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青扦插育苗生產技術探討

時間:2022-01-17 08:43:54

導語:三葉青扦插育苗生產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葉青扦插育苗生產技術探討

摘要:對三葉青扦插育苗的技術進行了總結和應用,在搭有小拱棚的苗床中,用新鮮黃泥土作基質,三葉青插穗生根效果最佳;三葉青插穗莖段長度在3~65cm都能扦插繁殖成功;插穗年齡對插穗生根有顯著影響,二年生枝條效果最好;三葉青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但扦插育苗效果最好的為3—6月。結論為選擇2年生枝條,根據培育目的確定插穗長度,在3—6月扦插于新鮮黃土中生根效果最佳。

關鍵詞:三葉青;扦插育苗;生產技術

三葉青(Tetrastigmahemsleyanum)是一種珍稀中藥材,又名金線吊葫蘆,是我國民間特有的珍稀藥用植物[1-2]。三葉青塊根或全草,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化痰、抗炎、保肝等藥效[3-5],而且,臨床應用療效顯著。三葉青藥材主要采自于野生資源,由于人們的濫挖亂采,致使野生資源日益枯竭,所以對三葉青的人工育苗栽培勢在必行。三葉青的果實成熟期在清明前后,種子很容易由于雨水浸泡而霉爛變黑,失去繁殖能力。而扦插育苗比種子育苗的優勢更強。通過研究文獻、總結經驗提出并實踐了有關基質[6-7]、插穗長度[6]和插穗年齡[8]及扦插時間[9]等內容的一套三葉青扦插育苗的關鍵技術,為三葉青高效人工栽培培育優質壯苗。

1研究地區概況

遂昌縣地處浙江省西南部,地理坐標118°41′~119°30′E,28°13′~18°49′N,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最高氣溫40.1℃,最低氣溫-9.7℃,≥10℃年積溫5273.3℃年平均氣溫17.1℃,年無霜期223d,年降水量為1212.5mm,年均相對濕度79%。全縣土地總面積25.4萬hm2,森林覆蓋率84.3%,生態環境極佳。低山丘陵和中山的下部山凹地帶,地勢平緩,坡度25°以下的大多山地都可栽植三葉青,種植區主要分布在金竹、垵口、石練、三仁、云峰等鄉鎮街道,海拔300~800m,土壤為山地紅壤,土層深度60cm以上,適宜三葉青生長。據統計全縣2018年投產面積124hm2,總產量112t,年產值0.4億元[10]。扦插育苗試驗地2個,金竹鎮葉村,海拔300m;三仁畬族鄉大覺村,海拔345m。

2扦插育苗關鍵技術

2.1立地條件

苗床選擇交通方便,地勢較高,易于排灌,土壤疏松、透氣性、肥力較好,偏酸性至中性(pH4.5~7.5)的砂壤土地塊。

2.2圃地整理

于冬季在圃地上以每667m2施充分腐熟有機肥500~1000kg,鈣鎂磷肥50~80kg及適量草木灰、石灰進行翻耕,并在整個田塊周圍開深50cm,寬50cm的排水溝。內做育苗床,床面寬80cm,步道寬30cm,深25cm,床面中均勻鋪上3~5cm新鮮黃泥土,床面中間稍高,兩側稍低,土塊整細。

2.3準備插穗

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2年生枝條,剪取2~3節為1根插條,長度10~12cm,每根插條去掉底下節葉柄、葉片,留上部節葉片2張,在插穗剪取過程中,應保持插穗濕度。插穗剪取后,葉腋朝上整齊碼放或適度捆扎備用。將捆扎備用的插條用甲基托布津(70%粉劑)或高錳酸鉀500~800倍液浸泡滅菌,浸泡時間5~8s,然后將滅菌的插條用生長激素(500mg·L-1IBA500~800倍液)浸蘸基部5~10s,或速蘸20%生根劑(有效成分為0.1%萘乙酸)2s。

2.4插穗扦插

在每年3—6月進行三葉青扦插繁殖育苗,插穗邊蘸根邊扦插,先用竹簽在畦面打深度6~10cm小孔,將插穗插入孔中,壓緊。扦插株距一般為1.5~2cm,行距為5~8cm,插條至少有1個腋芽裸露在土外。距兩條邊溝5cm左右苗床上不扦插插條,留搭拱棚用。扦插完畢噴灑定植水。

2.5遮陰與保溫

大田圃地搭遮陰拱棚保溫保濕,小拱棚高度兩邊邊緣要求離苗25cm以上,中間離苗45cm以上,覆蓋無色塑料薄膜后再覆65%左右遮陽網,邊緣壓實防止漏氣通風。當白天棚內溫度達到或超過40℃時,揭開兩頭或中間部分薄膜降溫,以防高溫灼傷幼苗。冬季要壓實棚邊膜做好保溫保濕工作。

2.6苗期管理

苗期要做好間苗和補苗工作。扦插后,待插條嫩芽長出2cm以上時,檢查苗木死亡與缺株情況,及時進行間苗和補苗。除草結合松土。除草要堅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并在除草時結合松土。施肥與清溝排水。苗圃地要及時清溝排水,保持土壤濕潤。苗木生長期間施肥要適時少量,前期以氮肥為主,將20g左右復合肥溶于噴霧器水中進行葉面噴施。后期增施磷鉀肥,宜用0.1%~0.3%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煉苗。扦插2~3個月后,根據苗木生長情況和天氣變化,適時適度開啟遮陽網和塑料薄膜,適當延長通風時間和提高光照,以提高種苗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注意倒春寒和高溫天氣,保持棚內溫度15~35℃,濕度65~85%,遮陽網和塑料薄膜做到陰天和晚上開啟、晴天遮陰與通風,陰雨天和倒春寒來襲時關閉的管理工作。

2.7苗木出圃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根系發達,有根5條以上,長1.5cm以上,新芽葉枝蔓15cm以上,基部莖稈硬實呈半木質化狀態,葉片嫩綠或翠綠即可出圃。起苗前先將圃地幼苗枝葉、土壤用帶有殺菌劑(如高錳酸鉀、甲基托布津等)稀釋溶液噴濕噴透,待葉片干燥后,用鋤頭挖至土表以下10~15cm,撬松土壤,按上述標準要求選取苗木,扎捆或裝箱待種植。未達標的苗木,集中再培育。苗木在扎捆或裝箱后直至種植之前,均應將置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并保持一定濕度,避免陽光直射及苗木失水凋萎。在運輸過程中應避免多層重壓和苗木內部高溫發熱,做到及時運輸,及時攤放,及時種植。

2.8病蟲害防治

三葉青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立枯病、細菌性疫病、葉斑病4種。蟲害有蠐螬、地老鼠等。采取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將病蟲害損失降到最小。根腐病主要是由木賊鐮孢菌引起,癥狀為植株根部發黑腐爛,導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以使用50%甲基托布津可溶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灑。立枯病一般發生在6—7月,嚴重時能造成苗木大量死亡。防治方法:以預防為主,播種前每667m2用10kg石灰氮進行土壤消毒;苗木出土后應加強苗木管理,及時松土和間苗。細菌性疫病在高濕高溫時,病葉可凋萎變黑。防治方法: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等藥劑噴霧。葉斑病初期葉片表面產生圓形或不規則深褐色病斑,病斑不斷擴大,嚴重時導致全株葉片枯死。防治方法:用50%甲基托布津可溶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灑,或1∶1∶150波爾多液防治;預防陽光暴曬,做好適度遮陰。發生病害的圃地需增加通風透氣與清溝排水。蠐螬幼蟲喜食根系,成蟲危害幼苗及葉片,危害很大。防治方法:毒餌誘殺;黑光燈誘殺;利用茶色食蟲虻、金龜子黑土蜂、白僵菌等進行生物防治。鼠害。老鼠為害致苗床土壤空洞,導致苗木根系失水,嚴重時引起植株生長不良或區域性枯死。防治方法:毒餌誘殺;人工捕(誘)殺;保護天敵如蛇、貓頭鷹、黃鼠狼等。

3小結與討論

基質是影響三葉青插穗生根的重要因素[11],不同扦插基質對插穗生根率的影響不同,胡春梅等[12]研究,在搭建小拱棚的苗床內,新鮮黃泥土生根效果最佳;其次為草炭∶珍珠巖(體積比為1∶1);蛭石∶黃土(體積比為1∶1)的生根效果排第三;生根效果最差的是自來水。闕建勇等[7]研究,用泥炭、珍珠巖、有機肥和黃心土按2∶1∶3∶4體積比配制的基質與黃心土比較,在鋼架大棚內再搭小拱棚的環境下,其生根率無顯著差異;而同樣是黃心土,在有小拱棚和無小拱棚的苗床內,生根率卻存在極顯著差異;方芳等[6]研究,在沒有搭小拱棚的環境下,黃泥土中的三葉青插穗生根率最差。由此可見,利用既容易獲取,成本又不高的黃泥土作三葉青苗木扦插的基質,必須搭建小拱棚,這樣才能獲得理想的生根效果。插穗是扦插繁殖的物質基礎,插穗長度不同,生根效果也不相同。插穗3~5cm、10~12cm和15~20cm,這3種長度比較,長度10~12cm的生根數量和最長根長度最佳[6],而且許多專家試驗時插穗長度也都采用10~15cm[7,13-15]。但楊嵩虹等[16]采用3cm長的穗條進行試驗,扦插4個月,苗木蔓長5cm以上、根系5條以上、平均根長5cm以上的成品苗達可以到90%以上;陸春蓮等[17]采用25、35、65cm長度的插穗進行試驗,發現插穗長度越長越容易成活,扦插于泥土中的間節多,節間發根數也多,三葉青結塊根也多。另外,帶1芽與2芽莖段的扦插成活率無明顯差別[18]。由此可見,三葉青扦插繁殖可以像扦插甘薯一樣,只要有腋芽的插穗,不論插穗長或短都能繁殖成功。所以,三葉青扦插繁殖可以根據培育目的來確定插穗長度,一般來講,以培育苗木為目的的,插穗長度可以從5cm開始,而以培育塊根為目的的,可以根據藤蔓資源現狀,盡量使用長度長一些的插穗進行扦插繁殖。扦插效果與插穗的木質化程度有關,吉慶勇等[8]研究,2年生或3年生的老枝在成活率、萌芽率、平均根長、生根率、平均根數、平均最長根長方面均優于當年生的嫩枝;闕建勇等[7]研究,也是2年生插穗扦插效果最好,3年生次之,1年生嫩枝效果最差,所以,三葉青扦插時宜選用健壯的2年生老枝做插穗。不同的扦插時期對三葉青插條生根率有顯著影響。洪霞等[18]研究發現,三葉青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但6—8月扦插較為適宜。陳葉龍[9]通過對3、5、7、9、11這5個月份的扦插育苗試驗,5月扦插生根效果最好達82.8%,3月次之為79.2%,7、9月分別是69.6%、62.4%,最差的是11月。楊嵩虹等[16]扦插試驗時間設為3月下旬、6月上旬、9月中旬。三葉青生長發育最適溫度為22~28℃,氣溫超過35℃生長則受抑制,遇10℃以下的低溫植株停止生長,一般夏季高溫(7、8月)、冬季寒冷(12、1月)時期不宜扦插,所以扦插育苗最佳時間應該是3—6月。各地可根據三葉青的生物學特性,選擇適宜三葉青生長的時期進行扦插繁殖。

作者:張川英 翁仙平 石興華 吳靈芝 唐昌貽 單位:遂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