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養殖疾病病因及控防措施
時間:2022-06-23 03:18:19
導語:畜牧養殖疾病病因及控防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介紹了現階段我國畜牧養殖業中的常見病種類,深入分析了致病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了加強疫病檢疫、提高飼養技術等防治對策。
近年來,我國的畜牧養殖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也存在疫病多發、濫用藥物等問題。筆者認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就要從問題根源出發,對動物疾病的病因展開分析,然后提出控制措施,以積極科學的心態面對問題。
1畜牧養殖常見疾病的種類
1.1傳染病。禽畜傳染病多由真菌、細菌引起。由蚊蟲傳播、空氣傳染、排泄物接觸感染、生物媒介傳染和交叉感染等[1]。動物傳染病的早期階段表征不明顯,飼養人員有可能注意不到,當出現輕微的病癥后,很多養殖者以感冒、發燒癥狀處理,由于治療不及時造成大片疾病蔓延。動物傳染病危害高、波及范圍廣、防治困難,給許多養殖戶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1.2寄生蟲病。根據寄生蟲位置的不同,可將寄生蟲分為2種,一種寄生在動物體內,在動物機體內部作用,如蠕蟲、原蟲;另一種寄生在動物體表,不侵入肌理,以節肢動物為主[2]。寄生在動物體內的蟲子影響動物的正常生長,雖然不致死,但防治難度大,治療麻煩。而寄生在動物體表的蟲子流動性較大,當情況嚴重時容易帶來多種動物疾病的交叉干擾,造成意想不到的問題,因此需要養殖人員重點防治。1.3普通疾病。除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外,還有一些發病率較高的普通疾病,如外傷、內傷或者生產交配引起的疾病等。
2畜牧養殖常見疾病致病因
2.1生活環境。良好的飼養環境有利于動物健康生長,減少細菌的滋生和病毒的傳播。首先,正常的動物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排泄物、體液或者其他分泌物,這些特殊物質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清理,便會滋生細菌,引發疾病。其次,良好的環境有利于動物正常發育,提高其自身免疫力2.2畜牧養殖配套設施不健全。我國畜牧養殖分為2種,一種是養殖戶散養,一種是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集約養殖。企業養殖在配套設施上相對完善,企業內具備一定的動物檢疫室、疫苗室、動物治療室,但是大部分中小企業的養殖水平是差強人意的,更注重經濟效益,在配套設施上投入的資金較少。而養殖戶散養是農村畜牧業的發展常態,這種家庭作坊式的養殖規模不大,購置的配套設施更加有限。配套設施不健全使得動物疾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降低了治療的效能。2.3人工飼養問題。人工飼養出現的問題致使動物患病的案例非常常見,一方面是因為飼養管理人員管理技術水平不足,另一方面,飼養管理員重視程度和責任心不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養殖戶對動物的飼養是寄希望于能提高經濟效益,所以對動物的飼養除了專業技術上的問題,還有責任心和重視度的問題,很多養殖戶并不很關心動物的健康生長,認為只要養大能換取收入就算達到目的,忽視了飼養的本源。只有重視動物的身體素質,提高飼養的責任心,才有利于動物健康生長,進而獲得經濟收益。由于人工飼養問題造成的動物疾病很多,如腸胃不適、呼吸道問題、發熱感冒等。
3疾病控防措施
3.1做好動物疾病的檢疫工作。做好檢疫工作是降低動物患病概率的第一要義[3]。針對動物疾病,一般堅持“預防第一,防治結合”的原則。加強動物疾病的檢疫旨在防患于未然,及時檢疫能盡早查出被寄生蟲寄生、已感染強毒的動物,早發現、早治療就能降低養殖者的損失,同時早發現也便于養殖隔離,不會傳染給其他動物。為了做好檢疫工作,首先,對近期采購的動物先進行皮毛消毒和檢查,尤其是檢測動物幼崽是否攜帶病毒,確定健康狀況后進行集中群養。其次,定期注射疫苗,這是非常重要的檢疫工作,疫苗注射能大大降低動物的患病概率,增強抵抗力。再者,季節變化或某種流行疾病傳播高峰階段,飼養者需提前做好病源傳播預防工作,把殺菌和消毒看成生活常態。最后,如果發現已經感染疾病或疑似感染的動物,立刻隔離送檢;對因病死亡動物的尸體,要采取深埋、焚化等科學合理的方式處理,徹底消滅可能致病的強毒。3.2完善飼養技術,改善動物生活環境。技術的學習是必要的,養殖者需根據自己所飼養的動物學習相應的養殖知識。比如,養豬的農戶要了解豬可能易患的疾病、疾病的治療方法、飼養方式等,同時要掌握一定的喂養、消毒、管理技巧,能巧妙應對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其次,改善動物生活環境在于科學選址、及時通風、定期清理、保證光照和干濕度。另外,進行全面殺菌滅毒時可以使用次氯酸鈉溶劑、生石灰、福爾馬林等,確保劑量調配和消毒的合理性。3.3動物疫情發生后的控制如果動物確診患有流行病,養殖戶需及時隔離患病動物,然后將與患病動物同欄的其他動物進行抽血檢驗,觀察有無疾病蔓延跡象,然后對患病動物生存的空間進行全面消毒,并做好防疫記錄,以備日后查看。養殖戶要有長遠發展的目光,配合當地政府加強養殖管理,科學給藥,盡量避免動物體內殘留農藥。
4結語
為了促進我國現代化、集約化畜牧業的發展,養殖戶必須提高個人意識,不斷學習養殖技術,健全配套設備,定期檢疫消毒,為動物健康生長營造良好的空間。本文從做好動物疾病的檢疫工作、完善飼養技術及改善動物生活環境、動物疫情發生后的控制3個角度分析了防控措施。盡管目前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諸多碎片化問題,但是筆者相信經過不斷發展,未來我國畜牧業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覃圖康.畜牧養殖中動物致病原因及防治策略[J].當代畜禽養業,2014(2):18-19.
[2]劉沙維,張巖巖,周來寶.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4(10):164-165.
[3]劉安全,張美英.探析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2):109-111.
作者:黃義杰 單位:重慶市大足區鐵山鎮畜牧獸醫站
- 上一篇:畜牧養殖與疾病技術探析
- 下一篇: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