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7-29 08:46:29
導語: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計算機及相關行業迅猛發展,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科技產品得到廣泛運用。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肩負“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培養職責,文章著重探討高職院?!坝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存在差異、教學效果評價手段單一、講授知識有滯后性等問題,并對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進行探討研究,圍繞這些問題闡述教學改革的方法。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應用;教學改革;能力導向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職院校在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旨在向學生傳授計算機的軟硬件知識,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的基本能力。通過學習還可以為相關專業課程以及提高職業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更多應用型的高素質專業人才,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崗位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所以,基于能力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高職院?!坝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學包含了教師傳授知識的“教”與學生學習知識的“學”兩個方面,目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這兩個方面都存在問題。
1.1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單一,在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還存在以教為主,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學習全部圍繞教師的布置來進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難以得到調動,主動學習與思考的動力不足,這種教學環境下,也會導致學生對學習內容應付了事,學習效果難以到達教學目標要求。(2)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存在差異,由于學校的教學要按課程標準、教學計劃并遵循教材內容來進行,而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等教師的教學內容,不會在短期內有大的改動,所以教學內容的全面性、知識的兼顧性、和社會實際需求存在差異。高職院?!坝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實用性較強,對學生的教學活動應該對接學生的就業需求。(3)教學效果評價手段單一,教學效果是教學成效的直接體現,現階段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更多的局限于學生考試成績的直接反饋,而教學的重點難點與考核中的重點難點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的個人認知的影響,而多數情況下,擔任基礎課程的教師的教學任務都比較繁重,在缺乏外部鼓勵政策與引導的情況下,教師通常不會把精力投入到對教學效果評價研究上來,缺乏動力去制定一套科學實用的評價體系來評判修正教學過程,教學任務受這些因素的影響,評價的準確性、全面性難以做到科學準確。(4)講授知識有滯后性,計算機方面的專業知識在如今的社會發展中得到最廣泛的應用,伴隨科技進步,其知識更新節奏越來越快,5G通信、大數據、云計算各種蓬勃發展的技術都與計算機基礎理論息息相關,高職培養的專業人才要與社會需求相契合,需要對標熱門技術領域,這一點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上體現尤為突出,做好這一點并非易事,既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還要有持之以恒的學習動力,同時教學單位要對課程標準等教學要求進行與時俱進式的修正補充,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講授知識的實時性,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2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存在的問題
(1)學習出發點存在偏差。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很多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是考試過關就行,在這種前提下,行為方式上往往體現出學習不認真,不求甚解,應付教師布置任務,缺乏主動思考的習慣,學習態度上的偏差,直接影響了學習效果;教師在面對這樣的學生時,往往會影響互動的積極性與成就感,從而造成教與學相互的負面影響,教學效果難以達標。(2)實際操作能力差?!坝嬎銠C應用基礎”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的課程,在對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課時分配上,往往會受限于學校機房條件,將理論與實踐兩個環節分開進行,理論課程缺乏實踐機會,對理論的理解與記憶造成不利影響,而實踐課程進行時,學生又會對理論課程的內容有所淡忘,出現一定程度的時間脫節,教學效率不高。這些客觀因素都會影響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鞏固與提高;另一方面,計算機基礎知識有一些內容需要專業軟件的模擬或真實的實驗環境進行教學,諸如:網絡通信、局域網環境搭建等,但這部分往往不是考試的重點,或受限于學校條件,在教學過程中只是理論講解完成過程,學生并沒有實際的操作練習機會。(3)學習主體的基礎差異。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源比較多元,往往會出現同一個班級上課的學生,其計算機基礎知識差異較大,有的學生在高中就已經完成計算機等級考試,有的學生甚至從來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學生的這種差異性,對教師實施教學帶來了一定挑戰,面對差異較大的學生,教師在教學進度、重難點問題選擇、教學方式方法等各個方面都要做好兼顧,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挑戰性,處理不好就會出現學生“饑飽不均”。(4)對理論學習不夠重視。由于現階段對學生的考評體系,仍然以“高等學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中取得的成績為主,測評方式偏離能力導向,學生的學習目標往往會圍繞如何通過考試來進行,在學習策略上,會有選擇的把占考試重點的上機操作作為學習重點,而理論內容覆蓋面廣,知識體系又相對駁雜,學習記憶難度較大,在最終考核中的占比又較小,以考試過關為目的的學習動機驅使下,很多學生不重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學習。
2高職院?!坝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
對于教學體系而言,首先要解決的是導向問題,不同的目標導向,直接影響教學的方式方法,現今社會,輕學歷重能力的趨勢愈加明顯,以能力為導向的教學方式應該得到重視并貫徹始終?!坝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要做到能力導向,應在以下環節加以研究:(1)時刻關注計算機技術的相關發展,不局限于課本。(2)增加實際操作的相關課程,減少實踐與理論間的差距。(3)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可以在平臺上進行自學、自我測試、與同伴進行討論。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可以對歷年真題的理論部分進行練習[1]。在教學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適當增加與新技術相關的實踐教學,教學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目的,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導方向[2],教學內容是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項目,在素質教育能力導向的背景下,教學內容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中心,廣泛發揮計算機應用的基礎學科這一特點,與相關進階專業做好銜接規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構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計算機基礎課程。
2.1教師進行針對性教學,因材施教
教師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水平差異較大,要做到讓全體學生都能學有所成,需要克服這種差異帶來的不利影響,因此,教師的教學環節必須具有針對性,要做到因材施教,采取多種方法,比如:在利用教學平臺時,對作業的布置不再是千人一面,而是因人而異,當面輔導時也要有針對性,課堂練習的題目要有所區分,分別布置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內容。既要照顧基礎差的學生,也要讓基礎好的學生感受到一定的挑戰性,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需要教師具備足夠的業務能力與奉獻精神,因此高職院校也需要注重這一點,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現教師的團隊化,使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變得更具活力[3]。
2.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一直以來都是教育事業的關鍵,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水平直接決定了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開展質量,因此需要重點從理念與水平兩個方面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應著重考慮發揮教師團隊的力量,開展教學研討、集中備課、教學觀摩、競賽培訓等多種方式來加強教師間的溝通,優勢互補進而達到提高整體教學水平的目的。
2.3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隨著互聯網服務日益完善便捷,如今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加多元更加便利,無論是教師對自身的知識更新與提高,還是指導學生拓寬視野獲取相關知識,都應該充分重視網絡渠道對獲取知識的靈活性、拓展性、多元性的優點,結合已有的教學平臺,對學習效果的評測,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統計分析等便利條件,將日常教學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不僅能實現高效率的教學,最主要的在于能讓教師實時了解學生對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還能幫助學生明確知識誤區或遺漏知識項,便于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改善學習態度、實現查遺補漏。
3結語
現如今,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各行業的運行模式和技術手段都有很大的進步,髙職院校肩負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的職責,技術的進步、時代的發展都要求教育領域的變革,以此來順應時代的發展?!坝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作為高職院校的基礎教學科目,開展能力導向的教學改革研究有利于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為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振華,曹宇.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方案設計與實踐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19):114-117.
[2]朱玉鳳.大數據時代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35):73-74.
[3]鄧偉.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三維五化”教學模式[J].現代職業教育,2021(1):90-91.
作者:于康存 單位: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 下一篇: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需求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