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關鍵

時間:2022-05-09 11:40:32

導語: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關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關鍵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應用氛圍也愈發廣泛,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與農業經濟有著緊密聯系。所謂的機械化,是農業生產過程中,通過現代技術與農業生產機械設備來代替傳統模式中的人力和牲畜,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業生產產量,進而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業經濟;增長

在傳統農業生產活動中,各種作業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比如土地翻耕、播種施肥、放澇抗旱等,不僅生產效率低,其產出量也不盡人意,使得農業經濟的增長遭受了嚴重的制約。提高農業機械水平,能夠通過高新技術和先進設備來調整農業經濟結構,在強化土地使用率的同時,還能夠提高農作物播種指數,有助于農業經濟水平的增長。所以,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與農業經濟水平的增長是成正比例關系,農業機械化水平越高,農業經濟水平也就越高,反之則越低。

1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

1.1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所謂的農業機械化便是通過先進的機械化設備來代替傳統的人力與牲畜力來完成播種,這樣在提高農業生產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的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除此之外,通過使用先進的機械化工具還能夠使土地利用率和復種指數提高。相比傳統的農業技術,機械化設備的運用,能夠更好的把握好農藥噴灑、播種以及施肥等工作時機,進而促進農業生產質量的提高,使得勞動生產效率加強[1]。農業機械化是我國目前農業發展的關鍵所在,非常適合在農業生產中使用。1.2增加農民經濟收入。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能夠提高土地產出率,同時還能夠最大程度的節約農業生產成本,在勞動生產率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農業機械化能夠切實擴大農業生產規模,通過提升農業經濟效益來增加農民收入。除此之外,農業機械化的實現,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還能夠充分的解放農民雙手,從而使得農民的就業渠道擴寬,有助于改善農民生活質量。1.3實現農業規模效益。不斷的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除了能夠使農業生產的機械作業量得以提升,同時還能夠有效降低農業生產的機械損耗,從而實現農業生產活動與機械化規模效益的完美契合。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應用大型機械設備,能夠起到農業規?;约敖档娃r業生產成本的積極作用。農業的機械化與規?;兄芮械穆撓担瑑烧咧g呈現相互促進的作用,先進的機械設備能夠轉變傳統農業生產模式,通過生產規?;峁┥a效率,同時還能夠合理配置農業各個生產要素[2]。因此,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能夠實現農業規?;?,從而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為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好堅實基礎。

2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策略

2.1農業機械化投入力度增加。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隨著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而加快,但仍舊有部分偏遠山區的農村并未落實農業機械化,所以這類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比于其它農村要低。所以,為了推動農業的良好發展,實現農民收入的提高,政府必須要合理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投入力度,使得廣大農民能夠享受到農業機械化所帶來的便利和好處,從而最大程度的提高農村勞動產出與生產力水平,有助于整體促進農業地區的良好發展。相關政府在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政策與資金等方面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比如提供利民惠民補貼減免政策等。同時結合各個地區的不同特色與差異,為農民添置相對應的機械設備,在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同時,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3]。2.2農業機械作業效率增強。現代農業機械化的主要優勢包括高效率、高效益、高科技含量以及低消耗、低成本,因此,農業機械化的落實能夠增加作業量,提高作業效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便需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合理的改造傳統農業機械設備,科學的優化機械裝備構造,使得農業機械配置專業化。同時,在發展林果、畜牧機械時,需要因地制宜,從傳統的增量調整轉變為存量優化,進而提高農業機械的科學性與技術性。比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應用節能型農業機械,在保證農業機械作業量與作業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有些降低生產損耗,從而使得經濟效益提高[4]。2.3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的健全。發展農業機械化,除了能夠有效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同時還能夠實現農業產業經營化,是農業走向市場的關鍵所在。農業機械化的應用,能夠很好的結合零散農業經營與農業服務市場,進而有效配置農業生產的產業化經營與資源,同時在強化農業機械設備利用率、促進農業經濟增長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重視農業機械化的不斷提升,通過不斷探索農業機械化服務的途徑來健全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從而有效引導機械化服務,推動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最終使得機械化能夠在農業生產各個環節落實。

3結束語

簡而言之,農村實現農業機械化,同時不斷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能夠實現農業生產的高效率與高產出,在降低大量勞動力與成本的同時,還能夠提高農民收入,進而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大偉,宣衛紅,馬穎憶,等.“一帶一路”視域下西北內陸地區農業基礎設施發展態勢及影響要素研究———基于西北五省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東北農業科學,2019,44(05):88-93.

[2]廖揚.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對中國農業經濟的影響及空間效應的實證分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9.

[3]袁朵朵,戴曉鸝.一個歷史視角: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演進、現狀和方向[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5(01):10-18.

[4]黃杰,劉從九.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程度與農業經濟關聯度分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6(02):32-35.

作者:孫金勇 單位: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林木種質資源中心資源保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