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創建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
時間:2022-02-21 11:42:45
導語:生態文明創建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地廣物博,自然資源儲量豐富,為社會生產和經濟建設提供了良好基礎。近年來人類活動頻繁,造成了自然資源種類和數量的銳減。這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開始重視生態文明社會建設,國家也制訂了相關政策,有針對性地進行自然資源保護。其中《生態文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指出了自然資源保護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方法,明確了自然資源管理中政府有關部門、社會機構的責任。筆者將圍繞基于創建生態文明時代的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展開論述,希望能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生態文明時代;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
1掌握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設計
1.1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為核心開展改革?!渡鷳B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可實施性,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在該文件的指導下,在短短幾年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該方案指出,文明體制改革應當以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為核心,改革工作的內容都應該緊緊圍繞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開展。生態文明的建設效果,取決于主線內容的落實情況。堅持節約和保護的重要地位,嚴格遵循從源頭保護、優先保護瀕臨消亡資源的原則。此外,重視資源節約系統的構建,鼓勵有關專業人員利用自身的專業素質、創新意識,實現節約機制的優化完善。有關部門制訂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政策制度,并加強對政策落實情況的管控。同時,投入一定的經濟成本,在生態文明建設區設置保護區域,意識到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人員在改革中的主體地位,有規劃地培養其節約和環保意識。進行必要的基礎法律知識宣傳,將管理職責具體明確到個人,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有法可依,出現事故時有具體的人員出面解決。從而提升保護的質量和效率,為生態文明建設打下堅實基礎。1.2改良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過去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中存在許多漏洞和問題,制約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有關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為了改善這一局面,要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進行必要的改良優化。以其中的關鍵環節為切入點,建立健全自然資源生態系統。重視源頭管理和過程管理,并對兩者間的差異加以區別,針對各自特征調整改良工作的側重點。首先,源頭管理的重點內容是生態文明的預防,降低不良現象發生的概率。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把握好空間的統籌規劃,采用用途管制的方式,對空間進行合理的劃分和利用。其次,過程管理側重于獎懲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獎懲制度有利于促進工作人員正確工作態度的養成,對于優良工作氛圍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管理人員要重視獎懲制度的落實情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進行評價和管理。對那些不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行為和言論,要及時制止,對涉事人員進行嚴厲的批評和追責。此外,獎懲制度還有一定的監督功能。各級政府和有關機構部門,必須在相關規章制度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如果有違反規定的行為和操作,將面臨嚴厲的懲罰。這對于自然資源的管理工作有保障作用,避免了損害破壞現象的發生。1.3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創建新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進行,各項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逐漸形成新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有利于生態文明時代的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的建成。目前,已經出臺32項文件,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的改革,不斷探索新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在我國,先后建立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以及國家公園,落實重要文件對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指示,選擇了重要地區進行生態文明試驗。
2正確定位自然資源保護管理新理念
大自然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是一個生命有機體,在對大自然進行改造的過程中,首先要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以及保護自然的理念,以保證自然資源的完整性,推動我國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的生成。人類是自然中最高等級的生物,發明了各項工具用以改造自然,并利用自然,但不意味著人類就可以對自然為所欲為,不按照自然的法則行事,造成自然資源的減少,導致自然資源受到嚴重的破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要始終按照自然的法則行事,正確處理好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促進自然與人的和諧發展,創建生態文明的自然,使自然資源更加豐富,保證自然資源的完整性。其次,各級政府和相關工作單位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對于環境的保護,其實就是保護人們的生產力,對大自然的良好保護,增加大自然自身的生態價值,進而提高社會價值,反饋給人類,使人類獲得大自然的經濟補償。最后提高對于生態文明系統建設的全過程管理理念,自然資源雖在法律上屬于全民共有,但由于對自然資源的綜合化管理存在缺陷,在自然資源管理過程中表現出職能的高度重復,導致我國的自然資源逐漸減少。
3生態文明時代的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的幾大關系確
創建生態文明時代的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要確定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首先是自然資源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我國始終堅持發展的戰略思想,主要強調的是科學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利用科學技術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不斷創新發展的方式,使發展變得更加節能減排,促使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共同進步,從而保證自然資源的豐富性。其次,確定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生態文明時代的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要尋求政府與市場最佳的結合點,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其絕對性的作用。
4結束語
總而言之,生態文明建設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與人類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生態文明時代背景下,自然資源管理進入了新局面。為了保障自然資源管理取得良好效果,構建順應時代要求的新格局,有關部門要貫徹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遵循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設計路線,堅持圍繞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開展實際工作。同時對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進行優化改良,秉持著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對自然資源的完整性加以保護,全面實現生態文明時代下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
參考文獻
[1]唐京春,王峰.創建生態文明時代的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7,34(8):56.
[2]谷樹忠,楊艷.將生態文明思想貫穿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全程[J].國土資源,2019,211(02):6-8.
[3]王峰,余星滌,馮聰.新時代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理論分析[J].國土資源情報,2018,45(23):56.
作者:劉德軍 單位:吉林省白山市自然資源局渾江分局
- 上一篇:玉米種子生產技術的運用研究
- 下一篇:生態文明融入理工科高校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