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的培養策略

時間:2022-09-04 03:23:49

導語: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的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的培養策略

摘要: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計算機教學的創新與改革,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應當強調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本文主要針對計算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策略展開探討,以現代化教育理念為指引,分析闡述了計算機教學的創新方法,希望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計算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策略

信息時代的來臨讓計算機成為了更多年輕人所喜愛的專業,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與工作的各個方面,計算機成為了現代人必須要掌握的一門重要技能,也受到了越來越多學生的關注。怎樣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培育更多理論基礎牢固、實際操作嫻熟的計算機人才,對于促進計算機教育創新改革而言意義重大。

一、優化和創新計算機教學方法有效提升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

對于計算機教學活動而言,很多時候針對理論部分的課堂教學都是教師進行講解,在實際操作時要求學生自主思考探究,教師在旁給予一定的引導。對培養實踐能力這一教學目標而言,在學生將來進入社會之后可能普遍運用到的是計算機基礎操作實施、office辦公軟件和上網的一些技能。對于課程設置而言必須要合理規劃軟件與硬件兩方面的知識點,要求學生可以在計算機學習中能夠熟悉了解軟件與硬件等相關知識,為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打下堅實基礎[1]。對于計算機教學方法來說,教師需要積極靈活運用好多媒體技術來創新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提供的影音展示功能,把教材中死板抽象的知識概念轉化成直觀形象的動畫,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還應當結合知識內容科學應用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不同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逐步達成任務目標的過程中,把自己所學習到的相關知識內容應用其中,進而更好的促進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培養。另外還能夠組織進行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計算機知識競賽活動,教師根據學生在比賽中的實際操作來予以評價,真正促進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緊密聯系,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構建健全的計算機課程考核機制

對于計算機教學而言,完善的課程考核機制是非常關鍵的,在學生順利參與完成計算機實踐學習任務后,應當對他們的實踐過程、結果實施有效的指導與評價。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屬于考核項目中的核心指標,要保證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在進行考核時需要把他們的計算機實踐操作水平作為課程考核的基本要求,如果如何可以在熟練進行計算機基礎操作的前提下,可以對計算機操作技巧予以更加巧妙靈活的展示,教師能夠對其額外加分以示鼓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挖掘他們身上的潛力,不斷促進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2]。在實際開展考核評價活動時,需要對計算機實踐項目予以全面講解,避免影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成績。具體的評價策略如下:首先是學生對于計算機的操作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為20%,對他們上機操作過程的詳細情況予以記錄并據此來進行打分;其次應當是上機操作的成果評分,占總成績比重的60%,對學生計算機實踐操作成果實施評級;最后是學生實踐報告評價予打分,占總成績比重的20%。教師能夠將學生實踐操作中的一些優秀作品直接上傳到校園網站中予以展示,從而讓他們體會到成功感和滿足感,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進一步完善高校計算機課程體系

要真正促進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首先應當構建更加系統完善的計算機課程體系,詳細來說需要從如下幾點著手:首先是針對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應當與現階段計算機發展實際保持一致。針對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必須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與要求,根據計算機技術發展情況來合理設置相關內容,同時也應當真正考慮到現代計算機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等因素,更加科學的擬定計算機課程知識內容,保證實踐教學表現出更大的針對性和時效性[3];其次應當結合社會發展趨勢和具體崗位需要來對計算機教學內容予以合理調整。對計算機教學而言,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屬于非常重要的目標,也是他們未來成長與就業的關鍵性要求。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在這一前提下科學組織開展各類教學活動。若學生在踏上工作崗位之后不擁有較強的計算機實踐能力,很容易對他們的發展帶來影響。所以對現階段的計算機課程內容的制定來說,應當結合社會發展和崗位人才需求;最后必須要強調學生的差異化需求,不斷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存在的差異,對于計算機教學內容的設置需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所以要求我們必須要結合各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安排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同時善于引導學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計算機知識真正應用到實踐中來,確保他們能夠學以致用,促進其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深化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校企合作是國內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在培養學生崗位能力上有著突出表現。在校企合作中,可以把課程教學的部分課時從實驗室中轉移到網絡公司等企業的辦公場所或者網絡工程施工現場上,通過真實而具體的崗位實踐達到培養學生崗位能力的效果。鑒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高校應加強與網絡公司、信息公司等社會組織的合作,與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對口公司內建立實訓基地。同時,在雙方合作下建立“產、學、研”一體化辦學模式,形成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必須要更加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同時因為計算機自身屬于實踐性要求很強的課程。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廣大一線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基本掌握理論知識之后,采取各種方式來促進其實踐能力的提升,引導學生更加熟練的掌握和使用計算機技能,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石艷榮.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計算機類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模式探索[J].現代計算機,2019(24):54-56.

[2]周舟,劉萍.新工科條件下計算機專業學生項目實踐能力的培養路徑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20,34(2):67-69.

[3]潘杰珍.淺議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的培養[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9):200-201.

作者:葛建國 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