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研究

時間:2022-07-15 04:27:30

導語: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研究

【摘要】醫學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發展水平不高,但卻有一個極大優勢: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展開追蹤調查就顯得非常有必要,追蹤調查設置了三個時間節點:就業前的準備階段、就業前的擇業階段和就業后半年。從就業半年后的結果分析出發,追本溯源從就業前的準備階段、就業前的擇業階段去剖析引發就業問題產生的原因,能發現就業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為高校在畢業前指導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就業提供思路。

【關鍵詞】醫學院校;物流管理;就業;追蹤調查

在醫學院校中,物流管理專業多為新興學科,和醫學、藥學等辦學時間長的學科相比,物流管理專業發展水平明顯不足。但是,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具備一定醫藥知識的物流管理人才,更具有就業競爭力,這也是醫學院校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前提條件。醫學院校物流管理專業開設時間較短,畢業生較少,隨著前幾屆畢業生的就業,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展開追蹤調查就顯得非常有必要,能發現就業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為高校在畢業前指導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就業提供思路。追蹤調查是對某一調查對象長期連續不斷地跟蹤調查。用這一方法可以獲取對象的動態信息,把握、分析其內在運動規律性,克服一般方法只能掌握其某一時間內靜態資料的不足。本研究對畢業生就業的追蹤調查設置了三個時間節點:就業前的準備階段、就業前的擇業階段和就業后半年。本文從就業結果分析出發,追本溯源從就業前的準備階段、就業前的擇業階段去剖析引發就業問題產生的原因。

1就業結果———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情況調查

作者采用網絡調查問卷的形式,對云南中醫藥大學首屆物流管理專業的38名本科生進行調查。為了使調查結果更具穩定性,調查的時間節點為畢業后半年,調查的內容主要有工作單位性質、工作內容性質、薪資水平、就業滿意程度、以及希望高校在畢業前進行哪方面的就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呈現的特點主要如下:①擇業觀念影響就業率。經過調查發現,云南中醫藥大學首屆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為92.1%,未就業人數為3人,未就業原因均為準備考研、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根據社會對物流管理類人才的需求熱度和醫藥物流人才的稀缺性,畢業生理應完全就業,但受到個人觀念的影響,部分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表現出更加謹慎的態度。②就業呈多樣化趨勢。總的來說,已就業畢業生的就業單位性質多為民營企業,但物流管理專業的就業分布仍存在多樣性,就業單位性質呈多樣化趨勢,民營企業占43%,比重最大,其次為上市公司25%、國有單位12%、公務員或業單位12%、自主創業占8%。③就業崗位和醫藥行業、物流專業相關度不高。40.63%的畢業生工作單位或工作性質與醫藥相關,而59.37%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與醫藥無關;同樣,也僅有43.75%的畢業生工作單位或工作性質與物流專業相關。④薪資水平差距不大。畢業生就業半年,43.75%的薪資水平為3000元以下,46.88%的薪資水平為3000-5000元,9.38%的薪資水平為5000-10000元,而沒有畢業生獲得10000元以上的薪酬。總的來說,雖然就業比較容易,但畢業生對自己的就業滿意度并不高。15.63%的畢業生對自己的就業情況感到不滿意,不太滿意占21.88%,50%的畢業生感到基本滿意,有些滿意占6.25%,非常滿意占6.25%。基本滿意及以下占了絕大多數。不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薪資、工作內容、職業前景等方面。

2跟蹤就業準備階段分析就業問題及其原因

物流管理本科為四年制,一般情況下,就業準備階段較多集中在大三下學期和大四上學期。就業準備階段,學生并未參加招聘筆試及面試,而是在知識、心理、信息等方面為就業做準備。筆者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本科生就業準備階段進行了調研,發現大學生在準備階段存在以下不足。2.1未調試就業心理。就業準備階段,首先是就業的心理準備,根據調查結果,27.8%的學生未做好就業心理準備。大學生在校讀書近16年,大學畢業即將步入社會,角色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就業心理是否積極、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畢業生為就業所做的準備,有的畢業生對未來就業產生擔憂、甚至恐懼和排斥,有的畢業生相反,過分積極、樂觀,導致后期在就業中遇到阻礙時產生心理落差。2.2就業預期不準確。其次是就業預期。根據調查結果,27.8%的學生就業預期過高,11.1%的學生就業預期過低。關于就業困難的媒體宣傳無處不在,加之缺乏大量本專業畢業生做參考,對母校的不自信等等心理會使得畢業生對就業的預期過低,認為只要找到一份工作就滿足了,影響了就業的質量。而有部分學生,因為對就業市場缺乏了解,對就業的薪資、職位可能存在預期過高的情況。2.3就業信息準備不全。就業準備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就業咨詢,向老師、家長、同學了解本專業的就業趨勢、就業環境,了解本專業就業的行業或企業的人才需求特點,了解各種就業招聘考試的特點和政策等。調查顯示,55.6%的學生未進行過就業信息搜尋,也未與師長、專業部門咨詢過就業問題。很多學生對“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就業詞語耳熟能詳,但具體的政策內容卻全然不知,也不了解多渠道獲取招聘信息的方式。

3跟蹤擇業階段分析就業問題及其原因

擇業階段多集中在大四學年。擇業階段,學生將會從各種渠道收集到招聘信息,學生將多次投出簡歷,參加單位組織的筆試、面試,直到最后簽訂就業合同。擇業階段是就業的關鍵時期,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就業結果。3.1未學習過如何進行招聘筆試。學習制作簡歷、學習準備筆試、學習準備面試是畢業生擇業的必備技能。制作簡歷和面試歷來受到學生和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重視,調查顯示100%的學生都學習過如何準備簡歷,91.7%學習過如何準備招聘面試。但是筆試卻學習得不夠,只有77.8%的學生學習過如何準備招聘考試。筆試是繼簡歷篩選之后,眾多企業尤其是一些大型企業篩選人才的重要關卡,而且,筆試的知識內容和專業知識不盡相同,更加注重全面的綜合知識,所以對招聘筆試做準備是非常必要的。3.2未和親友、老師溝通過擇業問題。訪談顯示,很多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都面臨職業選擇的問題。各個工作崗位優勢不盡相同,有的薪酬較高、有的企業規模較大、有的離家近、有的行業前景好等,畢業生很難選擇,但卻不擅長和家長、朋友、老師溝通,很難全面衡量職業的利弊,導致就業后頻頻后悔,對就業的滿意度降低。3.3過分重視薪資待遇衡量一份職業的優劣有許多因素,而且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選擇。調查顯示,畢業生在對擇業因素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序時(按照1~5分,重要性逐漸增強),薪資福利排在第一位,得分4.89分,其他排位依次為:職業發展前景4.22分、崗位優劣3.11分、企業性質及規模2.89分、工作地點2.28分、企業文化2.08分。過分注重薪資待遇,可能使畢業生錯失了良好的就業單位,在就業后企業的問題凸顯時,也會導致較低的就業滿意度。

4醫學院校為提高就業滿意度的可行性措施

為了提高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醫學院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的專業知識教育、實踐實習方面一直比較重視,但對于一些看似是輔助的但其實非常重要的環節卻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結合上述的研究,醫學院??梢栽谝韵聨讉€方面積極探索。4.1引導正確的就業觀念。就業觀念對就業結果、就業滿意度的影響很大。本科生的就業觀念受到家庭因素、自身因素、環境因素的影響,但在擇業到就業的過程中,就業觀念發生的變化最大,就業觀念也逐漸建立,這個時期對畢業生就業觀念的建立是非常關鍵的。高校的教育對就業觀念產生很大的影響。就業定位過高或過低、就業觀念過于功利、堅持到體制內工作等錯誤的就業觀念普遍存在。觀念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高校就業觀教育要“先行”,在大學較低年級就要注意教育觀的引導,潛移默化;高校就業觀教育要“全過程”,貫穿整個教育的始終,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體系。要加強就業指導教師的培養培訓,提高就業指導能力,重視對大學生的就業觀的調查研究,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正確的就業觀教育。4.2教學過程更加注重實踐環節的實用性。調查顯示,55.6%的畢業生認為學校學到的知識對工作有幫助,但幫助不大,畢業生更希望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實踐的教學。作為醫學院校,一直把實踐教學放在重要的位置,物流管理專業也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了豐富的實踐活動,包括課程實踐、假期實踐、階段實習和畢業實習,但畢業生仍覺得實踐不足。究其原因,是實踐的實用性不強導致的。實踐有時候成為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花樣翻新與盲目搬用,卻沒有和工作崗位的具體需要相結合,而有的實踐過分崇尚經驗與操作,卻忽略了與理論的結合。以就業為目的的實踐,必須和就業需求相結合,高校應該建立長期的校企合作,采取在校期間頂崗實習、企業管理人員到校開展講座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實踐的效果。4.3引導學生提前規劃職業生涯。調查發現,畢業生就業前的準備不夠充分。高校在教育過程中,如果僅僅依靠灌輸就業緊迫感,只會使學生產生壓力和焦慮心理,而難以對就業產生積極作用。高校更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去為就業做準備。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職業生涯提前規劃是一個有效的辦法。職業生涯規劃將學生的就業焦慮轉化為切實可行的計劃,幫助學生清晰的定位職業目標、構建如何實現目標的路徑。在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下,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的盲目性會減少,就業技能有所積累,就業更加合理,也能提高就業滿意度。4.4多種方式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就業半年的畢業生在調查中普遍提出一個給后幾屆畢業生的建議:在高校努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直接影響就業招聘。人際交往禮儀、性格培養、形象的構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他人心理、復雜關系的處理等都是人際交往能力的表現。畢業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除了自身要積極參加各種課堂討論、實踐活動、比賽競賽之外,高校也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營造開放進取、積極的校園文化、提供豐富的校園生活平臺、舉辦特色多樣的比賽競賽等都是高校可有所作為的領域??偟膩碚f,高校在培養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就業能力時,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切實存在的問題,從實際需要出發,在教育過程中正確引導、提供條件,改進方式,努力提高其就業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娜.真實應用驅動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04):186-187.

[2]曹文彬,朱勇.物流業產業升級對勞動力就業的影響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9,38(04):103-108.

[3]李嚴鋒,冉文學.邊疆民族地區3124復合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40(10):134-136+124.

作者:陳麗萍 于博 單位:云南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