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網絡安全防范對策

時間:2022-07-29 08:41:17

導語:計算機應用網絡安全防范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應用網絡安全防范對策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現階段我國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在該時代背景下,各行業領域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程度明顯提高,切實促進了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但是,在計算機技術應用過程中時常出現網絡安全風險問題,嚴重影響我國社會秩序。在這種情況下,加強網絡安全防范任務迫在眉睫。該文首先簡述了網絡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意義,分析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特點,隨即指明當前計算機應用中較常見的網絡安全問題,最后就如何加強網絡安全防范的有效對策展開一系列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網絡安全;安全防范;對策

21世紀是以科技發展為主題的新時代,計算機技術則為時展的必要產物,目前已經逐步滲透到全世界各行業領域中。通過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用戶能夠快速實現對各種數據信息的處理,滿足工作等多元需求,但同時還需加強網絡安全防范,避免出現風險問題,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1網絡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各行業領域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程度明顯加深,同時,該技術也滲透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網絡用戶進行計算機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個人信息會被各類型的網絡平臺收集和利用,容易出現用戶隱私泄露等安全問題,造成嚴重后果??茖W、有效的網絡安全方案則能夠提高計算機技術應用過程的安全性,營造相對安全的網絡環境,降低安全風險,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有利于保持社會秩序的穩定性。

2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特點

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特點表現為以下幾方面:首先,開放性。開放性為計算機網絡體系最顯著的特點,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用戶即可對各類網站進行登錄和查閱,以此獲取自身所需的數據信息。但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正是互聯網的開放性特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安全隱患,在網絡系統運行過程中,黑客可入侵安全系數較低的用戶系統,竊取或者損毀用戶資料,產生較大損失[1]。其次,多元化。網絡技術在不斷創新與發展,各種計算機應用技術不斷創新,技術種類得以擴展,其運行方式及技術功能等更加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網絡安全防范難度顯著增加。最后,體系化。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功能日益強大,系統運行與應用流程體系化特點愈加明顯,且逐步形成新的網絡環境,可以更好地滿足廣大用戶的網絡需求。

3計算機應用中較常見的網絡安全問題

3.1網絡環境安全問題

網絡環境是影響網絡安全的重要因素,雖然目前用戶均意識到網絡環境對計算機技術應用安全的不良影響,但由于網絡環境的變化以及自身專業知識有限等因素,根本無法杜絕此類風險,依然可能給用戶造成巨大損失。網絡環境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外部環境有著很多不可抗力因素,而網絡內部環境則指系統供電及運行溫度等。一般來講,內部環境因素基本都屬于人為因素,而通過對內部環境的科學管理是完全可以達到網絡安全防范目的的。

3.2硬件安全問題

計算機硬件系統主要包括交換機及路由器等,而這兩種硬件也是所有硬件系統中安全風險發生率最高的部分,一旦其出現故障,則會直接引發系統的癱瘓,而風險解決的方法并不復雜,只需進行故障硬件的檢修或者更換即可。目前,我國大型網絡系統均配備專業管理人員,可對硬件系統進行定期檢查與維護。

3.3軟件安全問題

計算機軟件系統分為應用軟件和系統軟件,每一種軟件的功能各異,在硬件系統的支持下可快速實現其運行。同時,通過軟件也能夠有效保障硬件功能的發揮[2-3]。但在軟件開發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網絡用戶需結合軟件應用情況進行漏洞的修復,以此保證網絡安全。黑客、病毒的攻擊目標在于軟件系統,其目的是通過攻擊軟件系統來盜取用戶的資料和信息,這將會對用戶造成巨大損失。軟件作為計算機系統中的必備內容,其運行安全直接關系著整個計算機網絡系統功能的運行情況,對此還需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軟件系統受損,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4加強網絡安全防范的有效對策

4.1強化用戶網絡安全防范意識

提高網絡安全意義重大,用戶自身首先應強化自身的安全防護意識。目前,計算機更新換代速度較快,用戶需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識而確保各種防范對策的有效落實。對此,用戶在計算機應用中應注意培養自身良好的上網習慣,盡量避免進入缺少安全驗證的網站,若需進行程序下載則需完善相關安全處理,對網絡密鑰進行標準應用,并對關鍵信息進行備份,提高網絡安全。

4.2強化軟件及硬件的科學管理

計算機應用系統由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兩部分組成,加強二者安全管理是必要的?,F階段,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均與計算機網絡緊密相連,在計算機網絡應用過程中,還需做好網絡安全的防范工作,確保系統的安全運行。對于系統硬件應注意日常防塵、防火、防水等方面,并且對各類型硬件進行定期檢查,做好硬件的維護與更換,生成詳細的硬件維護記錄。另外,軟件作為計算機系統中最易受損的部分,也應加強管理,比如:安裝對非法軟件進行屏蔽的應用軟件,并對必要部分進行“設密”保證密碼的復雜性,要經常對密碼更換,不要隨意設置密碼,以此來保證安全可靠[4]。

4.3構建網絡安全防護體系結構

保證計算機網絡運行環境的穩定與安全需構建完善的網絡安全防護結構,通過其安全防范功能的發揮,對網絡黑客及病毒等各形式的惡意攻擊進行全面抵御。完善的網絡安全防護結構分為三大部分:一是網絡運行安全評估,對網絡管理和漏洞掃描情況展開綜合評估,對網絡安全標準加以檢驗。二是為安全防護,該部分主要包括數據加密、網絡監控、網絡訪問和控制以及病毒防護極大功能模塊,該部分也是整個結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三是為安全服務,主要功能是能夠幫助用戶維護安全,包括數據恢復、應急服務以及安全技術培訓等。

4.4加強防火墻技術應用管理

防火墻是計算機網絡環境中用于安全防范的重要技術,加強對防火墻技術的應用管理可有效提高計算機應用環境的安全系數。應做好病毒庫的及時更新,防止新型病毒對系統進行攻擊,造成數據流失或被篡改。具體來講,通過防火墻技術的應用可以將病毒信息進行有效攔截,但卻無法進行病毒的處理,還需與其他病毒處理軟件共同應用,從而更好地發揮其網絡安全防范功能。

4.5加強數據加密技術應用管理

應用數據加密技術可對數據信息的傳輸過程進行加密處理,并且能夠結合數據保密程度進行多次加密,保障數據傳輸安全。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原理主要是將系統內數據信息打亂,通過這種方式使竊密者無法獲取內部信息。該技術可分私鑰加密與公鑰加密,這兩種技術具有一定的差異,用戶可結合自身需求進行合理選擇。與人們所用的私密鑰鑰原理類似,無論是進行加密還是解密均需同一密鑰。在傳輸數據信息的時候,同一密鑰的密碼存在被破解的可能,而應用私鑰加密則可有效提升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可無需認證便可進行操作[5]。私鑰加密的主要優勢為其運行速度快,技術適用性強。但由于采用私鑰加密后,其密碼可能被破解,為用戶帶來一定損失。所以,如要開始有關數據的傳輸時,不應選擇私鑰加密技術做加密,而是應用公鑰加密,這項技術是在私鑰加密基礎上而產生的,它的功能更加強大。但該技術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與私鑰相比,公鑰加密安全可靠更強,但這樣同樣會降低了計算機的運行與處理的速度。加密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應當按照數據的實際情況妥善選擇,這將有效提高數據安全性可靠性。私鑰加密與公鑰加密各有優勢和不足,用戶在實際使用中,應根據自己的需求,選取合適的加密手段,但通常公鑰加密與私鑰加密共同使用,這樣能夠取長補短,有助于數據的加密型,使數據的安全性更強[6]。

4.6加強入侵檢測系統應用管理

計算機應用過程中容易被病毒及黑客攻擊,嚴重情況下可能使整個網絡系統癱瘓。通過對入侵檢測系統的應用,可在病毒或黑客開始入侵就立即進行報警,防止其產生更為嚴重的影響。入侵檢測系統為當前我國網絡用戶較為青睞的應用系統,可對計算機網絡內部一切未被授權的行為進行識別與檢測,并將檢測結果及時上報給用戶,在用戶收到檢測信息之后可以針對系統當中的各類數據信息實施篩選,并進行實時分析處理,一旦檢測出異常狀況則可迅速做出反應,制定緊急處理措施。用戶在根據檢測系統提供的信息并進行分析處理后,應根據實際情況對計算機網絡安全信息給予科學處理,按照信息情況實施計算機網絡安全保護手段,有針對性地提高網絡安全性能。入侵檢測技術有著良好的兼容性,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與病毒查殺技術、防火墻技術共同實現對計算機及其網絡的保護,從而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7]。入侵檢測技術通常與防火墻技術、數據加密技術一起應用,對提高入侵檢測系統的功能起到重要作用?,F在計算機軟件漏洞比較多,容易受到黑客的攻擊,會對用戶的數據起到破壞作用,為有效避免數據信息泄露情況的出現,還應該借助漏洞掃描系統對計算機進行定期掃描,及時對漏洞進行修復。

5結語

總之,當今社會背景下,人們的學習、工作與生活均與計算機的應用息息相關,為保證人們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安全,應結合具體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網絡安全防范,制定完善的網絡安全防范對策,營造良好的計算機技術應用環境。

參考文獻

[1]董甜甜.互聯網時代中華元素的數字化藝術傳播研究[D].東南大學,2019.

[2]王大萌.計算機應用中的網絡安全防范對策[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0(17):247-248.

[3]李日和.微納衛星高可靠星務計算機容錯系統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17.

[4]黃蓉.計算機應用中的網絡安全防范對策探討[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0,38(8):183-184.

[5]古力米熱·阿吾旦.計算機應用中的網絡安全防范對策探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8):109-110.

[6]孔德有.計算機應用中的網絡安全防范對策探析[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20(7):162-164.

[7]郭小娟.計算機應用中的網絡安全防范對策探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7):218-219.

作者:杜坤 單位:成都卓越華安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