放城鎮地區發展潛力,促使經濟發展資源向鄉村地區流通,實現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農村地區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農民收入微薄,農村產業基礎條件差,制約了農村整體發展和進步。借助城鄉一體化發展契機,促進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合理流動,促進城鄉之間經濟互動,能夠為發展城鄉電商業務創造良好環境。第三,采取更多措施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推動農村電商發展。目前,越來越多的農村大學生進入城鎮地區接受高等教育,但由于經濟發展差距的存在,導致多數大學生選擇留在城鎮地區工作,從而使得農村地區人才資源越來越少,這對發展農村經濟是不利的。國家應當制定更多優惠政策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提供更多便利條件支持大學生工作,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鼓勵更多大學生下鄉創業,開發農村市場,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如此,才能為發展農村經濟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持和技術支持,也才能為發展農村電商創造優質環境。第四,進一步加強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多層次農業經濟,引導各項資源合理配置。農村經濟發展結構單一,產業層次較低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也是限制農村電商業務發展的關鍵,為此需要進一步改善農村產業結構,通過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吸引更多農業類企業進入,同時鼓勵自主創業,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從而為發展農村經濟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郭承龍.農村電子商務模式探析—基于淘寶村的調研[J].經濟體制改革,2015(5)
2.呂俐佼,朱蘭珍.農村電商產業發展狀況及培育對策研究—基于義烏“淘寶村”的調研[J].農業工程技術,2018(6)
3.朱世友.農村電商發展對物流業的影響及農村物流體系構建[J].價格月刊,2016(3)
4.凌紅.網絡經濟視角下農村電商發展模式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3)
5.徐良培,李淑華.農產品物流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中國2000-2011年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
6.崔振洪,王家旭,華振.我國農產品物流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J].物流技術,2014(9)
7.王燕萍,陳林.個人電子商務流通環境下的農村物流發展路徑探索[J].商業經濟研究,2018(5)
作者:劉德武 劉昱崗 單位:1.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2.西南交通大學
- 上一篇:農村公路養護安全管理分析
- 下一篇: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對脫貧攻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