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信息解決與轉變方式
時間:2022-06-14 10:25:00
導語:政治信息解決與轉變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網絡傳播技術使人們不僅可以得到需要的信息,還能實現聚合、溝通并獲得觀念、情感、思想方面的支持與認同。美國學者李•史普羅爾和賽默•法拉奇認為:“人們尋求聚合是為了找到那些與他們有著共同利益和興趣的人,以便與之交談。當他們找到一種他們喜歡的聚合方式后,他們就會不斷地重復這種行為[1]?!币虼?,各種網絡政治參與形式與平臺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網民所鐘情和積極參與的一種聚合、集群形式。從技術角度出發,公民通過網絡實現政治參與業已具備基礎,從信息傳播流動層面分析,網絡政治信息的輸入、輸出、轉化和反饋構成公眾網絡政治參與的基本脈絡。在這一流程中,網民在網絡中對政治信息的處理、轉化方式及其特質,決定了網絡政治信息最終輸出、反饋的質量,也決定了如何衡量網絡技術及其未來發展對中國民主政治生態的影響可以達到何種廣度及深度?;谛畔鞑セ绢愋图熬W絡構架的基本平臺分析,網絡政治參與系統的信息轉化方式主要有以下三大類方式。信息在網絡政治參與系統中以這幾種主要方式與其他要素相互作用,進入處理、轉化、輸出、反饋的循環過程。
一、網絡多對多討論方式
網絡多對多討論的形式,即網絡討論及對信息的轉摘要:基于不同的網絡技術、平臺,網絡政治參與中網絡信息的處理、轉化方式表現出多種形式這些形式中的信息處理、轉化也影響到網絡政治參與系統的運作,對它們的深入探討有利于更好地推進網絡政治參與系統的良性運作。關鍵詞:網絡政治參與信息傳播網絡平臺化、傳輸是在同一平臺、同一時間內多人之間發生的,討論對象無特定指向的信息處理和轉化形式。這種形式主要集中于各種網絡公共論壇。這種形式的網絡政治參與是目前公開影響最大,并且能在某個特定時間和網絡空間中進行集中性討論從而形成集中效應的方式。國內比較著名的大型專業論壇、一系列具有學術和專業背景的網站、大型門戶網站等都是非常典型的進行開放式討論的網絡空間。首先,多對多討論形式的討論議題具有廣泛性及包容性。公共論壇的開放性和影響力正成為不少公共事務和社會事件引起關注的源頭。公眾尤其關注的民生疾苦、弱勢群體、腐敗不公等問題及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外交政策等問題,都是公共論壇討論的熱點。討論過程是一種對網絡政治參與系統的發展方向的自我矯正和信息篩選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網民的回帖行為實質上成為一種投票行為。其次,具體議題討論過程是利用群體力量尋求真相、表達強烈情緒的過程。在社區的網絡政治參與信息輸入和轉化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著情緒化的參與和不滿情緒的發泄,這種感性的表達往往無需基于某種真實之上,只需要提供一種假設就能夠自我成立。因此也會出現以惹人“眼球”開始但蓋起了“高樓”最終發現主帖敘述內容與事實不符的情況。但在網絡社區引起關注和熱議的帖子,一般都經歷了質疑、求證、確認、表達情感或立場的過程。說明在公共論壇這種環境中,判斷政治信息輸入的真偽是政治參與系統運作的基本要求。第三,討論本質是網絡政治參與中對信息進行處理的過程。網絡公共論壇中政治信息的處理、轉化,實質上是社區內版主、普通網友共同參與的過程。在公共論壇內網絡政治參與系統的運作是一種群體的協作,所依托的是每一條回帖所表達的意見與意志所產生的輿論影響,而這種影響隨著網絡社區的不斷發展和社區用戶自身數量、質量的提高不斷增強。這一轉化過程主要表現為所有參與的網民的一場信息過濾、處理和轉化的表演,而從中網絡政治參與獲得了輸出和反饋的可能性。
二、網絡一對多傳播方式
一對多傳播指某特定個體利用各種媒介工具,傳遞信息、表達意見、影響他人的方式。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創新與成熟的應用,各種類似博客的個人信息和討論平臺日益增多。首先,意見領袖]成為利用一對多傳播形式實現政治信息處理、轉化的核心群體。[2與以往具有言論影響力和行動力的人群相比,他們最大的特色便是“民間”。這些意見領袖主要由網友自發認可,由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公眾人物、知識分子、各行業專家等組成。中國網民普遍比較年輕,網民的年齡和文化程度均低于傳統媒體受眾,因此在網絡信息轉化過程中,更易受到“意見領袖”的影響。政府在對網絡的管理中,應該注重與這些“意見領袖”的溝通,尊重他們為民代言、批評現實、監督政府的權利,引導他們成為和諧網絡環境中的建設性力量。同時,要從宣傳隊伍中積極培養自己的“意見領袖”,形成正面引導力量。意見領袖的個人網絡交往平臺如博客、微博等,實質上已成為具有輻射力的小型自有媒體,其每日訪問量比很多正式出版的刊物報紙印數都要高。意見領袖以點對面的方式,將自己對公共事務的觀點、自己的立場、價值觀、自己關注的事件傳達給每一個瀏覽博客的普通網民。作為意見領袖的人群自身對政治問題事件的敏感度較高,公共參與熱情也較高,看待問題的深度和角度總體上高于一般網民,并能以較為通俗、具有感染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意見領袖在相當一部分網民,尤其是青年網民中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其次,在具體一對多傳播信息傳送、轉化途徑多樣。既有意見領袖對于現實社會信息的搜集整理提煉的過程,也存在從普通網民那里獲得有價值信息的過程;既有把提煉過的信息和觀點通過博客公開輸出,普通網民對其進行接收、內化和轉為繼續傳輸的過程;更有意見領袖的觀點伴隨著網民而轉化為更具影響力和現實意義的輿論環境,從而形成網絡政治參與系統各要素的相應運作,從而形成現實政治參與行動。最后,微博客類的社交網站的出現推動一對多、多對多方式交錯與融合的新趨勢。目前國內各大互聯網企業都推出了這種短信式的博客平臺,積聚了大批用戶。這些社會交往類網絡平臺,以一對多方式展開初始傳播并立即進入多對多方式的討論。
三、網絡點對點交流方式
網絡政治參與中點對點交流方式是指主要借助即時通訊軟件工具來實現特定個體之間信息的處理和轉化的傳播方式。即時通訊軟件的發展歷史貫穿了網絡在中國誕生、發展、興盛的全部過程,它的發展與中國網絡發展相伴相生,在信息傳播中起到了最基礎的作用。首先,網絡點對點交流方式實現政治信息傳播,要求一定現實人際基礎。在這些軟件中交流時,主要的信息傳輸產生于彼此之間熟悉、現實中有一定信任關系的人際關系間,使信息傳輸更易于被接受、吸收和繼續傳播,從而加速了信息轉化的進程。在牽涉到網絡政治參與時,其行動力更強。但由于一對一的方式更具私密性和隱蔽性,因此信息的轉化不易衡量,政治信息轉化的效果仍需要通過公開的論壇或者博客中的討論來表達實現。其次,點對點交流方式具備極大社會動員潛力。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在幾乎每個MSNmessage使用者的好友頁面框內,都會看到一系列的紅心標志。這場找不到最初發起人,卻被微軟公司官方迅速進行推廣的活動,在MSN用戶中傳播的速度令人吃驚。2008年4月16日突破300萬,而到4月20日則已經突破700萬。這次以愛國主義精神弘揚為主旨的“我愛奧運紅心運動”的擴散中,點對點的信息傳播方式表現出其能量,表明即便是一對一的信息傳播,也能產生強大的轉化效應,這種效應也許是MSN上的圖標,未來也可能是其他更有力、更有組織性的政治表達形式。第三,即時通信軟件作為網民交流和維系人際關系的工具,已內化為年輕網民的生存方式。在不少80后、90后青少年中,很多言論表達都已經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日常生活中不會交流和無法交流的內容,都通過QQ聊天實現,這種依賴將會伴隨他們的整個成長歷程和生活體驗,在未來成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與建設的主要力量之時,仍將產生影響。這種可以預見的未來提醒我們必須重視即時通訊的影響的廣度及深度,這種影響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中將會顯現,因此應當未雨綢繆,在對未來中國社會、政治事務發展的研究中為它們留下必要的空間,而這也是對網絡政治參與中即時通訊軟件的作用影響進行研究的意義所在。
四、新舊媒體合作下的議程設置方式
以往傳統大眾媒體幾乎壟斷的議程設置功能,被新媒體的出現改變。在最初的恐慌中,大量傳統媒體無法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沖擊而消失,但同時新舊媒體的整合也成了傳統媒體應對網絡沖擊的方式,也成為基于網絡的信息傳播的另一觸手。學者們也開始關注隨著3G時代的到來,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競合博弈也在逐漸升級。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沖突與合作中牽涉到信息輸入與轉化過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首先,傳統媒體自身架設新媒體,從中吸收、提煉網絡信息并加以轉化。商業領域的巨大成功,是新媒體已經擁有不可忽視的受眾和巨大影響力的明證,也是未來傳統媒體將繼續推進動力。通過這種模式使傳統媒體走下了神壇,接觸并參與普通網民的信息交流,并將這些信息轉化為電視或者報紙出版物的內容,從而實現網絡政治參與信息的轉化。這種方式也是傳統媒體在網絡世界處理和轉化信息的基本平臺。其次,傳統媒體積極收集網絡政治信息及公眾關注熱點,對熱點事件進行跟蹤和深入報導,從而實現網絡政治參與信息轉化在傳統媒體中的延伸。從2003年的孫志剛被毆致死、到2009年的“躲貓貓”“俯臥撐”“七十碼”等事件,傳統媒體對于網絡中政治參與信息的敏感度日益提高,這些個案在沒有網絡的時代不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但是通過網民對信息傳輸、加工、轉化等各種形式的參與,在公共論壇、博客、視頻網站、門戶網站等網絡政治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中平面媒體敏感地捕捉到這些信息,并在傳統媒體的傳播范圍內加以推進,引起更多的公眾輿論的監督,實現了議程設置。第三,傳統媒體成員個體在網絡空間中的個人行為對于新舊媒體融合產生影響。意見領袖中相當一部分是資深的媒體記者、評論員,或者有些人在網絡中獲得了公信力和知名度之后,轉而選擇在傳統媒體中承擔工作。他們在傳統媒體的職業和在網絡空間中的政治參與言論表達,盡管是兩種性質不同的實現自我的方式,但實際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這一群體在網絡平臺上的言論表達實質上是對傳統媒體囿于相關政策法規和某些無法突破的規則而無法完成的信息傳播的補充與延伸。身兼傳統媒體從業人員與網絡意見領袖雙重身份的個體,是網絡政治參與系統中不可忽視的齒輪,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是連接著網絡與傳統媒體的信息傳遞轉化的關鍵交點,不同身份定位決定了他們不同的言論限度和視角,這種身份上的分裂使他們成了新舊媒體沖突與融合、合作與分工過程中別具特色的一種組成。傳統媒體對于網絡新媒體中政治信息的獲取是積極主動的,這是應對新媒體擴散的現實手段,也是網絡政治信息轉化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渠道。畢竟,從網民到全民的差距與斷裂需要由傳統媒體來連接。
網絡政治參與系統中,政治信息通過網民、網絡實現的網絡處理、轉化,其形式依托于網絡科技和不斷涌現的新傳播平臺而存在,并不斷演進與創新。不同的網絡平臺決定了不同的信息傳播、處理和轉化的方式,對這些方式的本質、特征及其優劣的深入分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網絡政治參與系統,從而規范網絡政治參與系統的運作,使其更好地促進中國民主政治進程。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幾種信息處理轉化方式,在現實的應用中表現出交叉、融合與合作的趨勢。
- 上一篇:市計生部門全年工作要點
- 下一篇:都市報體育新聞報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