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在包裝設計過程中的運用
時間:2022-06-12 11:32:43
導語:傳統文化在包裝設計過程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包裝設計的困境
產品包裝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廣泛的應用于人們生活與生產當中,并推動了人類文明不斷的向前發展。好的包裝給人以美的享受,激發人們購買的欲望,增加產品的銷量。而差的包裝則會給消費者留下不好感覺,甚至會嚴重的影響到產品的銷售,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當前市場上包裝設計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定位不準
包裝是產品簡歷,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第一眼看到了便是商品的包裝。如果包裝設計合理,對產品的介紹充分,消費者很快便能了解產品的主要情況,并決定是否要夠買此商品。但倘若定位不準,產品的包裝不能夠突顯出產品的優勢,這個產品便很容易在這個競爭嚴酷的市場中敗下陣來,失去在市場上的一席之地。因此,產品包裝的設計應該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產品包裝需要簡單明確,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增強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欲望。
(二)盲目模仿
在這個山寨產品層出的年代,包裝的設計中的山寨現象也越來越多。表面上看,山寨包裝似乎從正品商品那里獲得了好處,得到了免費宣傳的效果。但這實際上不利于產品的長期發展,一味的山寨只會喪失自己的特色,難以在市場競爭日益殘酷的社會中長久的生存下去。而且山寨本身就會遭到消費者的抵制,也許有時消費者會無意間選擇了山寨包裝的產品。但絕不會每次運氣都這么好,一次上當只會加強消費者的警惕性,更加不利于產品的發展。因此產品包裝設計需要走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夠一味的山寨。
(三)過度包裝
過度包裝問題近年來也一直被人們所詬病,甚至有時包裝的價值都超過了產品本身的價值。過度包裝一方面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破壞了生態環境。另一方面,羊毛出在羊身上,過度包裝所增加的成本被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加重了消費者負擔。長此以往會損害自己的聲譽,影響產品的銷量,被市場所淘汰。因此在產品包裝上應以簡潔大方為主,包裝的價值不能超過產品本身。與其這樣,還不如將資金投入到產品研發建設和更好的包裝設計中去,這樣才能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要想擺脫產品包裝設計的困境,就必須不斷創新,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消費者的需求,創造出更好的產品包裝。將傳統文化因素加入到包裝設計的過程中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傳統符號的運用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許多意義豐富的傳統符號。像太極圖、八卦圖、云紋等。20O8年奧運火炬上的祥云就是對我們傳統符號的成功應用。將傳統的文化符號賦予到產品的包裝設計中去,有利于增加產品的文化底蘊,提升商品的檔次。使消費者能夠在產品上看到中華民族的圖騰,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從而達到宣揚傳統文化,增加產品銷量的目的。
(二)傳統書法的運用
書法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有其獨特的美感,僅在視覺效果上就能給人們帶來極強的沖擊感。而文字也是包裝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最直接的商品宣傳手段。商品包裝上可以沒有浮夸的圖畫,但必須要有文字去介紹商品的名字、質量、作用等。將傳統的書法應用到產品包裝上去,既使產品有了自己的包裝特色,給人一種高雅的感覺,又給消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消費者對產品的概況一目了然。這種包裝可以應用到茶葉、傳統食品上等,給人以上檔次的感覺,有助于提升商品的價值。
(三)民間藝術的運用
民間藝術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像捏泥人、剪紙、吉祥物等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園林中的瑰寶。民間藝術具有樸素、真實的特點,像陜西的剪紙文化,就給人一種喜慶的色彩,將其運用到產品包裝中去也能得到應有的效果。像過年的年貨上以及水杯和服裝上,都可以運用這一傳統元素。有助于宣揚產品的特色,增強產品的親和力,使人們有購買的欲望。
三、結語
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因素如如到現代化的產品包裝設計中去,即宣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達到了創新產品包裝,吸引消費者的目的。尤其是在近年人們文化水平提高,思想觀念轉變,開始更加注重傳統文化。此時將傳統文化因素運用到產品包裝中去,是極為正確的選擇。
作者:張玉玉 單位:江蘇省常熟市常熟長城軸承有限公司
- 上一篇:冰糖葫蘆包裝設計研究
- 下一篇:大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