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析農業現代化及城鄉一體化路徑

時間:2022-11-25 11:05:31

導語:小析農業現代化及城鄉一體化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析農業現代化及城鄉一體化路徑

一、加快農產品加工型工業園區建設。

要推進農業產業發展重點向農產品加工延伸,按照“標準化生產、規?;洜I、精細化加工、綜合化利用、品牌化推廣”的思路,圍繞畜、果、茶等優勢特色產業,扶持一批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園區,發展精深加工,提升加工比重,推進全產業鏈開發,實現資源充分利用,拓展農產品增值空間,增強農業承載能力和就業容量,引導城市資金、人才、科技等生產要素回流,推動城鄉經濟融合發展。同時,把冷鏈儲運建設作為重點支持環節,逐步完善產地倉儲保鮮設施和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促進加工、流通與消費對接。打造一批特色優勢大品牌,把基地優勢和產品優勢做成品牌優勢,借助品牌效應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農業比較效益。

二、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

一是加快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明確責任主體,安排專項經費,進一步擴大確權登記試點范圍,力爭三年內全面完成土地確權登記工作。二是健全流轉服務機構。按照“縣建中心、鄉鎮建站、村設信息員”的架構,健全基層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和“三個不得”原則,規范合同管理,強化糾紛仲裁,解決土地流轉中信息不暢、服務缺位的問題。三是加快土地流轉步伐。推行規模流轉補助機制,對從事規模經營的市場主體給予財政補助和獎勵,在基礎設施建設、涉農項目、貸款擔保、農業保險等方面予以傾斜。突破土地四至界限,鼓勵土地入股和股份合作,支持土地向專業大戶、經營能手集中,因地制宜解決承包地細碎化問題,力爭用五年時間趕上全國平均水平。

三、構建農民綜合素質培訓中心。

一方面,大力培育職業農民。依托農廣校體系建立遠程教育“空中平臺”,依托現代農業園區建成實訓基地“地面平臺”,探索將農業直補轉為職業農民收入補助的方式,實施規模經營疊加補貼機制,推行職業農民從業資格準入制度,使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從業者,具備生產經營的綜合技能,依靠農民職業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另一方面,強化農民技能培訓。在提升農民外出務工技能的同時,促進勞動力就近就地向非農產業轉移,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為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創造條件,通過減少農民進而富裕農民。吸引和支持涉農大中專學生及外出務工形成原始積累的能人返鄉創業,實現城鄉人才雙向流動。

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開展龍頭企業摸底調查和系統監測,扶優扶強一批實力強、基礎好、負債小、帶動產業能力強、與農民聯結緊密的重點龍頭企業,做亮企業品牌,健全企業制度,打造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在科技、市場、品牌等方面的前沿性和競爭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發展,出臺認定標準和登記辦法,做好實名制統計,制定扶持措施,實施傾斜支持,引導一般農戶提高集約化、專業化水平,逐步發展成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培育農業生產經營的骨干力量。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專業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為骨干、以專業合作社為紐帶、以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為保障的農業經營體系。

五、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以公益性農業服務體系為主體,以經營性服務組織為補充,大力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服務隊、病蟲害統防統治隊,推進農藝農機融合,提升農機公共服務水平。支持高校農科教“三位一體”,發展農資農技雙服務,培育產業聯盟,推進土地全程托管,扶持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隊、農機作業服務隊、農資配送、全程托管服務組織、農副產品銷售經紀人隊伍,引導經營性服務組織參與公益性服務,構建“一主多元”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

當前,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還應注重在“六個統籌”“、六個加強”方面下功夫。所謂“六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規劃,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統籌城鄉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發展,統籌城鄉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統籌城鄉社會管理。所謂“六個加強”,即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差距;加強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加強重點示范鎮建設,加快城鎮化速度;加強扶貧避災移民搬遷,加快農民脫貧致富步伐;加強戶籍制度改革,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無可諱言,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調動一切有利因素,聚合一切推動力量,抓住主要矛盾,多渠道、全方位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作者:白宜勤單位:陜西省農業廳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