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姜培育技術論文

時間:2022-08-29 07:45:00

導語:優質姜培育技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質姜培育技術論文

摘要:姜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試驗結果表明,芽苗不污染,也無需條件,克服了用瓊脂等固體培養基生根易污染爛苗的難題;方法簡單,取材方便,成本低。為工廠化生產優質姜種源、種苗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關鍵詞:姜;組織培養;快速繁殖

姜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肉質,具芳香和辛辣氣味。姜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蔬菜及調味品,還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有發表、出汗、消痰、止嘔、散風、祛寒、止泄、疏肝、導滯、解毒等功效。近年研究表明,姜還具有抗腫瘤、抗氧化作用。姜在生產上長期采用無性繁殖,易感染多種病毒,致使產量和品質降低,嚴重影響姜的生產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本試驗通過組織培養技術,對姜進行脫病毒和復壯,探索了工廠化生產優質姜種源、種苗的可能性。

一、材料

姜(ZingiberoffcindelRoscoe)的莖尖、幼芽。

二、培養條件

基本培養基為MS。

誘導愈傷組織和芽培養基:MS+NAA0.03mg/L+IAA0.03mg/L+KT0.2mg/L。

芽苗增殖培養基:MS+NAA0.03mg/L+IAA0.03mg/L+KT0.2mg/L+6-BA0.05mg/L+2,4-D0.025mg/L;MS+NAA0.03mg/L+IAA0.03mg/L+KT0.2mg/L+6-BA0.2mg/L;MS+NAA0.03mg/L+IAA0.03mg/L+KT0.5mg/L。

生根培養液:為自來水或干凈河水(均不用滅菌處理)。

上述培養基均加入0.8%~0.9%瓊脂、3%蔗糖,pH值為5.8~6.0。培養溫度23±2℃,光照時間14~15h/d,光強30μmol/m2·s。生根培養也可以室內自然溫度、自然光照下培養。

三、生長與分化情況

3.1無菌材料的獲得

2008年3月上旬從農戶發酵廄肥堆中取出經高溫發酵熱處理(可殺滅部分姜病毒)催芽的姜塊,掰取生有健壯芽的姜塊,自來水充分沖洗干凈,去泥砂,小心剝去芽外層葉鞘,在無菌超凈工作臺上,將姜塊表面、芽周圍用75%酒精棉球擦拭2遍,1%有效氯的次氯酸鈉溶液浸泡滅菌30min,0.1%HgCl2浸泡滅菌10min,無菌水洗滌5~6次,無菌吸水紙吸干芽塊表面水分,再次剝去外層芽鞘,切取0.5~1.0cm長的莖尖或幼芽,作為外植體。

3.2愈傷組織和芽的誘導

將外植體接種到培養基上,30d后可見到白色、綠色愈傷組織及小芽,50d后見到多個胚狀體及芽苗,芽苗高3~5cm,培養80d后芽苗高可達9.0cm。公務員之家:

3.3叢生芽的增殖

將上述芽苗從基部切取或分離(掰取),高于3cm的芽苗均截去上部葉及葉鞘,然后將芽苗接種到叢生芽增殖培養基上,培養40d,可見到叢生的胚狀體及芽苗。培養70~80d,形成多叢胚狀體及芽苗3~7株,芽苗高3~9cm。這時,胚狀體可一叢一叢地切取或分離,芽苗也可一株一株的切取或分離,繁殖系數為5~12。

增殖培養基作用效果相差不大,只是培養基芽苗葉色較綠,培養基形成的胚狀體及芽苗數稍多。

3.4生根與移栽

將5~9cm高的芽苗從基部分離或切取,轉入盛生根培養液⑤的器皿中并固定,然后將器皿口用透明塑料膜或玻璃板蓋上封閉,防芽苗因水分蒸發而萎蔫,每10~15d換液1次。培養20d后長出白色根突,30d后長出2~3條1~2cm白色幼根,這時可將塑料膜或玻璃板去掉,敞開器皿培養生根。培養40~50d后長出3~6條根,根長3~7cm,并明顯見到密集白色根毛,生根率達99.5%以上。這時將生根苗取出直接移植于大棚的土壤中,成活率達99%以上。該生根方法的優點:①芽苗不污染,也無需無菌條件,克服了用瓊脂等固體培養基生根易污染爛苗的難題;②方法簡單,取材方便,成本低。

四、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通過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對姜進行脫毒和復壯,可以克服無性繁殖易使姜感染病毒、致使產量和品質降低的缺點,為工廠化生產優質姜種源、種苗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姜芽苗增殖至5~9cm高生根,芽苗不污染,無需無菌條件,可直接于自來水或干凈河水(不用滅菌處理)的生根培養液中生根,方法簡單,取材方便,成本低,且克服了用瓊脂等固體培養基生根易污染爛苗的難題,移栽成活率達99%以上。

參考文獻

[1]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詞典(上冊)[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2]繆靜,柏新富.姜莖尖的離體培養與試管苗快繁[J].中草藥,2004,35(10):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