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審稿五項原則
時間:2022-01-03 02:43:36
導語:學術期刊審稿五項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術期刊的審稿是編輯部根據一定的原則和標準,由編輯和專家審讀作者的原稿,對其內容和形式作出評價,據此進行選擇的編輯活動。審稿決定著稿件的取舍,事關刊物的質量,是編輯工作的中心環節。審稿原則是學術期刊審稿所遵循的準則,指導著學術期刊的審稿實踐,理應對這一基本問題進行梳理和探討。關于學術期刊的審稿原則,編輯學著作似乎很少論及?!冻霭鎸I理論與實務》曾將審稿原則歸納為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知識性和獨創性[1],作了較系統的探討,但并不是專指學術期刊,而且其中的邏輯關系值得探討。在期刊文獻方面,趙連穩提出質量面前人人平等、兼容并包和及時審理三原則[2],但囿于該文和諧社會視野下的視角,未能全面探討學術期刊的審稿原則。閏月勤對政治性原則、科學性原則[3],殷靖華對客觀性原則[4],胡正強對新穎性原則[5]作了論述,同樣未能全面探討學術期刊的審稿原則。孫景峰在質量面前人人平等之外提出的傾斜性原則(向內稿傾斜、向青年作者傾斜等)[6],在審稿實踐中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但將此作為一條指導審稿的原則似乎不妥當。侯宏勛提出寬泛置疑原則[7],認為編輯需要質疑,審稿當然要質疑,大凡閱讀,都應有所質疑,但不宜把質疑作為一項宏觀原則來看待?;谏鲜?,筆者擬從審稿程序、審稿者的道德、稿件內容和形式四個方面入手,對學術期刊的審稿原則略作探討。
一、同行評議原則
這是針對學術期刊的審稿程序。從審稿程序看,我國出版制度明文規定了三審制,其中,對學術期刊至關重要的是要遵循同行評議原則。同行評議制度源于英國,現在已廣泛應用于、學位論文、課題的立項結項、學術獎勵等,成為學術評價的基本方式。同行評議是學術期刊遴選論文、保證并提高學術質量的重要途徑,國際上通常將是否同行評議作為學術期刊水平高低的一個標準,盡管同行評議制存在著少數學者濫用權威,存在裙帶關系、專業嫉妒、個人偏見和利益沖突等破壞性影響,但它仍然不失為最有效的質量控制手段,人們把同行評審看成研究成果的質量聲明。[8]在我國的科技期刊中,同行評議原則基本上得到了落實;在人文社科期刊中,遵循同行評議原則的情況不盡如人意。遵循同行評議原則依靠審稿專家,但并不意味著由審稿專家主導審稿,外審專家只能提供參考意見,不能取舍稿件。這是因為,編輯審稿與專家審稿是一種主從關系:編輯審稿具有主體性,編輯是職業審稿人角色,是專家審稿人的選擇者,是稿件刊用與否的決定者;專家審稿只具有從屬性,審稿專家是編外審稿人角色,被動地接受所審稿件,主要對稿件內容作學術評價,沒有稿件刊用權,只有有限的稿件否決權。[9]編輯審稿和專家審稿的不同職業角色、作用和任務決定了編輯必須主導審稿的全過程。主導審稿是編輯的職責,編輯應提高專業學識水平,消除過分依賴專家的心理,發揮主體作用,主導稿件評審的全過程,否則,把稿件刊用的決定權完全托付給外審專家,自己反倒成了邊緣人,忘記了編輯在審稿中的主體地位,放棄了一名編輯應該承擔的義務,有違編輯的職責,無益于學術期刊的審稿工作。[10]基于編輯主導的同行評議制度,才能雙劍合壁,最大程度地發揮審稿的作用,只有這樣,編輯才能把握審稿工作的主動權。
二、公正性原則
這是針對審稿者的道德態度。前文提到的質量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兼容并包原則和客觀性原則,都是事關審稿評價的公正問題,這幾個原則名稱雖然不同,但體現的都是審稿者的道德態度,因而,本文在審稿者的道德態度這一視角下,將其統稱為公正性原則。因為要評價公正就必須做到質量面前人人平等,拒絕偏見,兼容并包,盡最大努力客觀地評價稿件。公正意味著客觀理性。審稿者要秉持理性的態度,一切從文稿的內容出發,不先入為主,排除各種非理性因素的影響,拒絕主觀偏見等不公正行為,避免根據自己的好惡偏執來篩選和判定文稿,力求客觀公正、審慎負責地評價稿件。公正意味著人人平等。在稿件評審時,不因國籍、民族、信仰、性別、年齡以及所屬機構而歧視作者,認文不認人,對作者一視同仁,不故意抬高或壓低特定的作者。鄒韜奮曾經說:“我對于選擇文稿,不管是老前輩還是幼后輩,不管是名人來的或是無名英雄來的,只要是好的我都竭誠歡迎,不好的也不顧一切地不用?!保?1]唯質是從,人人平等,審稿人要堅持審稿的獨立性,不因領導、權威和親友的干涉而降低學術標準。公正意味著兼容并包。西方哲言有云: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表意見的權利。學術期刊要有兼容并包的氣度,有門派之別,無門戶之見,對不合己意的標新立異之說不輕易否定,不搞學術壟斷,提倡學術民主,百家爭鳴,只要言之有據,能夠自圓其說,就應該給予肯定,以活躍學術氣氛,鼓勵學術創新。當然,兼容并包只能是學術上的不同意見,并不包括導向有問題的稿件,也不包括嘩眾取寵的標新立異。
三、導向性原則
這是針對稿件內容———政治導向和學術倫理導向問題。用政治性或思想性來概括這一原則,似乎不大準確,因為無法涵蓋學術倫理導向。政治導向是否正確是審稿時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學術研究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反對各種偽科學。審稿時要注意國家領土和主權問題、民族尊嚴問題、涉外問題、歷史與宗教問題、涉及國家和軍隊的機密以及引用和報道秘密資料和科研成果問題、地圖邊界問題、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照片和講話引用問題、其他政治問題,等等。在學術倫理方面,應審查研究者是否遵守了學術道德,是否存在抄襲剽竊、偽造竄改數據資料、重復發表等學術不端行為,對不端行為要勇于揭露。此外,要注意稿件中有無違反法律、侵犯他人權利、有無違反實驗倫理的問題。遵循導向性原則要消除兩個認識誤區。(1)漠視科技期刊的政治導向,以為科技期刊探討科學問題,沒有政治導向問題??茖W研究,看似無國界,同樣存在政治導向問題,上述的各類問題都有可能出現在科技稿件中??萍计诳木庉嬕惨v政治,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辨別力,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嚴守出版法規和紀律,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12](2)導向正確與言論自由的認識誤區。有人以為強調政治導向有違言論自由,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言論自由有其限度,違反法律規定,就會損害國家和公眾的利益。在處理政治和學術的關系時,涉及政治問題的,不以學術研究為由,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和有關政策;當然,也不能以政治正確為由,壓制學術自由,學術上的不同觀點,只能通過學術爭鳴取得共識。
四、學術性原則
這是針對稿件內容———學術質量問題只要是學術期刊,就須遵循學術性原則。當然,因稿源狀況的不同,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質量標準??梢詮膭撔滦?、科學性、實用性(價值性)三個方面來衡量論文的學術質量,因為這三者代表了研究成果評價的三個維度。[13-15]創新性是論文評價的核心指標。創新性從層次上可分為原創、再創、補創,大多數論文屬于再創和補創的范圍。[16]創新的分量有輕有重、有大有小,未必一定是石破天驚的宏論。開拓新的領域、提出新的理論、推出新的方法,固然是創新;以新視角、新方法論證老問題,完善、驗證和補充原有的知識或技術,運用理論工具解釋新的現實問題,參與學術爭鳴,提出不同意見,等等,都可以說是創新??茖W性是論文評價的基礎指標。學術研究有其研究規范,這就是研究過程與研究方法的科學完備性,包括研究資料的詳實性與準確性、研究方法的規范性、研究邏輯的自洽性、實驗的再現性、論證的充分性、結構的嚴謹性、表述的精煉性、術語的規范性等等。學術論文必須反映出這種研究規范,才具備科學性。實用性(價值性)是評價稿件的重要參考因素。實用性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新觀念、新思想,也可以是新做法、新技術。理論性論文要看是否揭示了相關領域的發展規律,對學科的發展是否有推動作用;應用性論文要看對生產、教科研及其它社會實踐活動是否有實用價值或指導意義,能否轉化為生產力,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五、可讀性原則
這是針對稿件的表達形式。文字是思想內容的載體,是提高內容質量的重要因素,可讀性好的文章能使讀者揣摩到用語的音聲感、暢達感和節奏感,領悟到內容的形象感、情味感和美丑感,期刊語言應沒有八股腔調,少用抽象的空洞概念,準確生動,有親和力。[17]論文的格式規范嚴謹,這是科學美、邏輯美的內在要求,但也束縛了可讀性。同時,學術期刊往往容易忽視可讀性。這兩個因素導致論文的可讀性比較差,影響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選擇,阻礙了學術信息的傳播,損害了論文價值的發揮。審稿者須知,文章表達先有形,讀者心上才留痕??梢哉f,可讀性關系到讀者的閱讀意愿、學術期刊的傳播效果和競爭力,應該成為審稿的一項基本原則。國際權威期刊非常重視可讀性,《自然》要求論文的語言清楚、簡練,以便讓其他領域的讀者和母語為非英語的讀者能夠讀懂,專業術語解釋應簡明,不要用說教方式。[18]我國期刊應該借鑒《自然》的經驗,改變可讀性差的面貌,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提高傳播效率。學術期刊要想取得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必須在表達形式上尊重讀者的閱讀心理和審美習慣,使得學術期刊好看、耐看。對可讀性較差的稿件,編輯要提出修改意見,請作者改進,同時進行適當的編輯加工。
上述五項審稿原則,分別針對期刊(審稿程序)、審者(審稿道德)、文稿(內容和形式),這三個方面基本上涵蓋了學術期刊審稿的重要方面。同行評議原則針對的是期刊編輯部,這是一項程序原則,同時有著實質內涵,因為同行評議幾乎可以決定稿件的命運。程序正義才能令人信服,否則,就會使學術期刊失去公信力。沒有公信力,刊物何以自存?公正性原則是對審稿人的道德要求,公正與否關系到文稿的命運、審稿人和同行評審制以及學術期刊的聲譽和質量等,作者關注較多的也是編輯和專家能不能公正地審稿。導向性原則是對稿件的政治思想和倫理道德的要求,是一項基礎性原則。導向不正,即可否定,但不宜一律一票否決,因有些導向問題是由作者失誤或理解不深造成的,可以通過溝通和說服,促使作者改正。當然,對那些拒不改正錯誤的,另當別論。學術性原則關注稿件內容,是一項關鍵性原則。學術期刊是報道學術創新的,凡沒有學術新意的文稿可一票否決,畢竟誰也無法代替作者來創新??勺x性原則主要從語言表達、文章結構等形式方面評判稿件??勺x性原則雖然著眼于語言等外在形式,但并非可有可無,任何文體,其形式總與內容緊密相聯,力求與內容相得益彰。以貌取人固然不對,因貌害人也是要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