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生態養殖增值提效措施探討
時間:2022-12-28 03:23:17
導語:土雞生態養殖增值提效措施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生態養殖因安全無污染等特點被廣大養殖戶認可,土雞的生態養殖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加之市場對無公害綠色畜產品需求越來越大,且土雞生態養殖具有投資少、效益高的特點,用現代養殖技術指導土雞的生態養殖,優化生態養殖技術,在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科學指導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以保證土雞的生態養殖技術健康發展,保障養殖戶的利益。
關鍵詞:土雞;生態養殖;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場對無公害綠色畜產品需求越來越大。無公害綠色土雞產品對比規?;曫B肉雞產品,具有肉質好、口感佳、膽固醇含量較低、體內藥物殘留少等特點,且土雞生態養殖投資少、效益高,用現代養殖技術指導土雞的生態養殖,在提升土雞生態養殖水平、提高土雞生態養殖經濟效益、促進土雞生態養殖產業健康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1土雞的特征及生態養殖特點
土雞也叫草雞、笨雞,是指從古代家養馴化而成,未經過雜交和優化配種,長期以自然覓食結合粗飼喂養而成,具有較強的野外覓食和生存能力。有別于籠養的肉雞,具有耐粗飼、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肉質鮮美。土雞的生態養殖區別于規模化的籠養,利用自然資源放養,特點是不限制土雞的活動范圍,讓其自由覓食,輔以適當的飼料,在養殖過程中杜絕使用激素。土雞生態養殖的場所一般是果園、林地、荒地,覓食一般是野果、草籽、昆蟲等,所以生態養殖模式下的土雞肉質品質較高,經濟效益也隨之增高;同時,生態養殖具有生態效益,對生態環境破壞較小,不僅有效控制草害和病蟲害,雞糞還可以作為肥料。
2土雞生態養殖技術要點
2.1雞舍選址。生態養殖技術的特點是利用自然資源放養土雞,所以雞舍的選址應該遠離村鎮等環境嘈雜的地方,應以幽靜、無污染的果園、樹林等為佳,此外還要注意通路、通水電。雞舍的場地要比較大,在一塊地方放養2~3批土雞后,應在相隔較遠的地方繼續放養,控制雞群密度,保護植被,實現場地的可持續利用的同時阻隔疾病傳播,有利于雞群的健康生長。2.2選種。優選選取適應當地的環境氣候的良種土雞,此外生態養殖技術選種應遵循三強一廣的原則:自我覓食能力強、抗病力強、繁殖力強、土雞食譜廣。
3飼養管理
3.1飲食管理。在土雞的飼養過程中,飲食直接關系到土雞的生長速度和健康狀況,因此,科學的飲食管理是土雞飼養過程中的重中之重。雛雞抵抗力低,不能直接散養,應在雞舍內人工育雛一個月后再進行放養,育雛階段可在水中加入維生素和電解質,補充養分,增強雛雞的抵抗力;水溫控制在20℃~22℃,避免雛雞飲用生水后出現腹瀉的狀況;開口料以喂破碎的顆粒飼料為主。育成階段土雞在養殖中可以將飼料撒喂,使其自動覓食,若使用顆粒飼料應注意顆粒大小,避免出現顆粒過大造成的啄食阻礙。此外,在生態養殖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證土雞的飲水充足和衛生[1]。3.2溫度管理。溫度管理應從土雞不同的生長階段和不同季節兩個方面著手。土雞的不同成長階段對環境溫度的需求是不同的,3日齡以內的雛雞,環境溫度應保持在34℃上下,晝夜溫差不超過2℃,隨著雛雞的增長,每周降溫2℃,讓雛雞逐漸適應環境溫度,因為雛雞抵抗力低,體質較弱,所以雛雞的溫度管理是土雞養殖中較為重要的環節。此外溫度管理應根據季節的不同而調整措施,尤其是冬夏兩季,夏天溫度較高,易引發疾病,應采取通風降溫的措施,比如雞舍內可以安裝降溫濕簾,或是在放養時選擇樹木較多、有樹蔭的場地;在冬天時應采取保溫措施,可以在雞設備鋪上鋸末等,也可以在雞舍的墻壁上加上泡沫保溫層,還可以利用加熱設備提高雞舍內的溫度,注意:戶外溫度較低時不適宜散養。3.3光照管理。充足的光照可以讓土雞更好地成長,但是在生態養殖的過程還要注意雞苗的光照時間和強度,過強的光照會讓雞苗煩躁不安,所以應采取在散養場地上方布置遮陽網等手段調整雞苗的光照強度。3.4通風管理。積極有效的通風管理能更好地保持土雞養殖環境的干燥性,避免陰濕環境對土雞健康造成的影響[1]。通風可以降低雞舍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減少雞舍內異味,保持雞舍通風干燥,給土雞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3.5清潔管理。清潔是土雞生態養殖中重要的環節,清潔管理可以為土雞提供清潔的生長環境,避免糞便污染飼料和飲水,降低土雞的患病風險和死亡率。清潔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定時清掃糞便和其他物質,在清掃過程中防止揚塵應該先灑水或者懸掛濕布,保持環境濕度的同時避免二次污染。3.6運動管理。運動可以提高土雞的肉質,是保證生態養殖土雞肉質質量的重要手段。在雞舍選址時就應該選擇坡度較小的林地、果園,避免因為在坡度很大的地方放養時,土雞在運動過程中跑上跑下會消耗更多的熱量,進而造成土雞生長緩慢,不利于養殖戶經濟效益的提高[2]。
4疾病防治
4.1消殺。消毒工作是疾病防治中重要的一環,在雞舍建成后就要開始消毒,消毒的方式可采用消毒液、石灰水或高錳酸鉀,新雞舍可采用120%的消毒液和6%石灰水混合后全面噴灑[3],而已經投入使用的雞舍可用高錳酸鉀熏蒸,熏蒸可起到消毒殺菌預防傳染病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高錳酸鉀熏蒸后必須保持雞舍通風2d以上。4.2防疫。由于生態養殖的土雞是散養,防疫不到位會造成患病風險升高,因此防疫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在土雞的身體養殖過程中,受環境、天氣等因素影響,十分容易出現流感、腹瀉等傳染性疾病,注射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防疫手段,我國的禽類動物用疫苗的發展速度較快,技術及疫苗種類也比較全面,注射疫苗能夠有效提高土雞的抗病能力,降低死亡風險。目前較為常見的疫苗種類有支氣管炎二聯苗、禽流感、新城疫凍干苗等。針對流感、腹瀉等傳染性疾病,主要要做好禽流感、球蟲病和大腸桿菌病的預防工作,防疫方法如下:7日齡內的雛雞可采用新城疫疫苗5~10倍稀釋液,滴鼻或眼;在雞齡28~35日內,可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射禽流感疫苗。4.3治療。一旦土雞出現患病的情況,一定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及時治療,在土雞生態養殖過程中密切觀察土雞的狀態,若發現土雞出現精神萎靡、不進食等行為,要先對患病的土雞隔離,以防疾病傳染到雞群,然后再對患病土雞進行治療。由于生態養殖是以散養為主,散養過程中食物和水源的清潔有時無法保障,如果土雞無視不干凈的食物或者水源就很容易出現中毒、腸炎、感冒的癥狀,針對這種情況,養殖戶可以在日常飼料中添加藥物達到治療的目的,添加的藥物一般是抗球蟲藥物、抗生素或中成藥,添藥時注意要對癥下藥,針對季節交替造成的感冒,可以添加小柴胡散、荊防敗毒散;針對腸炎等疾病,可以添加阿莫西林粉和白頭翁散等。近年來,生態養殖因安全無污染等特點被廣大養殖戶認可,土雞的生態養殖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然而在生態養殖技術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現階段應深入研究生態養殖技術,優化生態養殖技術,在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科學指導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保證土雞的生態養殖技術健康發展,保障養殖戶的利益。
參考文獻
[1]邵鋒祥.陜北地區綠色生態養殖模式研究:以府谷縣養雞業為例[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7):84.
[2]賴進輝.土雞生態養殖技術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7(13):116
[3]周小閩.土雞規?;咝б嫔鷳B養殖技術探究[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6):97.
作者:黃家喜 單位:廣西荔浦市農業農村局
- 上一篇:肉牛不同生態養殖模式研究
- 下一篇:大型白羽肉雞生態養殖技術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