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糧食生產的原因透析

時間:2022-02-28 10:50:44

導語:影響糧食生產的原因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影響糧食生產的原因透析

本文作者:張秋光工作單位:洛陽市統計局

影響糧食生產的因素分析

1.播種面積對糧食生產的影響。近幾年糧食總產屢創歷史紀錄,很重要一個因素是播種面積增加的支撐。進入“十一五”以來,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已達峰值,2012年為796.41萬畝,已達到近30年來的最高值,也預示著今后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增長的空間將進一步縮小,增加的可能越來越少,播種面積是糧食生產的重要載體,沒有一定數量的面積作基礎,糧食生產的穩定提高就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處理耕地保護和經濟發展用地之間的矛盾問題上,各級政府應持積極、穩妥的態度,把當前的發展與長遠的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統籌考慮。2.人口增加對糧食消費的影響。從洛陽近些年人口運動軌跡看,每年大約增加3.5萬人左右,人口的剛性增加就意味著對糧食消費的相對增長。從糧食安全的戰略角度思考,不增加糧食生產,一定程度上就存在著不安全因素,民以食為天,手中有糧、心里不慌,一旦糧食出現問題就是大問題,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充分認識這個問題的重要性。3.價格對糧食效益的影響。我國現在無論是糧食收購價格還是消費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比較都顯得偏低,盡管近年來國家不斷提高糧食最低保護價,但仍然很難在較短時期內與國際接軌或大幅度提高糧食價格。糧食是基礎,價格一旦大幅度波動,必將引發整個市場價格震蕩,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極其慎重對待。但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由于糧食價格不盡合理,且長期變動不大,就會造成糧食效益低的趨勢難以改變,這樣不僅影響農民收入增加,也將直接影響糧食產量穩定和增加,對糧食安全也會造成隱患,應當采取得力措施來化解這個矛盾。4.自然條件對糧食豐歉的影響?;厮萋尻柤Z食生產的歷史,仍然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情況,一旦遭受嚴重干旱,糧食生產就會一落千丈而跌入低谷。雖然近幾年農作物在播種期或生長期間,不同程度地遭受過干旱、播種期拖后等不良因素的影響,但總體氣候條件有利農作物生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加之政府人工增雨投入力度加大,運用有利天氣適時實行人工增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局部災害的加重,這是保證糧食豐收的重要因素。

未來糧食發展對策與建議

管理好農業生產資料質量問題,它涉及到糧食生產穩定和發展及農民增收的問題。這里重要的是打假,避免出現因為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等坑農害農事件發生,保證種子、化肥、農藥等重要農資的質量,不因為農資的質量而影響農民的糧食收成和收入的提高。增加對農業生產的投入,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步伐。一是加大對農田基本建設的投入。目前全市仍有388萬畝的中低產田面積,蘊藏著15億斤的糧食生產能力,應進一步加大資金、技術的投入力度,加快改造步伐,最大限度地實現水利化、機械化,力爭早日變成糧食的實際生產能力;二是對種糧農民的補貼也要繼續加大力度,以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保證農民種糧有一定的效益存在,穩定糧食生產;三是增加對農業生產的科技投入。對良種的培育、實用技術的應用,人工增雨作業等方面政府要加大扶持和支持力度,增加推廣優良品種,培訓實用技術,提高抗洪抗旱能力的投入力度,使糧食生產的環境和能力逐步改善和提高。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引導糧農走向市場。根據市場需要,發展訂單農業,避免農民生產糧食的盲目性和糧食銷售的被動性,實現產需銜接,促進糧食產業化生產與經營。同時,發展訂單農業有利于推動糧食標準化、無公害化生產,提高糧食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從而較大幅度地增加農民收入。因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積極加以引導、規范訂單農業,為發展訂單農業提供服務。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與龍頭企業的組織化程度,通過建立專業化合作組織,實現農民與企業的產銷攜手、共闖市場、風險共擔、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