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農半牧區畜牧業發展探討
時間:2022-09-18 09:48:06
導語:半農半牧區畜牧業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發展農區畜牧業的有利條件
1.1良好的氣候資源。在青藏高原特殊的環境條件下,氣候資源的優劣,是決定植物生長量高低和農牧業發展速度的重要因素。半農半牧區氣候溫和,植被條件好,受雪災等自然災害影響相對較少,畜牧業發展優勢明顯,前景十分廣闊,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畜牧業最有希望。由此可見,發展半農半牧區畜牧業具有氣候資源優勢。1.2可供開發的草地資源和優越的畜種資源。甘孜州不僅具有豐富的草地資源,半農半牧區平均畝產鮮草248.3千克,較牧區高13.4%,而且還同時擁有享譽國內外的牦牛、藏豬、藏綿羊、山羊、黃牛、藏雞等優良牲畜品種[1]。1.3豐富的飼草飼料資源。飼草飼料是發展畜牧業的物質基礎,只有具有優質的飼草飼料,才能提高牲畜的生產勝能。甘孜州半農半牧區可種植的高產優質飼料豐富,秸稈、秕殼、麩皮等農副產品資源也豐富,通過加工調制可養活近10萬個羊單位的牲畜。以上情況說明,半農半牧區的飼料來源是豐富的,但目前對飼草、飼料的利用率不高,飼料報酬率很低,有待于改善飼養管理的辦法,同時提高飼草、飼料的加工技術和加工能力,才可能達到投入少產出率高的效益管理目標。1.4優越的社會經濟條件。甘孜州半農半牧區縣由于自然條件較好,因此人口分布比較稠密,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相對較高,人工授精改良牲畜等先進生產技術才得以在半農半牧區普遍推廣,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特別是隨著“旅游興州”戰略的實施,旅游熱的興起,畜牧休閑與方便食品將占有一席之地,市場潛力巨大。牦牛、藏羊畜產品屬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產品趨勢看好[2]。1.5發展半農半牧區畜牧業具有良好機遇。一是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天然林停止采伐后,不但林業收入減少,而且森工轉產也將部分轉向畜牧業。二是全州有2.13萬hm2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將退耕還林、還草。三是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重點逐步向中西部地區的轉移,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投入也將逐年增多。
2甘孜州半農半牧區畜牧業發展的思路
2.1指導思想。以市場為導向,一是充分利用草山草坡、農副秸稈和挖掘配合飼料生產、推廣潛力,適當增加牛羊豬數量。二是通過牛羊改良、生豬雙推五改技術推廣、引進良種畜禽等措施,提高畜禽肉、奶、毛、皮、蛋的生產能力。三是按照牛和生豬在穩定中略有增長,大力發展綿山羊,適當減少馬以及加大出欄——提高母畜比例——加速繁殖——快速周轉——提高效益的思路,優化畜群結構,提高總增率、出欄率和商品率。四是結合城鎮“菜藍子”工程建設,適當發展城鎮奶牛業,因地制宜地組織禽兔蜂生產,增加牛奶、禽兔肉和鮮蛋產量[3]。2.2半農半牧區畜牧業發展建設布局及項目設想。將全州半農半牧區劃分為三個片區:東路康定、瀘定、丹巴、九龍四縣旅游畜產品開發區,重點開發豬、山羊、家禽、九龍牦牛及特種養殖業;北路甘孜、爐霍、道孚、新龍四縣,以黃牛雜交改良和牦牛三元雜交為突破口,建立甘孜州肉牛商品生產基地;南路雅江、鄉城、得榮、巴塘五縣以季節畜牧業技術為突破口,開展牦牛暖季育肥、易地育肥和生豬自給工程。2.3制定優惠政策,促進半農半牧區畜牧業的發展。對畜產品加工、草山草坡經營等畜牧業薄弱環節,簡化審批程序,在稅收、信貸、征地等方面給予優惠,以吸引人才、項目和資金。允許畜牧獸醫技術部門開展技術集團承包,按比例收取適當的技術改進費、防疫費等。對自愿到半農半牧區承包草畜開發項目或領辦、承包畜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在保職保薪的同時給予報酬上獎勵。支持善經營、懂技術、會管理的專業大戶積累資本,優化資源配置,開展集約化經營[4]。2.4建立投資新機制,增加畜牧業投入。按照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以個人為主的原則,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建議國家和省發展畜牧業的專項資金,要向半農半牧區適度傾斜,象牧區開展人草畜三配套建設那樣,將發展半農半牧區畜牧業列入省的重點發展行業規劃,統一安排、分期分批實施;州、縣都應從財政支農資金、兩項資金、扶貧資金、農業發展基金等經費中擠出部分資金支持畜牧業發展;建議將新增屠宰稅的40%-50%,和新增農林特產稅的30%,用于發展畜牧業。樹立自力更生觀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引導和發動群眾自籌資金搞養羊、養牛開發,使自籌資金占總投資的50%-70%。2.5加強體系建設,增加服務功能。按照“實力雄厚,設備先進,功能完備,技術精良”的要求,主要考慮如何加強自身建設的問題??h級實行有償服務,在收取技術服務費的同時,應本著圍繞服務辦實體,辦好實體促服務的宗旨,創辦一批科技含量較高的資源開發型技術經濟實體,不斷增強經濟實力,完善服務功能。鄉鎮畜牧獸醫站,除搞好畜禽防疫有償服務外,應以開展綜合辦站、興辦經濟實體等形式,使基層站的服務功能由單一的獸防服務向草業生產、畜種改良、疫病防治、畜產品收購與加工全程服務轉變[5]。2.6疏理流通渠道,開拓產品市場。樹立大市場、大流通觀念,培育和完善市場體系,有重點、有步驟地逐步建立活畜交易市場、種畜交換市場、畜產品交易市場等生產資料市場和消費品市場,切實解決畜產品買難、賣難問題。積極引導農牧民進入市場,促進農牧戶向市場主體轉化,引導農牧民發展各種新的聯合與合作,逐步建立和發展連接農牧戶與市場的各種必要的中介組織。龍頭企業要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等措施,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努力開拓全省、全國乃至世界市場。
參考文獻
[1]鄧清培.加快甘孜州半農半牧區畜牧業發展的探討[J].四川農業科技,2017,(4):67-70.
[2]肖慶云.關于阿壩州半農半牧區畜牧業發展的戰略思考[J].阿壩科技,2003,(2):29-35.
[3]戴晶晶.內蒙古西部半農半牧區物流現狀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5,(19):44-45.
作者:馬澤郎 單位:四川省甘孜州畜牧業科學研究所
- 上一篇:建工問題及對策探討
- 下一篇:肉羊場生態認證流程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