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生態文明建設升級研究

時間:2022-07-02 10:26:21

導語:開發區生態文明建設升級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發區生態文明建設升級研究

黨的報告提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盵1]2016年4月,視察安徽時強調,要把好山好水保護好,實現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有機統一,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安徽樣板,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建設美好家園,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沒有法外之地。開發區作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同樣肩負著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光榮責任和使命。雖然開發區生態文明建設任務重、難題多,但抓好了開發區生態文明建設,就抓住了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牛鼻子”。當前應該圍繞“四個再提升”來推進開發區生態文明建設。

一、生態文化建設再提升

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薄吧鷳B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薄爸腥A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盵2]生態文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3]。生態文化對生態文明建設起思想啟蒙、觀念強化、文化引領和行為塑造作用,意義十分重大?!吧鷳B文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和靈魂,生態文明建設要靠生態文化的引領和支撐?!盵4]雖然生態文化對生態文明建設有著如此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生態文化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需要我們積極努力予以建設的。調查發現,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文化建設的責任主體不明晰,手段單調,內容單一,處在以“墻上刷標語、路邊掛橫幅、網上打口號”等較為簡單的方式傳播生態文明思想和生態文明觀點的階段,對開發區生態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微弱,因此,當前開發區要升級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解決企業生產與資源、環境尖銳化對立問題,就必須多主體協力多手段并用提升生態文化建設水平。一是要提升黨和政府在開發區生態文化建設中的領導力。當前可借鑒黨風廉政建設和安全生產工作中確立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責任原則,加強黨的領導,完善政府部門職能分工,進一步明確和細化生態文明和生態文化建設責任主體及責任體系,解決開發區管委會、生態環保和基層文化旅游等部門在領導、規劃、組織、協調、幫助、管理、監督與考核開發區宣傳貫徹生態文明思想,普及生態倫理,生產、發展、傳播生態文化等工作中分工不明確、工作缺位、時而踢皮球等問題。二是要提升駐區企事業單位在開發區生態文化建設中的建設力。明確和細化駐區企事業單位在宣傳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和建設開發區生態文化中的主體責任;推動建立生態文化建設中長期規劃及年度考核,通過對在生態文化建設工作中敢于擔當、履責有力的企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予以表彰,對履責不力的企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予以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等手段,引導、幫助和督促駐區企事業單位切實提高生態文化建設意識,落實本單位的生態文化建設責任。三是要打造社會主體在開發區生態文化建設中的合力。深入宣傳生態文明思想,廣泛報道開發區生態文化建設先進事跡和先進經驗,營造良好的生態文化建設氛圍;建立公眾參與開發區生態文化建設的制度和機制,開發生態文化類APP,用關注送話費、手機隨手拍送公交優惠等方式引導人們關心開發區的生態文化建設;設立社會力量參與開發區生態文化建設專項獎勵資金,對在開發區生態文化建設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文化組織、技術企業、生態環保公益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予以獎勵,引導更多的社會主體和社會資本關注、關心、投資、投智、投勞開發區生態文化建設事業。

二、生態環?;A設施檔次再提升

包括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大氣污染處理、噪聲污染處理以及危險廢物集中處理等設施在內的生態環?;A設施,具有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甚至經濟效益,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5]。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自1993年創辦之日起,就不停地進行生態環?;A設施建設,如,不斷建設和改造污水處理廠(目前有城北污水處理廠、印刷線路板工業園污水處理廠)、不斷加密污水管網、推進雨污分流,生態環?;A設施不斷完善、檔次不斷提高。但開發區的生態環保工作仍然任重道遠,如,2017年3月監督性監測發現,該開發區二冶入江排污口pH值為2.99,砷、鋅、鎘濃度分別超標71.2、8.55、4.95倍。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一時難以根除開發區歷史上受“重發展輕環保”甚至“寧要發展不要環?!彼枷胗绊懼?,還有生態環?;A設施的處理能力仍然不足、生態環?;A設施建管用護及融資模式難以滿足開發區日益繁重的生態環保工作的實際需要,生態環?;A設施檔次和總體技術水平仍然不高,建設和管理上仍然落后于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等。為此建議:一要進一步完善開發區環保設施建管用護及融資等方面的制度,探索新模式,提升開發區生態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建管用護能力。當前要切實找準開發區以PPP為代表的生態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建管用護模式存在的弊端,大力完善相關制度,堵住管理漏洞,切實使開發區生態環?;A設施的建設、管理、使用和維護等制度,建而有質,建了即用,用而有效。二要進一步加大政府生態環?;A設施建設引導資金的投入,提升政府資金對開發區生態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牽動力。鑒于該開發區生態環保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生態文明建設欠賬較多,建議政府整合相關資金,設立開發區生態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專項引導資金,保證該專項引導資金的年投入增速等于或略高于開發區年稅費收入增速,加強對該專項引導資金管理和使用績效的評估與考核,杜絕跑冒滴漏,切實增強財政資金的牽動效益。三要進一步推進開發區生態環保先進技術引進,推進生態環保管理手段現代化。當前生態環保工作是對過去“只污染不治理”“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生態環保實踐的否定,其本質需要是創新,根本需要是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因此,實現開發區生態環保設施再提升就必須實現技術再提升、管理再提升。開發區要在大力引進新能源新工藝及其他生態技術和環保新技術的同時,搶抓互聯網、物聯網及5G技術和銅陵推進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城市超腦、工業大腦建設的機遇,推動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與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工業大腦等工程進行并聯建設,既新建高質量的環保監測站點,又全面推進開發區現有生態環保在線監測、污染處理等工程實現技術升級。

三、循環經濟發展能力再提升

強調,要“用循環經濟和生態經濟的理論來指導工業發展,實現工業化和資源、環境、生態的協調發展?!盵6]2013年銅陵市成為全國首批循環經濟示范創建市,其發展循環經濟的經驗被國家發改委向全國推廣。2017年,銅陵經開區園區循環化改造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成為全國首批、安徽省首個國家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但調查發現,銅陵經開區循環經濟總體水平仍然不高,有人甚至稱之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對于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筆者認為,循環經濟的理念好,符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趨勢,銅陵經開區具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良好基礎和實踐經驗,循環經濟完全可以作為該開發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抓手。因此,循環經濟這一副牌,銅陵經開區不但要堅持打下去,而且還要進一步優化組合、千方百計打好。今后要按照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減量化優先”的根本要求,大力推進“雙招雙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和企業走出去戰略,從技術、產業、產品、市場等方面升級循環經濟發展水平。一是積極支持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銅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銅陵精達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種電磁線技術中心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以及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借智借技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研究院合肥分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等一流學府和一流科研院所,加強先進技術研發,在開發區開發、引進和使用循環經濟技術上擔綱承梁。二是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之取代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產能;做優做強銅材精深加工,發展壯大銅基電子材料、電線電纜、銅板帶、銅及銅合金棒線型粉、銅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銅文化產品等銅基新材料產業鏈。三是促進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全威(銅陵)銅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做精銅板、銅桿、銅管、銅棒、銅線、銅帶、銅條、銅箔及銅粉體等銅產品,為開發區銅基新材料企業提供優質的銅產品。四是開發大市場。搶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快建設步伐的重大歷史機遇,加快優勢產能在海外布局,進一步推進開發區循環經濟由區域利用小循環向國際市場利用大循環轉變,最終實現技術引領、產業融合、產品優質、市場領先的循環經濟升級版,為加快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的銅陵樣板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撐。

四、生態環保執法水平再提升

按照《銅陵市城市生態網絡規劃(2018—2030年)》,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系該市建設城市生態網絡的高干擾區、高風險區,提升生態環保執法水平,是該開發區自身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需要,也是該市成功構建“一江、五廊、七區、八核、多點”生態網絡體系[7]、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銅陵樣板的必然要求。當前實現開發區生態環保執法水平再提升必須做到:一是認識再提升。認識水平低,執法水平必然低。全社會要大力宣傳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提高對生態環保執法重要性的認識,徹底糾正“經濟發展是開發區第一要務、生態環保執法妨礙經濟發展”的錯誤認識。二是手段再提升。通過加強視頻監控、用電量監控,以及推動“互聯網+監管”,打造監管大數據平臺,深入實施“千里眼”計劃,加快建設完善污染源實時自動監控體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高科技手段,精準發現生態環境違法問題,提高生態環境監管執法針對性、科學性、時效性。同時,要改善生態環保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執法條件,提高生態環保執法人員的待遇,完善對生態環保執法人員的保護,提升生態環保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的執法底氣。三是制度再提升。鞏固環保垂改制度成果,完善環保信用評價、“雙隨機、一公開”和“公眾參與”等制度,完善園區和企業雙層生態環保責任體系,抓住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這一“關鍵少數”,落實落細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督促其切實承擔應盡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污染防治責任。四是嚴格程度再提升。報告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8]生態環保領域嚴格執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需要。當前必須改變生態環保執法偏松偏軟的狀態,對于暴力抗法者,必須嚴懲不貸。

作者:周四九 單位:中共銅陵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