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發展與管理探討

時間:2022-06-12 10:15:07

導語: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發展與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發展與管理探討

摘要: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是鄉村產業重要組成部分,是橫跨一二三產業、兼容生產生活生態、融通工農城鄉的新產業新業態。近年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激活了農村的閑置資源,逐漸發展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但隨之也暴露除了諸多弊端,同質化現象成為阻礙其發展的一大障礙。各地在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過程中應該因地制宜,根據地方特色走自己的創新發展之路。

關鍵詞: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特色;創意

1立足優勢,突出特色

近年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迅猛,但大多功能單一、主題不明、特色不突出等問題較為普遍。簡單照搬、功能拓展乏力,無法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休閑農業項目如何脫穎而出?1.1謀定而動,不盲目跟風。投資休閑農業項目之前,首先要了解項目所在地區的區位條件、資源優勢、市場客源及周圍環境條件是否適合做休閑農業。要多考察,多學習其他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成功經驗,然后再綜合考慮決定要不要投資休閑農業。不宜隨意模仿所謂的優質模式和方法,使園區發展偏離當初的定位和方向。1.2依托農村資源,開發農業多功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是依托農業、農村、農民獨特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發展的,所以要充分發掘和開發農村豐富的自然、景觀、文化以及農業生產等資源的多種功能,提供具有特色的觀光休閑、風情感受、文化欣賞、農事體驗、科普教育等服務和農產品。圍繞農業做休閑,依托鄉村做旅游。1.3突出特色,差異化發展…。特色是休閑農業園區的關鍵。發展休閑農業要持續深度挖掘資源、區位、文化、產業等優勢,明確自己的獨特風格,圍繞突出特色,系統性規劃和設計相關產品,構建主導產業,打造自己的品牌。

2以“農”為本,重視管理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姓農,必須以農為本。休閑農業最根本是要把園區本身的基礎產業做好,把農業品牌做扎實,才能促進休閑農業的長久發展。休閑農業活動及景觀設計等都是錦上添花的。而且兩者是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其他產業是附加在基礎產業上的,如果基礎產業做不好,其他產業也會受影響。2.1文創方面休閑農業面對的主要客戶群體是附近的城市居民,若要保持這些客戶群體對于園區的新鮮感,實現園區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休閑農業園區不斷創新。對于那些資源背景相近的園區,若想做出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主題,需要重視鄉村文化資源的挖掘,創意文化衍生產品,不斷制造驚喜,吸引游客。2.2人才方面休閑農業園區的運營管理需要有專業人才。對人才的培養要貫穿于園區運營的各個環節,提高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業務能力及服務水平。例如園區的講解員應該有農業知識基礎,要了解園區特色以及當地的文化,做到講解而不是背誦。2.3加強節慶活動建設節慶活動是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亮點。節慶活動不僅可聚人氣,提高鄉村知名度,還可活躍地方經濟。此外,通過聯合舉辦節慶活動可以和附近其他園區、旅游景點聯系起來,在不同的時間做各具特色的節慶活動,相互促進和發展,有機整合區域資源,帶動全域旅游發展。

3臺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以及案例分享

臺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臺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特點有:3.1主題特色鮮明。如勝洋水草休閑農場、飛牛牧場、原生應用植物園、金勇休閑農場(番茄聯合國)、豐年菇類農場等,這些項目從名字上就可以鑒別出各自特色。3.2體驗活動豐富。同一個園區總有不同的休閑體驗活動,并且隨著園區的發展,休閑體驗活動會不斷改進和增加,通過體驗項目讓游客留下來,因而創造更多的收益。3.3文創活動有趣精彩。如稻田里的餐桌、稻田里的音樂會。臺東池上伯朗大道“金城武樹”,臺東池上稻浪美景在“金城武樹”加持下,吸引了不少年輕游客。3.4充分挖掘當地文化、美食。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地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和地方美食,很多臺灣休閑農業園區充分挖掘民間文化,開發具有特色和創意的活動和美食以供游客體驗和品嘗。3.5開發園區專屬旅游紀念品。臺灣大多數休閑農業園區和一些民宿都有專屬的伴手禮,很受游客歡迎。筆者在臺灣親身感受到了臺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飛牛牧場——畜牧業轉型的典范。飛牛牧場是畜牧業轉型旅游業做的非常好的案例。目前飛牛牧場也成為了大陸游客到臺灣考察常去的景點。飛牛牧場所在地區早期以乳牛飼養為主,后因乳業逐漸衰落,1995年成立飛牛休閑牧場,開始轉型發展以親子為主題的休閑牧業。早期休閑體驗產品只有喂羊和石膏奶牛涂色。發展至今飛牛牧場有著豐富多彩的休閑農業體驗產品,明星鴨、拖拉機改裝觀光車、具有臺灣當地特色的蝴蝶園(可以觀賞不同品種的蝴蝶和觀察蝴蝶各個生長階段的不同形態)、牛奶火鍋等。梅子夢工廠——農產品深加工的典范。信義鄉是臺灣地區南投縣兩個山地鄉之一,當地以種植梅子和小米為主。對發展鄉村旅游而言,其區位與資源均無優勢。隨著傳統農業發展受限,梅子的生產和銷售方式遇到了瓶頸,信義鄉的梅子產業也面臨著重大的調整。信義鄉開始將梅子產業延伸到加工業,用梅子做酒、醋、醬以及化妝品、梅精等梅子精深加工產品。小米也被開發做酒。其中馬拉桑酒在電影《海角七號》公映后,知名度大漲。之后當地便圍繞酒做產業,陸續開發了創意豐富的酒品如山豬迷路、長老說話、忘記回家等,并不斷和影視業合作。

作者:李建云 任國柱 李睿 單位:1.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 2.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