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綠色食品發展思考

時間:2022-06-02 10:59:34

導語:畢節市綠色食品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畢節市綠色食品發展思考

摘要:分析了貴州省畢節市綠色食品發展現狀、發展優勢及存在問題,對市內進一步發展綠色食品提出了相應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畢節市;綠色食品;發展對策

畢節市位于貴州省西北部,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畢節試驗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區內脆弱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修復。在此期間,順應試驗區主題的綠色食品發展也取得了長足進展,但和省內其他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所以發展綠色食品,成為當下試驗區農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

1畢節市綠色食品發展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近年來畢節市申報綠色食品情況的調查與分析,可以得知畢節市進一步發展綠色食品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組織管理體系與技術落后。綠色食品強調全程質量控制,需要建立“從土地到餐桌”較為完善的生產管理體系,畢節市生態環境自凈能力強、氣候特殊,大部分產品都符合綠色食品的要求,但由于生產主體組織管理不善,目前全市僅有7家“綠標”生產企業。在生產技術上,綠色食品是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在生產中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但由于多數企業生產規模小、經濟效益低,常常出現低薪留不住人才的情況,這些沒有技術人才支撐的企業想要發展綠色食品可以說是舉步維艱。1.2宣傳力度不足。目前市內消費者對綠色食品還不甚了解,他們對綠色食品的關心也僅僅是出于對食品安全衛生的考慮,帶有保護環境的消費意識還沒有普遍樹立,另一方面,“三聚氰氨”和“蘇丹紅”事件也嚴重打擊了消費者剛剛建立起來的對品牌的信任度。市場優勢的缺失嚴重阻礙了綠色食品的發展。1.3市內能引領綠色食品發展的企業數量少。畢節市農產品生產企業現代化程度低,有很大數量的企業仍處于作坊式生產,而綠色食品前期申報所需的環境監測費、產品檢測費、中心認證費以及標志使用費對于生產規模小、經濟效益低的企業來說無疑是筆巨大的投入,加上綠色食品生產需要的技術水平高、人工生產管理成本高、生產前期投入產出比不高等,這一切足以令本身家底就不豐厚的企業望而生畏。1.4沒有專門的營銷市場。畢節市缺乏專門的綠色食品營銷市場,綠色食品被摻雜在商店各種各樣的食品中出售,沒有專門的銷售專柜,不利于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認同感”。

2畢節市綠色食品發展的優勢

2.1自然資源優勢。畢節市大部分地區屬于北亞熱帶溫涼濕潤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市內工礦企業少,環境污染小,為發展綠色食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2.2化肥農藥施用量相對較低。畢節市長期以來交通不便,致使很多偏遠山區生產發展滯后,這些地方的老百姓很少使用或不完全使用化肥,出產出來的果蔬以及其他野生資源只要在生產過程中加以引導和規范就可生產出綠色食品。

3畢節市綠色食品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3.1政府要建立補貼制度。政府要建立補貼制度,加大對綠色食品生產企業的獎補力度,彌補企業因前期生產綠色食品投入產出比不高帶來的損失,不斷提高企業和農民發展綠色食品的積極性。3.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綠色意識。綠色食品主管部門和生產企業要加強綠色食品的宣傳力度,營造綠色食品發展的社會環境,通過如廣播、電視、報紙、網絡以及綠色食品新聞會等各種有效途徑,擴大宣傳的覆蓋面,讓全社會充分了解綠色食品,同時,各部門要嚴格許可審查,加強證后監管,確保產品質量和規范用標,切實維護品牌的公信力和美譽度,培育并提高綠色食品消費市場的良好形象。3.3著力扶持生產主體,持續擴大總量規模。按照“強化服務、加強引導”的要求,不斷提高綠色食品企業的整體素質。大力引導各類龍頭企業,特別是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綠色食品,發揮骨干企業的引領作用。積極指導國家與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綠色食品,發揮其在標準化生產中的示范作用。3.4不斷強化市場營銷服務,完善市場流通體系。開展綠色食品市場營銷服務體系建設,制定綠色食品市場推廣與品牌形象展示規范,引導和鼓勵建設綠色食品專業營銷體系。支持多形式建立綠色食品電商平臺,積極引導企業充分利用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提高流通效率。3.5健全管理服務水平。加快健全地方工作隊伍體系,進一步理順關系,明確職能,充實人員,推動工作機構向基層延伸,強化檢查員、標志監管員服務意識,提升工作能力。

作者:魏忠麗 單位:畢節市農業區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