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生態養殖及產業發展措施

時間:2022-11-22 10:59:57

導語:牦牛生態養殖及產業發展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牦牛生態養殖及產業發展措施

牦牛以其自身所具備的獨特優勢,可適應嚴苛的自然條件,因此牦牛產業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大力推進牦牛產業的合理發展,不僅有助于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同時也能豐富高原地區的產業種類。但如何發展牦牛產業是當前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1]。鑒于目前,綠色、高營養價值食品成為了人們追求的主流,牦牛肉作為一種綠色環保、營養價值較高的食品正符合了人們的這一追求[2]。因此,大力發展生態養殖牦牛,深度挖掘牦牛產品,是促進牦牛產業深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1牦牛的生態養殖模式

1.1樹立生態養殖理念。傳統的牦牛養殖模式主要是放養型,這種放養型的養殖模式,是一種最接近自然的養殖方法,雖然這種養殖方式能夠有效地保障牦牛的品質,但是這種近似自然的放養模式,易受到季節、氣候的影響,一旦受到季節、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出現飼料供應不足的情況,就會導致牦牛無法獲得足夠的飼料,從而出現“一年兩頭瘦、中間兩季急抓膘”的低級產出方式[3]。鑒于此,在牦牛養殖過程中,要積極建立生態養殖理念,促使傳統養殖方式向生態養殖模式轉變,首先牦牛養殖戶要積極地學習其他地區的一些成功養殖模式及養殖經驗,在此基礎上立足于自身的發展條件和實際狀況,探索出屬于自己的一套牦牛產業發展模式。有研究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指出,當前最適合我國的牦牛養殖模式為“放養與補飼”相結合,這種養殖模式,不僅能夠克服傳統養殖模式的弊端,同時也能夠確保牦牛生態產業的綠色品質。1.2運用純化復壯技術。在靠天養畜的長期傳統型飼養模式下,草場超載、退化等問題日益突出,而養殖戶又缺乏相應的牦牛更新換代意識,使得牦牛生產總體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運用純化復壯技術,能夠極大的提高牦牛的生產效率與生產質量,是推進牦牛生態養殖產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1.3推進草業與飼料協同發展。充足的飼料是保證牦牛養殖產業發展的基礎,因此,要想實現牦牛生態養殖,必須積極擴展飼料的來源。這就需要養殖戶在飼養過程中,充分地挖掘當地的內在潛力,大力推進飼料節約型牦牛養殖模式的發展。與此同時,還需要引進、推廣優質、高產的草地培育技術,科學開發、利用草場,不斷擴大草場面積。1.4平衡牧區草場載畜量。在牦牛養殖過程中,必須重視草場草地的生態平衡,在牦牛養殖過程中,要積極地進行播種、灌溉施肥,并且對草場的病蟲害進行科學管理,促使草場得到良性循環。同時要嚴格限制我放牧量,平衡牧區草場載畜量,確保恒定生產力。1.5建立市場信息反饋渠道。市場的需求決定著牧區的生產情況,因此只有積極地建立有效的市場信息反饋渠道,獲得準確的市場信息,以此來引導牦牛產業的正確發展。

2牦牛生態養殖產業發展措施

2.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于牦牛生態養殖產業的發展給予支持:首先政府要給予草場草地相關的政策支持,對于進行牦牛養殖的牧民、企業、合作社等個人或單位的用地,要給予優先政策,積極幫助養殖戶或養殖企業解決養殖用地問題。同時可積極鼓勵、推行以合作社和村為單位的土地承包制,并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以此來確保國家生態減畜政策的落實。其次是對于牦牛養殖的營業執照辦理、防疫合格證辦理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可以專門為這類辦理需求的人群開通綠色通道,簡化辦理手續。最后是給予補貼政策的傾斜和支持,不僅要加大牦牛養殖補貼的覆蓋面,同時還要加強牦牛養殖硬件建設的補貼力度。特別是需增加一項出欄補貼,以此來解決出欄少、存儲多的問題,達到提高出欄數量和質量,降低草場的壓力的目的[4]。2.2資金與保險支持。首先要鼓勵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對牦牛養殖產業進行融資,確保牦牛產業的發展不受資金的制約。其次要鼓勵保險公司出臺針對牦牛養殖的良保險種,并積極宣傳,推動養殖戶積極投保。2.3落實技術支持。牦牛養殖技術是確保牦牛產業發展的基礎保障。首先建立科學規范的牦牛養殖技術培訓制度,采取標語宣傳、電視廣播宣傳等方式并對牦牛養殖人員、獸醫等人員進行宣傳教育,使牦牛養殖技術得到有效落實。其次采取抽調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實地指導的方式進行牦牛養殖技術培訓和推廣,通過專業技術人員的實地考察,可指導養殖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養殖方案,加強飼養技術、種草技術、疫情防治等技術的培訓,從而促進牦牛生態養殖產業的良好發展。2.4深挖牦牛新產品。牦牛渾身都是寶,牦牛肉是一種純天然綠色食品,兼具極高的營養價值;而牦牛皮可以制作皮革制品。因此,為了進一步推進牦牛生態養殖產業的發展,需進一步深挖牦牛產品,對其進行深度開發,打造特色牦牛產品。

3結語

簡而言之,目前牦牛產業的發展需順應時代要求大力發展生態養殖,而在推進牦牛生態養殖產業發生的過程中尚且還存在著來自政策、技術、市場等多方面的問題,只有積極地解決協調以上各方面的問題,才能夠促進牦牛生態養殖產業的良好、可持續發展。

作者:張強 單位:西藏農牧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參考文獻】

[1]唐梅香.淺析耗牛養殖發展現狀及對策[J].中國畜禽種業,2015(2):57.

[2]孫海濤.甘南耗牛產業化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對策[J].中國牛業科學,2011(5):54-56.

[3]尕吉.牦牛生態養殖與產業發展[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31(12):36.

[4]李解,蘭道亮,李健.牦牛生態養殖與產業發展措施[J].四川畜牧獸醫,2015(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