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藝在交互包裝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11-19 03:44:11
導語:印刷工藝在交互包裝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交互包裝設計中的應用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消費市場上同類型產品日趨多樣化,商品能否贏得消費者和市場的好評,產品的包裝設計是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精美絕倫的印刷工藝可以為產品包裝錦上添花,使包裝產品的使用特性得到加強,本文對如何將印刷工藝與交互包裝設計更好的融合進行探索,分析了交互包裝設計中印刷材料與技術的應用現狀。在產品設計心理學中,各色各樣的產品包裝設計能夠沖擊消費者的眼球和心靈,于是交互式包裝的概念應時而生。交互式包裝使印刷工藝與產品融為一體,它不僅改善了產品的外觀圖像,更是成為產品組成的一部分。印刷工藝在交互包裝設計中的精美運用,可以營造出別具一格的審美感受呈現給觀眾,本文將研究印刷工藝在交互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一、交互包裝設計
1.交互包裝設計的含義。交互包裝設計需要設計者將用戶使用產品時的行為、心理、狀態等實際因素考慮在內,以人為本,使用戶在體驗產品的過程中與產品的包裝產生某種形式的交流與互動,這是一種全新的包裝設計模式,更多的考慮了用戶與產品、用戶與用戶之間的行為特征與意義,這也是交互包裝設計與傳統包裝設計的區別所在。交互包裝設計不僅可以吸引消費者,同時能夠準確地將產品信息通過包裝傳達,探索消費者對產品包裝的使用心理。交互包裝不僅重新定義了包裝的含義,而且印刷材料與技術也賦予了包裝更多的功能性。2.印刷工藝對交互包裝設計產生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對產品包裝美觀程度的接受程度要大于產品本身。因而印刷工藝的流程、材料以及特種工藝的使用,都是印刷工藝與交互包裝設計完美融合的必要條件。隨著科技發展不斷進步,印刷工藝的應用在包裝設計中也逐漸趨于多元化,例如,平版印刷、凹版印刷、金屬燙印等技術,印刷工藝與交互包裝設計的結合,創造出了更多具有感染力的視覺作品,不同印刷材料與技術為產品包裝所帶來的獨特質感,為消費者帶來了視覺與觸覺上的雙重體驗感。如今,交互包裝設計中印刷工藝的應用日益廣泛,兩者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相輔相成。
二、我國包裝印刷業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快發展,我國的包裝印刷技術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1980年到1998年,不到二十年的時間,我國的包裝產業值就翻了二十倍,如今,我國的包裝印刷出口任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目前的包裝產業,是一個門類齊全、技術先進的產業,一改以往落后的局面。在我國,包裝印刷業作為包裝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八五”期間有了重大的發展,從印刷工藝、就業人數、材料技術、外觀設計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在設計與印刷技術等較高層次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計算機包裝印刷技術,與國際水平相比仍有待學習與創新。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產品的包裝設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印刷工藝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包裝設計的需求。然而,我國大多數企業仍在使用傳統的印刷工藝進行生產。例如,部分企業依然在使用設計標準不夠規范、不夠科學的類比法,導致產品包裝缺乏新意,生產過程中廢品較多。在進行盒片結構圖、印刷輪廓圖、模切版排料圖等的繪制設計時,多采用耗時較長的傳統印刷繪制方法,較難滿足高端市場對產品包裝設計的需求。所以,包裝印刷業必須先行發展技術,才能推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對我國的包裝印刷產業實施進一步的技術改造。我國印刷工藝新技術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發展緩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是歷史原因,我國的包裝印刷業及其附屬產業整體起步較晚,基礎較弱,整體水平不高。第二是結構性質特殊,產品包裝的設計除了需要做到印刷精美之外,還需要考慮到產品包裝的結構,面對形狀迥異的產品,包裝結構如何設計才能保證產品在運輸、銷售的過程中較少受到損害,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同時也為產品包裝的印刷工藝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第三是包裝印刷技術較為獨立,產品包裝的印刷技術與普通的印刷技術不同,有時,同一件產品的包裝印刷,可能融合了多種印刷技術,如燙印、壓印等等,因此,包裝印刷技術是獨立于普通印刷技術之外的一項工藝。綜上所述,要想進一步發展和提高我國的包裝印刷工藝,不能依靠盲目的引進印刷設備,而要結合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以人為本,穩步提升。
三、印刷工藝與交互包裝設計
印刷技術、印刷材料是印刷工藝的兩大主要組成部分,這兩大主要組成部分的靈活運用可以設計出美妙的設計風格。1.印刷承印物與交互包裝設計。產品在銷售過程中,其包裝質感與包裝形式可以博取消費者對該產品的好感,從而影響其貨架壽命,包裝印刷材料種類豐富,主要包括紙質類,金屬類,聚乙烯化合物或有機玻璃等,這些包裝印刷材料可以有效地保護產品在整個銷售生命期中避免損壞,并吸引消費者購買。然而,印刷材料本身所獨有的肌理就是一種原始的視覺藝術,產品包裝印刷材料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增強了用戶與產品之間的互動性。如以玻璃和鋼為主的“密斯風格”給人以技術精美、科技感強的心理感受,而木制品則給人以自然,質樸,典雅的藝術氣息。因此,設計師在設計時可以根據產品自身的定位來選擇不同的印刷材料。例如,獲得Pentaward金獎的化妝品Naked,設計師運用曲線面來模仿人類赤裸的身體,同時,設計師在包裝表面覆蓋感溫變色材料,當用戶碰觸包裝時,碰觸的地方會微微泛紅,猶如一個婀娜多姿的害羞少女,不僅與用戶產生互動增添趣味性,更精準地體現了產品溫和滋養的產品定位。2.印刷油墨與交互包裝設計。印刷油墨是印刷產品信息表達的介質,如今,油墨的種類也是各色各樣,可以呈現出不同的表達效果,例如香味油墨、全息油墨等,油墨的種類決定了印刷制品的色彩、風格、明暗階調等。這些風格迥然的油墨材料可以為產品包裝帶來更多趣味性。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利用感溫油墨將中獎信息印刷在包裝上,只有當顧客將可樂買回家放進冰箱,感溫油墨才會在固定的溫度范圍內發生物理反應顯示出圖像。而香味油墨則是將油墨藏在聚合分子內,當產品包裝受到摩擦時,就會釋放出香味。而用全息油墨印刷產品包裝時,包裝在陽光下從不同角度觀察,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3.印刷技術與交互包裝設計。交互包裝設計中的印刷技術有很多種,不同的印刷技術能帶來不同的印刷效果,一般印刷技術主要分為平凹凸空四大類,一個優秀的包裝設計方案,往往與對應的印刷技術相結合,利用印刷技術增進用戶與產品的互動性,以達到預期效果。包裝成型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印后加工,豐富多樣的印后加工技術的靈活運用可以有效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印后加工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類:(1)燙印工藝。燙印工藝是一種常見于高檔產品包裝設計中的印刷工藝,其技術原理是運用高溫和壓力,將燙印模板上的圖案通過金屬箔轉移到印刷物的表面,顏料金屬箔顏色較多,有鐳射金、鐳射銀、黑色、紅色等等。且使用燙金工藝可以賦予產品一定的防偽性能,閃閃發光的金屬光澤也給消費者以奢華、高端、華美的審美意味,常見與煙酒的產品包裝中。(2)凹凸壓印。凹凸壓印技術是采用一定的壓力,通過凹凸花紋模具在印刷品表面壓印出深淺有致的圖案,也稱為壓凸紋印刷,使產品包裝通過塑性變形產生出類似于浮雕的藝術效果,在視覺上具有較高的立體性。消費者在接觸產品包裝時,這些凹凸不平的紋路就能夠將產品信息通過觸覺傳遞給消費者,帶來不同感官的信息交流體驗。(3)立體印刷技術。立體印刷技術所帶來的夢幻視覺效果與傳統印刷技術截然不同,隨著消費者審美情趣不斷發展的今天,用戶對產品包裝的新奇性與個性化的追求越來越高。立體印刷技術中的動感立體印刷,可以將變幻豐富的動畫效果在包裝設計上加以表現,動感立體印刷技術,不僅可以表現數個連貫的動作,也可以表現不同場景的變化,這種抓人眼球的表現方式,科學的展現了更為豐富的產品信息與附帶價值,設計者的包裝設計創意也能夠使消費者更多的與產品本身產生互動與交流。(4)模切技術。Stafidenios是一款消費對象為兒童的零食類產品,其產品包裝就運用了模切技術。模切,就是把刀片排列成設計所需要的形狀,運用模切機在產品包裝上印壓出專門的圖案。Stafidenios的包裝設計非常精巧,正面為產品信息,背面為富有童趣的動物圖案,包裝盒的制作省去了膠水,兒童可直接展開后將其折疊成五花八門的小動物,通過探索兒童的行為特征與消費心理,增強孩子在體驗產品的過程中與產品之間的互動性,使產品價值不再是單一的零食意義,更賦予了其手工益智玩具的附加價值,模切技術的應用使該產品在同類產品中更具競爭力。(5)數字印刷。如今,消費者對產品包裝的眼光越來越挑剔,消費模式也日益趨向多元化,一些消費者更傾向于帶有“私人定制”屬性的產品設計,數字印刷的出現,為消費者提供了產品專屬設計的可能。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即推出過印刷著客戶姓名的飲料包裝瓶,這種個性的包裝定制設計理念,是一次數字印刷技術在交互包裝設計應用的革新,使得產品包裝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了豐富的聯系,市場反響和用戶體驗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6)發泡印刷。發泡印刷技術,顧名思義,是將樹脂粉末加入到油墨中,加熱后,融入樹脂粉末的油墨會膨脹形成具有立體感的圖案,使用戶能夠直觀的碰觸到,這種柔軟的觸感區別于凹凸壓印技術,發泡印刷技術的立體感更強,視覺上直觀可見,形成強烈的視覺與觸覺上的雙重感受。
四、小結
交互包裝設計通過多元化的印刷工藝,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視覺、嗅覺甚至是觸覺感受,極大的豐富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通過先進的印刷技術,來實現獨特的包裝理念,在增加用戶與產品的互動的同時,也使得包裝設計賦予了產品本身更多的含義——這才是印刷工藝與交互包裝設計的完美融合,通過包裝的造型、材質等方面設計出能夠與消費者產生心靈共鳴的產品包裝,從而使用戶取得更為豐富的交互體驗。
作者:李彥薇 單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 上一篇:職業院校設計專業教育教學中反思
- 下一篇:貢米包裝設計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