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產生地質及生態環境問題及措施

時間:2022-10-08 08:33:00

導語:礦業產生地質及生態環境問題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礦業產生地質及生態環境問題及措施

摘要:在多種自然資源中礦產資源占據著一席之地,而且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支持,經濟才會不斷的發展,從而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但是,事情總會有兩面性,在經過長久的開采后,經濟效益陡然提升,但伴隨著環境問題的頻繁發生,如今的環境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如此看來,保護礦山地區的環境已刻不容緩。因盡早實施有效的防治手段。

關鍵詞:礦業活動;地質;生態環境;防治措施

我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然而由于過度開采,使得環境破壞十分嚴重,所以導致我國地質災害頻頻發生。就我國而言,其地質環境比較復雜,在發生意外后難以及時全部的施救,因此會產生大量損失。而在多種地質災害中礦山災害是較為嚴重的一種,而之所以嚴重,與人為的干擾密不可分,而且可能會對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近年來,多項數據表明了我國礦山地質災害逐步增加。

1礦山地質環境問題

土地受到了嚴重的危害。在開采的過程中,有時對于廢棄物的處理做的不夠完善,將廢棄物堆放在地上,而粉煤灰、尾礦等會侵蝕土地,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廢棄物含有大量重金屬與具有腐蝕性的物質,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反而會對土地資源造成極為嚴重的破壞。土地被污染后,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危害,比如土壤板結、硬化現象較為嚴重,營養物質的含量較低,水土流失問題加重。對水環境方面及大氣方面受到影響。許多重金屬物質以及有毒有害物質多存在于礦山之中,其中大部分物質都可以溶在水里,對水資源有關酸堿度方面造成破壞,特別在多雨季節,此現象更為嚴重。對礦山進行開采過程中,特別是露天形式的開采,會污染周圍的大氣環境,如開采過程中出現的懸浮顆粒會使人引發呼吸系統方面的疾??;而用于爆破的炸藥會釋放有毒物質,對大氣造成污染。地質結構受到影響。通常來看,處于地下部分的礦產資源被開采以后會形成空洞,但部分企業為謀求自身的利益,沒有很好的處理這些洞,造成地面坍塌的頻繁發生,而且使得土地無法進行耕種,甚至引發各種地質災害,不僅使國家及個人的財產受到損失,甚至危害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2針對我國礦山目前地質及生態環境中存在的問題的防治措施

(1)堅持環境保護的重要原則。其一,必須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對礦山進行開發的時候需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與此同時要加大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礦產資源的開發,讓二者協調發展,逐步促進該區域內礦產經濟的健康、持久發展。其二,必須堅持將預防放在首位,預防和治理相結合的重要原則。在對礦產資源進行開發的同時需要對其環境保護予以重視,對礦業開發方面及周圍環境保護方面的工程需同步設計、同步施工以及同步使用。其三,必須堅持將對礦山區域生態環境監治方面同科學研究管理方面進行結合的重要原則,要對重點區域的礦山開采與環境問題進行全面監測實驗,提升其規范性,加大環保方面的宣傳力度。

(2)嚴控礦山新建方面的準入要求,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在審批辦礦資格時,對于部分不合要求的單位拒絕審批,只有手續齊全,滿足新建礦山所有規定的單位才允許其辦理相關開礦業務,以此確保所有準入的單位都具備開礦資質、符合開礦條件。此外,還應針對其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開展相關評價工作,并提供科學、準確的評價報告和相關開采方案,并相相關部分提交地質災害方面的防治方案,只有審批成功,才可以執行開采工作,在開采過程中需注重環境保護,盡量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3)加強對我國采礦工作的監督管理,做好環境恢復方面的工作。對于我國采礦工作而言,對其的監管工作主要由國土資源相關部門負責,其監管內容主要包括對礦山開采工作和環境恢復工作的同步實施,對已經被損毀的土地資源進行復墾,修復已經被污染的環境,對采礦工作中產生的三廢問題進行科學、有效的治理。這些都是關乎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因此礦山周圍環境的恢復工作和治理工作必須連同采礦事業同時進行。對礦產資源進行勘查以及適度開發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加強開發和環保的同時還需對其進行新技術方面和資金方面的投入,以此提升其開采效率和環保效率。建議相關政府將采礦活動后用于環境恢復的成本納入當地的財政預算,或建立專項資金,對礦業收入方面的資金比例進行控制,以此對采礦工作及環保工作進行監管。

(4)提升環保意識,加大環保責任感。對于采礦單位而言,其負責人需提升其開礦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清楚認識到由于環境破壞而對社會經濟造成的不良影響,在采礦工作過程中,強化環保責任感,積極推動綠色礦業的發展。通過相關環保法律對其采礦行為進行約束,針對礦山地區生態環境,建立完善的環保法律及健全的監管制度,嚴格執法,維護礦產資源的開發秩序,進而實現對礦山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

(5)針對礦山周圍環境保護,建立示范區,并對示范經驗進行大力宣傳推廣。在綠色礦業的相關開發和環境保護過程中,需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積極打造綠色礦業標準示范區。對在示范區建設過程中有關環境恢復方面和環境治理方面取得的經驗,應大力宣傳推廣。除此以外,還需提升對礦產資源進行綜合利用的能力,從根源處避免地質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采取新方法和各種新技術,提升選礦方面的回收率以及礦產開采方面的回采率,減少貧化率以及有毒有害物質造成的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有效防控三廢污染等環境問題,以此對礦山周圍的生態環境實施保護。

3結語

對礦山地區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治理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各級政府應根據其性質不同,對其相關治理責任進行逐一落實。其中,新建礦山需嚴格遵照生態環境有關恢復治理方面的制度。對于已經閉坑的礦山,如果是國家開發而導致的環境破壞問題,則建議由國家方面來承擔所有責任,其治理資金則由國家擔負,而由于地方政府方面、鄉鎮方面、集體方面及個人方面造成的環境問題,則需由相關的地方政府方面、鄉鎮方面、集體方面及個人方面承擔所有責任并負責環境治理經費。需建立相關環保責任制,針對環境破壞建立相應的恢復治理制度,要求相關單位限期對環境進行恢復治理。并完善其保證金制度,針對環境相關恢復治理工作,構建以企業作為投資主體的投資體制及相關優惠政策,實現責任、權利、利益三方面的統一,提升社會方面、礦山企業方面進行環保的積極性,以此改善礦山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王艷娟.礦山地質生態環境問題與防治對策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8(01):25-26.

[2]付小磊.礦山地質生態環境問題及其防治對策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7(12):127.

作者:楊俊彥 單位: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414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