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臨床研究報告及論文撰寫的基本要求
時間:2022-11-17 11:43:00
導語:中醫臨床研究報告及論文撰寫的基本要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基本要求
一、意義
1、臨床研究報告及論文是臨床研究工作的深化和總結,它可以全面地概括研究工作的過程,充分反映研究的成果及價值,體現研究的水平和研究者的科學態度。
2、臨床研究報告及論文是臨床研究信息交流的基本形式,臨床研究后,就可以傳播學術成就,有價值的成果就有可能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醫療和預防疾病的實踐中去,從而提高臨床醫學水平。
3、臨床研究論文是臨床研究者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臨床研究者在實踐中隨時發現問題,經過充分的思索和討論,對其中重要的問題進行周密的設計,并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去驗證,得出結論,從而提高自身的臨床實踐水平和能力。
二、基本要求
1、臨床研究論文由于報告的內容和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撰寫形式,較常見的有論著、病例報告、短篇報道等,無論那種形式都有二個目的,一是發表,二是讓讀者閱讀并易被理解,但有的作者只求發表而忽視第二個目的。
2、撰寫臨床研究報告或論文時,必須遵循準確、清晰、簡潔三項基本原則。準確性是與科研工作的嚴肅性相一致的,要求嚴格尊重其事實、數據、圖表和參考文獻;清晰性是指必須把所要說明的問題說清楚,不要含含糊糊,不能讓閱讀的讀者或評審專家發生誤解,更不要讓讀者或評審專家去猜想推測;簡潔性是要簡單明了,不要出現感情色彩的夸張性詞句,更應該避免無用套話。
3、一篇醫學論文一般應向讀者交代清楚如下四個問題,即我為什么要作該項研究?我是如何進行該研究的?我發現了什么?我對研究中的發現是如何思考的?為此,BradfordHill首先提出IMRAD結構(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anddiscussion,即引言、方法、結果和討論)。IMRAD結構至今仍在應用,1976年國際醫學雜志編輯委員會在加拿大溫哥華開會,制定了溫哥華條例,1991年美國的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和英國的BritishMedicineJournal,發表了溫哥華條例第四版。目前為止已有400多種國際性的醫學生物學雜志采納了溫哥華條例的規范化建議,我國國家技術監督局參照國際標準于1992年頒布了科學技術期刊編排格式的推薦標準(GB7714-87),因此,國內外統一的規范化建議也已被我國不少醫學生物學雜志所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