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廣播建設在新農村建設的意義

時間:2022-06-23 04:09:00

導語:農村廣播建設在新農村建設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廣播建設在新農村建設的意義

摘要:隨著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薄皥猿洲r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廣播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農村廣播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深遠意義。

關鍵詞:新農村;廣播建設;深遠意義

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文明社會新局面,要緊密圍繞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需從各方面、各部門、各階層協調參與付出,為“三農”帶來良好的發展契機,農村廣播建設要圍繞宣傳“中國夢”,以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及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等為出發點,利用農村廣播創新文化平臺,發揮專業性、可聽性、接近性等特點優勢。本文以專業農村廣播電臺——四川省江油市農村廣播為例,積極探討“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江油市作為四川省首批批準的對外開放城市,農資信息得以互動、惠農新政策得以落實,為農民致富增收、改變觀念提供了機會,滿足了群眾的精神需求。

1新農村建設與農村廣播建設簡介

新農村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長期以來我國多數農村因地區信息交流閉塞、交通不發達、設施基礎薄弱,所以對外界的環境變化或國家某些政策變革未能及時了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村的發展。伴隨科學技術與網絡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方法覆蓋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新浪微博、騰訊新聞等一系列互聯網信息傳播平臺成為當前廣大農民群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此外,農村廣播依然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文化傳媒方式,并在現代化傳媒和新農村建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農村廣播分為視聽宣傳、電視宣傳兩種形式,農村廣播工作不僅能幫助廣大農民群眾獲取外部信息和知識,還能及時幫助群眾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凝聚人心,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還可以號召動員各層村干部、群眾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從而推進新農村建設。

2廣播電視建設為新農村建設創建良好

文化氛圍的方式農村廣播電視主要是為農村發展服務的,江油市農村廣播已在長時間的傳播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如何開展傳播工作,首先要對基層農村廣大群眾的心理特征有一個具體且深刻的了解,充分發揮電視廣播自身激勵作用,構建良好文化氛圍。首先,廣播電視要選擇廣大基層群眾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文藝作品開展宣傳,開闊農村新的事業發展思路,提升廣大群眾文化素養,激勵群眾,傳播正能量,全面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文化氛圍,農村廣播電視宣傳對精神文明建設有著深遠積極的影響,如破除迷信、計劃生育、禁毒等。幫助農民群眾轉變舊的傳統思想,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會技術和善經營的新型農民。關于農業產業科學新技術方面的廣播宣傳,可以幫助農民轉變傳統觀念,創建全新經營理念、開創新的增收致富渠道等。農村廣播電視工作的作用不僅能滿足廣大群眾對精神文明的追求,還能引導、激勵、感染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投身到新農村建設中來。其次,農村廣播可以以生動形象的信息傳遞方式為新農村建設創建良好文化氛圍,農村廣播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社會效益,得到廣大群眾的強烈回應。例如農村廣播電視宣傳的健康、衛生、保護環境、防災、生活和鑒別常識等,向農民群眾普及日常知識,增強其智慧力量,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還可以幫助農民群眾正面解讀政策、法規,抨擊丑惡、褒揚先進,真實報道及揭露社會上存在的某些令人憎恨、憤怒的丑惡現象;宣傳新農村建設中的勞動楷模,使農民群眾辨清善惡。

3農村廣播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相關策略

3.1正確輿論導向,加強宣傳。廣播宣傳的實際目的是為了給廣大農民群眾提供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廣播首先要遵循當地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明確目標,創建一個融合網絡與電視宣傳的平臺,以準確、及時、清晰的廣播傳遞我們黨和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如削減農業稅、政策相關補貼、農村城鎮一體化建設等,報道以立體、多層面、深入淺出的形式呈現,幫助聽眾理解政策、明確權限、積極支持,促使政策順利貫徹落實。廣播本身具有政策宣傳和思想引導的作用。農村廣播既是群眾獲取政策動向主要渠道來源,又是實施農村新政策得以落實的重要推動力量。能夠第一時間獲得群眾的呼聲和反饋。另外,農村廣播還應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堅持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為廣大群眾服務,還要精準定位,積極開拓市場,創建一個真正為農民群眾服務的良好平臺。3.2創新廣播內容,加強建設。開展新農村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傳統農耕社會的變革和創新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這也對農村廣播的革新提出更高的要求。農村廣播不僅要傳遞精神食糧給廣大農民群眾,更要傳遞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宣傳普及新農村建設的優勢,為農村群眾提供更豐富、生動、實用的文化節目。廣播節目要不斷推陳出新,吸引廣大農村群眾增強新農村建設意識,為建設新農村奉獻力量。廣播電視工作應扎根于農民群眾,真正了解群眾的實際需求;日常播出時間為每天直播14小時,零間斷,有針對性地改進節目,以實用性節目為主。農村廣播要在充分確保節目質量的基礎上,盡量滿足廣大群眾多樣化需求,精心制作推出精品節目,如科技服務、法律服務、政策信息與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等。農村廣播要加強管理,向標準化邁進,加強硬件建設,街道社區與廣播電臺合作,通過聯建投資對自然村線路老化、信號不穩定等問題進行檢修與維護,為區域廣、自然村、人口較多的村增設廣播站點,對不合理廣播站點進行調整;完善管理制度,各設各村廣播站員,要對廣播質量、設備安全負責,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其能正常運轉,建立健全相關標準、規范,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3.3創建高素質人才隊伍。制約農村廣播事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人才管理體制的不完善,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較完善且適合廣播發展的人才管理制度,并要求廣播電臺高度重視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引進高素質人才,通過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召開座談會議等形式,全面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和能力。開展的業務培訓工作,其內容和類型要豐富多彩;要嚴把培訓質量,選擇先進的專業技術作為培訓內容;培訓手段要多樣化;積極鼓勵廣播電視全體工作人員參與到其中,讓他們選擇自己適合或感興趣的項目進行培訓,鼓勵其改革創新。

4結語

新農村建設與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息息相關。目標的最終實現需要凝聚千萬群眾的智慧,需要千萬群眾不斷積極創新、開拓進取;需要投入大量財力物力;需要高度重視樹立正確的輿論思想導向。廣播宣傳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力量。在今后的農村廣播建設過程中,需要創新節目內容與形式、完善廣播宣傳體制、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積極引導、激勵廣大人民群眾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參考文獻:[1]黃學平.廣播收聽率調查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2]英格爾斯(Inkeles,Alex),史密斯(Smith,DavidH).從傳統人到現代人——六個發展中國家中的個人變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3]吳郁.節目主持藝術探[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的大政方針下進行組織實施,對于批評報道不能過于矯枉過正,要客觀、要以理服人,不能過分煽動群眾情緒,對于不同對象要不同處理,同時做到報道公正。比如,前段時間較引人關注的天津老太擺攤被判刑這條新聞,在報道時既要反映基層群眾對老太生活艱難擺攤的同情,又要指出法律關于非法槍支的具體規定,在向上層反映法律不外乎人情的同時也要向大眾進行槍支方面的法律科普,從而做到公正報道。3結語基層新聞媒體作為反映基層群眾意見的重要渠道,應充分發揮媒體本身信息渠道豐富和反應快速的優勢,積極收集各方面信息,將客觀、真實的信息提供給廣大群眾,讓基層群眾能夠及時了解政府決策,保證公眾知情權,為基層群眾參政議政提供保障,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鐘葉華.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現存問題與對策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5(3):37-38.

[2]林潔.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現存問題與對策分析[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4(6):4.

[3]季英偉.我國政府微博網絡輿論監督管理問題及對策——以“公共領域”為視角[J].中國市場,2016,(37):188-190.

[4]曲虹.淺談輿論監督在新聞媒體中的作用及問題分析[J].北方文學:下,2016,(1):233-233.

[5]何升林.基層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問題及對策初探[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8(3):16-18.

作者:李妍 單位:江油市教育體育和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