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發展農業經濟有效途徑
時間:2022-10-02 04:39:04
導語:新形勢下發展農業經濟有效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中,農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業經濟同樣起著關鍵性的決策作用,可以說是其基本的根基。然而,盡管當前科學技術水平的高度發展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綜合發展水平,但就農業經濟發展的這一狀況而言,依舊存在著眾多的問題,比如當前農村社會勞動中,勞動者的收入偏低,以及農業生產技術以及大型農業設備的落后等等。
關鍵詞:新形勢;農業經濟;策略;有效途徑
盡管農業的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其基本的發展模式基本上是以粗獷的模式在進行的。然而,農業經濟的發展與其他領域行業的發展狀況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劣勢,因為相對于其他高新技術而言,農業的發展速度較慢且存在著各方面的限制,從而導致農業技術的停滯不前,進而使農業經濟不能得到高效的發展。
一、當前形勢下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幾點問題
(一)經濟基礎較為薄弱
與其他的行業領域中的經濟狀況相比,農業的經濟基礎較為薄弱且對于農業的投資力度不足等現象。就當前社會有關于農業的發展而言,并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農業投資機制,此外,相關部門對于有關于農業方面的投資并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在投資力度上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正是由于資金投入上的不足或者重視程度的不夠,才會導致發生一些農業抗災能力的下降,此外,對于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并沒有運用一些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因此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整體需要,從而導致農業經濟水平的降低。
(二)生產規模滯后
在大部分的地區的農業種植作業中,大部分農戶以及生產企業依舊運用傳統的農業種植與管理模式,對于當前的一些高新的農業技術并不能完全地掌握與運用,因此很難達到與國外相同的規?;?。標準化生產水平。此外,由于農村的經濟發展相對于城市而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在一些農田灌溉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并沒有進行規模化的覆蓋,這也直接或者間接地導致農村經濟的落后。
(三)不能實現科學技術的推廣
對于當前農業發展而言,農業科技水平的含量并沒有全面的實施與落實,農業科學技術不僅僅要以研究為主要進行運用,也要將這些技術進一步的推廣到農戶上,使其得到全面的轉化,然而,農村文化水平較城市而言,相對偏低,因此,盡管一些技術在展開具體的推廣作業后,依舊不能被農戶全面的吸收與運用,因此這也嚴重的阻礙了農村經濟的高度集中發展。
(一)加強與完善農業建設體系
任何的發展都應從基礎做起,農業經濟的發展更是如此,面對著當前發展的新形勢,首要的發展農業經濟的基礎就是要加強各地的農業經濟相關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因為對于農村的發展而言,其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其發展農業經濟的重要根基。在對農村有關于基本的農資等方面的投入時,要加大其投資的力度從而為農業的發展提供基本的設施與保障??梢圆捎靡恍┱谫Y或者引進社會基金的方式來完成資金的投入。此外,對于當前存在的農業科技體制要以科學的方式展開一定的改革與完善,并對現有的農業體系展開深入的研究,并將其進行運用于實踐生產作業中,以此來不斷地完善現代農業科技技術體系的建設與大力運用。
(二)推廣與應用大型機械
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但就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經濟水平與國外相比,存在著顯著性的差異,因為國外的農業生產大部分是以大型機械為主要生產設備,其農業科學生產水平與管理方式都是通過高新技術來進行實現的,無論在人力資源方面還是在設備資源等方面,都進一步地領先于我國,然而,我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較低,甚至在很多地區,由于地域水平的限制并不能實現機械化,依舊采用較為傳統的生產模式,因此,這也間接地導致農業經濟水平的落后。因此,各大政府部門應加大對農民有關于機械技術的應用的培訓,使農民對大型機械有著清楚的認識,并學會運用逐漸運用到具體的農業生產作業中。
(三)設立專業的培訓制度
農業部門應認識到農業技術知識對于農戶的重要性,要認識到科學的種植對于高產穩產優質的重要性。首先要制定專業的知識教育體系,并構建形式多樣的農業知識培訓體系,定期組織農業知識講座,由專業的技術人員來為農戶進行講授,此外,還要注重在具體的實踐中以演示的形式為農戶進行全面的展現,從而全面的帶領農戶積極的學習農業知識,運用科技來進行農業的種植與管理以及銷售,使其以科學的角度認識到市場經營的主要方式,從而有效的提升其經濟收益。
(四)發展相適宜的產業
不同的地區其地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其可發展的產業也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然而,大部分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盲目地去經營或發展一些與當地不適宜的產業,一方面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經濟的損失。另一方面,對于農戶而言其生產的興致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因此,不同地區的政府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選擇與其相適應的農業發展企業,或者建立一些中型或者小型的農產品的包裝企業,進而實現生產一條龍的生產機制,也就是在此基礎上可適當地發展促進或者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其收入可得到基本的保障,從而全面的調動農戶的積極性。
三、結語
眾所周知,面對當前科技水平如此發達的新形勢下,將這些農業高新技術完整的、科學的運用于農業生產當中,需要眾多部門的共同努力,而且是一項十分復雜且需要長期努力堅持的一項工作,一旦全面的實施與落實必定會達到經濟水平快速平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魏曉佳,張雯雯,袁明強,等.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方法及應用[J].甘肅科學學報,2017(24).
[2]劉文,鄭瀟,徐博文,等.鄉鎮企業技術進步對農業科技進步的促進作用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4-26).
作者:李鵬飛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 上一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中存在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水利投資對于農業經濟提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