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玉米栽培技術

時間:2022-03-08 04:04:00

導語:地膜玉米栽培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膜玉米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與施肥

1.1土壤要求

地膜玉米單產較高,對土壤要求相應較高,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以上,堿解氮40ppm,含鹽量小于0.3%的壤土、砂壤土、輕黏土地為好。對地瘠薄,砂性過重,葦草過多的土壤都不宜進行地膜栽培。地膜玉米的根層密,數量大,形成強大而密集的根群。玉米根系雖然入土較深,但吸收水肥力強的根系主要分布在30~50cm以內的土壤中,所以有效土層要深厚,保持在50cm以上,松軟肥沃、均勻。土壤質地制約著土壤中的水、肥、氣、熱狀況,質地過松或過緊都不好,沙土過松通氣較好,但有機質分解快,保水保肥能力差,養分容易流失,溫度變化也快;黏土過于緊實,通氣不好,有機質分解慢,保水保肥能力強,但是排水不良,溫度升高緩慢。因此,地膜玉米宜選用質地適中的壤土、砂壤土或輕壤土。

玉米生長發育進程中,所需水分養料、空氣和熱量等,主要是土壤供給,所以要選擇地勢平坦,有機質含量高,結構疏松,耕性較好,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的地塊。否則就會因為土壤在春季干旱不易碎土,整地、播種、蓋膜質量不高,造成出苗不全不齊,根據筆者經驗,這種土壤能造成缺苗20%~30%。另外土壤通透性差,易造成玉米未老先衰,抽雄吐絲和受精結實受到影響,空秕增多,禿尖增加,千粒重降低。

1.2精細整地

地膜玉米整地總的要求是:適時翻耕,精細平整,疏松豐壤,上虛下實,清除雜草根茬,無坷拉石礫土塊,能起到增溫保墑防漬。另外可結合施足底肥,達到深、松、細、平、凈、肥、軟、潤等標準。為高質量蓋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一般翻耕深度18~22cm為宜,翻耕質量要求做到深、平、碎、嚴、全5個方面。春季干旱區播前10~15d進行翻耕曬土,再灌水提墑,然后再翻耕整細、整平蓋膜,保墑播種(下種時碎土整細,清除秸桿殘渣,檢凈石塊)。冬前要深耕,除冬季雨雪小,春季干旱多風地區之外其他應及時耕地,經過冬春凍融,接納雨雪,對加速養分分解,減少越冬病蟲源有重要作用。

1.3施足基肥

要在測土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單產指標,不同土壤進行配方施肥。在平原區產量較高,大約施農家肥45~60t/hm2、尿素600~750kg/hm2、磷酸二銨262.5~300kg/hm2。在山區、半山區大約施農家肥30~45t/hm2,尿素450~600kg/hm2,磷酸二銨262.5~300.0kg/hm2。除磷酸二銨作種肥外,全部農家肥和2/3的尿素以及所有磷肥應全部做基肥,在犁地時一次性翻入土中。

2選地、播種

2.1選用高產良種

地膜豐產栽培必須要用高產良種配套,因地膜玉米生長發育進程快,生育期縮短,選用當地常規品種則表現早熟早衰,不能充分發揮玉米的增產效果,必須選用豐產抗倒伏的單交或雙交高產品種。根據各地生產經驗來看,應選擇比露地品種生育期長7~15d、所需積溫多150~300℃的品種。植株要求田間長相為株型緊湊,葉片上沖,葉片厚,節間短,莖稈粗的品種,如東911,后期發育良好、不早衰、抗逆性強、抗倒、抗病、豐產、優質。

2.2鋪膜播種

根據不同情況,通常有3種鋪膜方式。一是播種鋪膜作業一次性完成,出苗之后再破孔放苗。這種方法利于機械化作業,提高鋪膜質量,增溫效果好,出苗較整齊,但放苗費工,遇高溫或放苗不及時會發生燙苗,此種方法宜于山區、半山區適期早播。二是先鋪膜保墑,而后適期播種。這種方法可以趁墑鋪膜,利于保墑,播期主動,不易發生燙苗,株行距容易調整,密度有保證。缺點是要增加1次機器作業,浪費人工。三是帶肥下種,鋪膜、播種、覆土復式作業1遍完成。這是廣大玉米產區推廣地膜玉米機鋪機播的主要方式,深受農區群眾歡迎。播種前種子要先在太陽下曝曬,殺菌防毒,然后用辛硫磷或其他農藥拌種,晾干后播種,以防治地下害蟲及鼠害,保證全苗。地膜玉米播期可比露地玉米提早7~10d,同時要把握適期早播(所謂適期播種,主要指地表5cm的地溫穩定的通過12℃)。地膜玉米的播種深度為4cm左右。

3田間管理

鋪膜后應及時檢查,發現破膜處及邊緣未蓋上土的要立即用土封嚴壓緊,嚴防遇大風揭膜。如果是先播種后鋪膜的,在出苗期要組織專人按留苗密度的規定及時放苗,同時用土封嚴膜孔。檢查出苗情況,如發現地膜玉米有缺苗現象,應立即催芽補種,適時中耕除草。

玉米拔節生長過盛,對肥水的要求較大,于抽喇叭口前10~15d,進行喇叭口攻肥。施入尿素262.5~300.0kg/hm2,蓋土。追肥后立即灌水,可以有效地促進果穗發育,結大穗。玉米抽穗后,根據玉米長勢及果穗葉色變化情況,決定是否補施粒肥。如葉色褪淡,有可能在后期出現早衰。早枯的玉米田塊,適時追尿素67.5~75.0kg/hm2,促進果穗葉片的光合作用,增加籽粒重量,防止早衰。加強病蟲害防治:于玉米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30kg/hm2對沙子75kg均勻灌心,防治玉米螟。適時合理地對地膜玉米進行灌水是地膜玉米增產的關鍵,一般應早灌頭水,并適當增加1次灌水。灌水時間基本上與常規玉米相同。

為了調節玉米的營養生長,降低植株的高度和結穗部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在拔節初期可用矮壯素375g/hm2對水40kg對玉米噴霧,能將植株高度降低30cm。在玉米拔節期可葉面噴施噴施寶。為促進玉米雌穗分化發育,降低玉米稈高度,可在玉米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時期每畝用乙烯利1500g/hm2對水40千克噴灑在莖葉上,不僅可以促進穗粒發育,還可降低植株高度20~30cm。

4收獲

在地膜玉米從蠟熟期進入完熟期時,適時組織收獲。待籽粒含水量降低到14%以下時,方能入倉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