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參與畢業設計積極性不高原因分析

時間:2022-12-13 10:23:49

導語:大學畢業生參與畢業設計積極性不高原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畢業生參與畢業設計積極性不高原因分析

摘要:對大學畢業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積極性不高原因進行了分析。指出造成其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是其對指導模式的抵觸。此外,畢業設計(論文)對目標結果的過分強調以及現有管理與評價體系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較大隨意性則是造成大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積極性不高的兩個重要原因。

關鍵詞:大學畢業生;畢業設計(論文);積極性

畢業設計(論文)是培養大學生進行工程設計或科學研究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其進行知識創新的有效手段,是實現教學、科研、創新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訓練過程[1-3]。然而,當前高校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卻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降低了社會對學校所培養畢業生的認可程度[2-5]。因此,有必要對造成大學畢業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不高的原因進行分析,為改善大學畢業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的積極性提供改進基礎。

1對指導模式的抵觸是造成大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一般四年制高校畢業設計(論文)都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而這段時間正是學生找工作以及考研復試的關鍵階段。因此,部分專家和學者認為大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積極性不高的直接原因是時間沖突[2,3,5]。實際并非如此。一般而言,學校的雙選會或企業的招聘會均安排在第七學期進行,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前半學期就基本落實了工作意向。另外,考研復試則基本集中在3月末到4月中旬。因此,導致大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并不是時間上的沖突。根據筆者多年從事高校教育工作的經歷以及和畢業班學生的交流來看,導致大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積極性不高的罪魁禍首在于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視程度不夠。而造成學生重視程度不夠的重要原因是很多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模式存在抵觸心理。以實驗為主的工科畢業生為例,畢業設計(論文)的基本流程包括:指導老師確定選題,布置學生進行相關的文獻檢索并撰寫文獻綜述。在此基礎上,在指導老師主導下進行實驗方案的制定并由學生進行實施。然后學生對實驗所得到的數據和圖表進行整理與分析并撰寫學位論文。最后組織學生參加學位論文答辯并評定成績。也就是說,學生應該是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主體。然而事實卻遠非如此。由于大多數參與指導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老師同時又在指導若干個研究生,因此,大多數大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是在研究生的帶領下進行的。這本無可厚非。但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在研究生帶領下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大學生認為是在為研究生白白勞動,所做的事情其實與自己關系不大,完全是在被動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因而大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即便部分大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在最初能夠充分重視,但因自己很少能夠有機會與指導老師直接交流,而只能與研究生進行交流,導致自己的工作往往不被指導老師認可和理解,使得指導老師或研究生成了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主體,而大學生則完全處于被動狀態。以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為例,由于不同指導老師的專業方向不同,有的方向甚至與學生所具有的知識體系完全沒有關聯。在確定大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時,指導老師通常從自己的研究方向或科研課題中進行選題,然后布置學生在3周左右的時間進行文獻檢索并撰寫文獻綜述。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即使排除學生可能的找工作或研究生復試時間,學生也無法對指導老師布置的選題給出充分理解和消化?;旧喜捎玫摹癈trl-C+Ctrl-V”模式敷衍了事,否則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文獻綜述和相關的英文翻譯工作。其結果是,開始做實驗時,學生對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所作的目的和意義完全沒有認識。其結果是被動地在指導老師引導下或研究生的帶領下進行實驗,并機械地記錄,實際上大腦一片空白。導致部分畢業生認為畢業論文就是抄抄,就是為指導老師做苦力,就是在幫助研究生完成實驗任務。而畢業設計(論文)對自己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幾乎毫無幫助,簡直是浪費時間,還不如洗洗睡覺。針對畢業生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視不夠這一現象,許多高校通過加強宣傳教育的方式對畢業生進行引導,但收效甚微。特別是近年來學校擴招導致的畢業生人數增加,有的高校老師甚至要在半學期內指導超過10名以上的大學生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而且設計(論文)選題又不能重復,交叉也不能太多。加上專業老師還需要承擔較為繁重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因此,給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壓力,使得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沒有充分的時間把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思路和目的與學生進行交流[6]。上述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模式導致許多大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抵觸情緒。其結果造成了指導老師和大學生之間相互埋怨,大學生和研究生之間相互推脫,最終導致大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的積極性不高進而影響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2對目標結果的過分強調是大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由于各指導老師的專業方向或科研課題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存在很大差異。以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大學畢業設計(論文)的特點來看,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幾乎決定了最終的評價結果。如果某一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平泛,其實驗結果也必然平泛,但如果該大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努力認真完成了選題內容并能做出非常好的論述,那么該如何對其畢業論文的成績進行評定?從目前來看,該生的成績通常會比選題且有前沿性的大學生的差,即使他們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相當,所運用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相當。究其原因是另一名大學生的選題具有前沿性且結果看似“驚艷”,而該生卻因為選題平泛且結果也平泛而無法獲得相當的好評。但就筆者來看,一個看似平泛的選題,對于一個剛剛學完專業課的大學生而言,其對該選題的理解可能并不簡單。如果他能通過自身努力給出對于該選題的認識和理解,就應當給予肯定的評價。但如上所述,事實往往并非如此。試想,他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的積極性又怎能提高呢?雖然對選題和結果的強調與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目標相一致,而且看上去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但現實卻遠非如此。試想,在短短的半學期內,一個剛剛學完專業課的大學生,怎能夠在有限的一學期內實現上述目標?答案顯而易見。

3現有的管理與評價體系是大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積極性不高的另一主要原因

國內高校大學生學位論文成績評定大多采用傳統方法進行,即根據選題、文獻綜述、外文翻譯、學術水平與實際動手能力、綜合應用基本理論與技能的能力、文字表述與圖表質量和規范要求等,綜合指導老師、評閱老師和答辯委員會三方面給出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評定。該評價體系存在主觀性強、評價指標單一等諸多不足[1]。此外,由于高校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是否有優良且充足的生源是各高校必須考慮的重要課題。而就業率又是社會衡量高校好壞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為此,學校在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管理上處于左右為難的境地。為控制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學校希望嚴格把關。但為了不影響學生的就業和升學,學校又希望靈活處理大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在這種體制下,許多大學生對指導老師的從嚴管理可以不予理睬。在他們看來,不管如何對待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最后肯定會順利通過畢業答辯[4]。也正是如此,許多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以消極的態度對待畢業設計(論文),不能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直到臨近答辯的時刻才在慌亂中參考別人的設計(論文)工作,套用別人的論文模板。如此完成的畢業設計(論文),其質量可想而知。

作者:侯清宇 斯松華 單位:安徽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1]周科峰,趙鋒軍,李宇峙.提高工程類本科學生畢業設計質量途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8):206-208.

[2]吳益鋒,張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學提升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7):193-195.

[3]孫承志,熊田忠.采用“多位一體”方法提高畢業設計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2012(27):76-77.

[4]錢驥.工科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及對策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5(10):218.

[5]仇中柱,陳小江,任建興,等.改革工科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2(4):94-95.

[6]趙曉兵,游靜.基于主體角度的畢業設計質量利益驅動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