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養殖疾病及防控措施
時間:2022-09-17 09:53:46
導語:畜牧養殖疾病及防控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畜牧養殖業最近幾年在我囯取得了飛躍式進步,畜牧養殖場在發展過程中避免不了會遇到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會對畜牧業今后可持續發展帶來消極影響。在這個背景下,主要從動物在養殖過程中所患疾病問題為例,對動物患病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對應的預防策略,供同行參考。
1畜牧養殖中常見動物疾病和病因
1.1畜牧養殖中最常見的動物疾?。?)普通動物疾病。我們通常將動物經?;嫉陌ㄍ饪萍膊 瓤萍膊∫约爱a科疾病等病種稱為普通疾病,外科疾病泛指在飼養動物期間所產生的外傷為四肢疾病、眼病和蹄病等;內科疾病相較于外科疾病來說比較復雜,例如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以及骨骼疾病等多種病種;產科疾病最為復雜,這類疾病主要體現在懷孕、分娩和產后所患疾病,其中難產、流產、以及胎盤不下、新生幼畜疾病和乳房疾病為最常見疾病類型。(2)傳染類動物疾病。動物中最常見為傳染病,對動物危害最大的,這些疾病病源體主要為病原微生物,具有非常強的潛伏性,同時還會伴有相應臨床癥狀,因此具備非常強的流行性和傳染性。從病源體來看,主要分為病菌、真菌和病毒3種,傳播階段分為潛伏期、前驅期和發病期,不同傳染病其病源體也不同,傳播方式更是分為直接傳染和間接傳染兩種,因此動物在感染傳染病之后難以治愈,并且傳染速度非??欤苡锌赡軙鞑ソo人類,所以必須對傳染類動物疾病高度重視。(3)寄生類動物疾病。寄生類動物疾病的主要罪魁禍首為動物體內所存在的寄生蟲,多為節肢動物、蠕蟲、和原蟲,外寄生蟲主要存在于節肢動物體內,而蠕蟲和原蟲屬于內寄生蟲,內寄生蟲的發育期非常長,一般情況下只有經過直接接觸才會傳播,例如含有幼蟲、蟲卵的飼料和水資源被動物食用。1.2分析動物疾病形成原因(1)人為原因。①由于所使用的藥物不合理,因此很有可能會對動物機體造成損傷,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養殖人員并不具備專業養殖技術,由于藥性降低,所以動物在食用后很有可能會造成毒性增加,從而對動物機體造成進一步損傷。②養殖場不具備完善設備和建筑,在建設養殖場前期并未進行科學性考察,特別是當前很多養殖場所缺乏排污設施和通風設施,動物在這樣的環境下非常容易感染疾病。(2)環境原因。動物所處生長環境和動物健康存在直接關系。如果動物所處生長環境中存在對動物身體產生有害因素,動物在新陳代謝期間和環境進行能量交換就非常困難,造成動物生理調節失衡或者是失調,這種情況下動物就會產生疾病。
2防控動物疾病措施
2.1做好養殖場動物管理和飼養工作在預防動物疾病期間,日常飼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所以,飼養人員必須要對飼料加強檢查和消毒工作,以此來保證畜牧的安全和健康,同時還要提高對養殖場的清潔力度,動物所排出糞便要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快其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時還能將對環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2.2做好動物安全檢疫工作動物檢疫工作作為控制動物傳染性疾病最關鍵的壞節之一,在引進動物后必須在指定的隔離場所按照動物種類在隔離觀察的時間確認健康并注射相應的疫(菌)苗后,達到相應的疫(菌)苗免疫抗體保護率的情況下方可進人飼養場混群飼養。并將日常的安全檢疫、防疫、消毒工作做好,外來人員和車輛不能進人飼養區域,同時還要對他們進行消毒檢疫工作,將養殖場曰常消毒和防疫工作認真做好,以此來確保動物擁有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
3結語
分析和探討畜牧養殖動物所產生疾病原因和預防措施非常重要。自身專業養殖技術水平是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養殖工作人員要努力提高的目標,對動物所患疾病病種和原因進行全方位分析,并針對所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給與有效應對措施,確保動物健康最大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實現養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敏.戌談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17,11(8):87-88.
[2]孫芳芳.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4(11):55-56.
作者:鄭法德 單位: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畜牧獸醫局
- 上一篇:纖維素酶在畜牧養殖的應用
- 下一篇:淺談醫院固定資產管理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