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觀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

時間:2022-01-20 09:15:58

導語:生態文明觀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文明觀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環境的污染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因此人們對于環境的問題也變的更加的重視。在現代的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生態文明的觀念,不僅能夠使得現代的環境藝術變得更加的適合人們,而且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本文主要對生態文明觀念進行了介紹,并且以此為前提對于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的設計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希望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現代化;生態文明觀

環境藝術設計涵蓋了室內和室外全部人類活動的空間,與人類有著緊密的聯系,并影響著人類的生活。隨著時代的發展,環境藝術設計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中的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如今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政策,生態文明在各種專業領域都得到關注與推廣,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也是主流的設計思潮,符合我國現階段發展的國情民生。因此,在生態文明觀下提升環境藝術設計的理念是至關重要的。

一、生態文明觀

所謂生態文明觀是一個動態的不斷變化的概念,會隨著人類活動的發展而進行不斷地變化從而得到適應。生態文明觀是由多個相互之間有著密切聯系的生態價值觀念一起構成的一個理論體系,它包括生態政治觀、生態價值觀等多個方面,而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都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來實現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一種協調,從而不斷地減輕人類的活動對于自然可能造成的破壞問題。生態文明觀也是立足于工業文明的一種發展,它追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種層次上的統一,并且提倡將對于生態環境的建設落實到人類實際的生產、生活中來。

二、兩者的聯系

對于環境藝術設計而言它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藝術學科,它比建筑更加的巨大,比工程更加的富有感情。環境藝術的精神就是把“景”和“情”進行很好的融合。環境藝術中的藝術主要是通過以美術為骨架,以建筑為主要的載體來實現的。建筑設計往往是建立在對于自然環境有一定破壞的前提下的,而環境藝術設計的目標是能夠最大程度的實現對于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這是根據環境藝術的目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來決定的,而這也是人們內心深處從本質上對于美的一種追求的體現。所以,環境藝術設計和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相似的宗旨,也有著更深層次的內在聯系,因此能夠把生態文明的觀念很好的應用到環境藝術設計中來。

三、生態文明觀具體指導作用

對與生態文明觀念下指導的現代環境建設,主要有室內和室外兩個方面。

1、室內環境改善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傳統的對于室內環境的設計漸漸地不再滿足人們的需求,而生態建設則很高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一,營造室內氛圍。所謂的生態建設,就是指在建筑所在的地點,依據本地的生態環境的特點,將生態學、建筑學很好的結合起來,通過對于建筑以及周圍環境的分析將其有機的結合到一起。這樣設計出來的建筑,其內部的氣候條件更加的適合人們的居住且能夠對于溫度有著很好的調節方案,能夠使得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加的舒適?,F在對于我國的生態建筑的設計,主要有這些特點:通過使用非粘土的磚墻體來盡量的減少對于土壤的破壞;通過大量的使用可再生的資源,盡可能地減少對于環境的污染。通過將生態建設的這些特點很好的應用到室內設計中,不但能夠使得室內裝修的內容變得更加的舒適,而且能夠減少對于環境的污染。第二,節約材料用量。在傳統的室內裝修中,經常使用材料堆砌的方案,這不僅使得室內環境過于復雜失去了美感,而且消耗了大量的材料不利于環境的保護。并且通過傳統的方式進行裝修的過程中,由于使用了很多的粘合劑、油漆等材料,會產生很多對人們的身體不利的有害氣體,這對于人們的生活也造成了困擾。而基于生態文明觀的室內設計,以簡約的造型、較少的用材來構建較為舒適的室內環境,這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觀念,不會造成人們的審美疲勞,能夠滿足長時間人們的審美需求,而且還能夠節省材料,間接地對環境保護做出貢獻,且這種裝修多蘊含的生態文明觀念正是時代的發展所要求的。第三,增加自然氣息。在對于室內的環境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使用自然的光線以及空氣環境、綠色植物燈來營造室內的環境,不僅能夠增加室內的自然氣息,而且對于室內的空氣凈化也有著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對于室內環境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的利用建筑物的自身的朝向,通過大面積的透明玻璃來達到自然光引入室內的目的,而且對于窗子的設計應該注意通風的問題。并且,對于室內的設計應該將建筑墻體的材質與窗子的設計結合起來,使得室內的環境接近自然環境,能夠保持合理的室內外溫度差。還可以在室內空間適當的種植一些綠色的植物,這樣對于改善室內空氣也有著很好的作用。

2、室外環境改善

第一,合理利用土地。在對于室外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尤其應該合理的利用城市中的每一塊土地,為營造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而服務。第二,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尊重設計區域的自然環境,不能對其進行破壞。應該使當地的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避免一些大規模的工程改造,盡量的避免對于自然資源環境的破壞?,F代景觀的設計目的之一,就是使得人們能親近自然、與自然和諧的相處,而為了景觀的設計破壞了生態環境,使得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遭到破壞,這是不對的。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保留該地景觀的本來樣貌,在不破壞的前提下進行小型的施工,適當的增加一部分人工景觀來滿足人們的需求。第三,在設計的過程中應重視植被的多樣性。過于單一的植物種類、以及過于人工化的綠化方式,營造出來的綠地的綜合生態服務的功能都不是很好,因此在對于綠地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植被的多樣性問題。利用植被品種的多樣性,以及相互之間的作用來促進物種對于生態環境的共同改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物種多樣是要在本土化的前提下進行的,避免引入外來的植物,防止生物入侵的現象發生。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將生態文明觀融入到現代環境的藝術設計中去,不僅能使得設計出的景觀更加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且對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促進社會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郭琳 單位:聊城大學東昌學院

參考文獻

[1]符浩彬.論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J].才智,2013,13:228-229.

[2]王子瑋.關于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探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2:3-4.

[3]向晗璐.基于生態文明觀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略析[J].科技展望,2015,19:266.

[4]劉旭.試析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J].美術教育研究,2015,13:74-75.

[5]王敏.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探析[J].藝術教育,2015,0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