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水平
時間:2022-11-08 05:12:00
導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水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把發展農業生產力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任務,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當前,我國已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期,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農業基礎還比較薄弱,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還較低,農業發展方式仍顯粗放,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就要完善和強化扶持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我國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以來,在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農業綜合開發力度不斷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不斷加強,有力地促進了糧食連年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2009年我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連續6年實現增產,產量達到10616億斤;農民收入連續6年較快增長,人均純收入達到5153元,比上年實際增長8.5%;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村面貌明顯改善。這些成績的取得,農業綜合開發功不可沒。
實踐證明,農業綜合開發是國家支持和保護農業發展的一個有效手段,是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一條重要途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
農業綜合開發作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必須強化部門之間的合作,不斷加大力度,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
同時,要進一步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推進糧食核心產區和后備產區建設,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不斷夯實農業穩定發展的基礎,抓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各項措施的落實,努力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 上一篇:企業會計監管的問題與舉措
- 下一篇:運河區域生態基礎建設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