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意象下的服裝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5 04:33:42

導語:審美意象下的服裝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美意象下的服裝設計論文

一、中西方服裝設計中的審美意象

近些年來,服裝意象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越來越受到普遍認可,而縱觀中西方的現代服裝設計作品可以發現,審美意象早已在服裝設計中得到廣泛的貫徹落實。在中國古典美學理論當中,審美意象既表現在文學作品里,又凸顯在藝術設計上,人們利用“意象”來表現主觀與客觀的情感與物象,“象”是“意”的載體,而“意”又將“象”抽象化。于是,“意象”相融合的藝術設計作品便具有特殊的藝術審美性,而吸引人們目光的也正是那些極具藝術審美魅力的設計作品。但在西方文化中,意象屬于傳統哲學范疇,西方哲學家認為意象與認知活動緊密相連,意象能夠幫助人們在心理上形成對外界事物的認識,然后通過反思之后在頭腦中形成觀念、思想與情感。西方當代哲學家薩特曾指出,意象是對客觀事物形成意識的一種活動,在此基礎上薩特提出了藝術意象理論,他認為設計者在創作一件藝術作品時會運用意象審美將客觀物象意象化,從而創作出具有審美意象的藝術作品。雖然在對意象概念的闡釋上中西方文化有著不同的解讀,但在藝術設計領域當中并不會產生對美的差異性感知,中西方達到了高度的審美契合。在中西方服裝審美意象中,對于現代服裝設計具有兩個方面的內涵闡述:一方面在形象思維下進行服裝的藝術外部形象設計,另一方面則在意象審美的理性思維中進行服裝設計,最終將服裝轉化為具體的表象。在滿足了以上兩點設計需求時,意象審美的藝術表現張力才能夠更加鮮明地釋放在服裝設計上。而實際上設計師帶著審美意象的視角進行設計,就是借助感性的、主觀的、想象的設計思想將生活中的具體圖像元素抽象化、象征化。與此同時,設計師還需將自身的主觀情思融入到服裝設計中,從而令所設計出來的服裝藝術形象既有虛實統一、新奇個性的客觀之象,又有能夠引起人們情感共鳴的主觀之意,這樣人們更能從服裝設計中感受與領略到來自設計的形態美及意象美。

二、從審美意象視角看現代服裝設計

(一)現代服裝設計中“象”的視覺審美

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所謂“象”的視覺審美,即指人們從服裝設計中獲得的視覺直觀感受。一件服裝需要經歷多道程序才能最終呈現在人們面前,而其中最主要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圖像設計,設計師將頭腦中的想象通過畫筆與紙張的碰觸變為客體物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服裝設計中的“象”并非簡單意義上的形象表現,外部形象與內在形式共同構成了現代服裝設計“象”的視覺審美。首先,外部形象主要指設計中的各種造型元素,包括形式要素(如點、線、色、質等),以及形式要素的物理屬性(如線的粗細、色彩的明亮、質感的厚重等),這些簡單的形式造型元素及物理屬性在設計師巧妙的構思下被組合在一起,從而利于設計師將服裝的外部形象設計出來。其次,“象”視覺審美的內在形式是指設計師在創作的過程中將所需的造型元素依據其物理屬性及規律性進行重組,使得服裝設計內部結構(如主次、對稱、漸變等)能夠符合相應的形式美準則。只有當服裝設計在外部形象與內在形式兩方面實現協調統一時,人們才能真正欣賞到“象”視覺審美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完美展現?,F今,人們常常處于忙碌的生活狀態而疏遠了自然,但這種狀態卻越發激起人們向往自然的審美意識。于是,現代服裝設計師在洞悉了人們這一審美心理之后,開始從自然形態中獲取設計靈感,將已存在的自然形態進行意象化重構,進而設計出具有大自然氣息的服裝表象。有時設計師會直接提取自然物象中的造型、色彩、紋理等,并運用理性思維將這些元素進行有意識的重新組合,而后把重新組合的造型安置在服裝外部結構上,以點綴與豐富服裝的外部形象。而這種提煉與再加工恰好是為了更加鮮明地凸顯服裝設計“象”的視覺審美,從服裝設計上讓人們得到最直觀的感受,從而為人們帶來視覺與心理上的沖擊。

(二)現代服裝設計中“意”的情感審美

“意”的書面意思主要指人或事流露而出的情態,能夠傳遞主體的情思。由于服裝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所需物,不僅能夠滿足人們遮羞蔽體的需求,而且還能裝飾與美化個人的外部形象,因而人們對于服裝具有特殊的情感。有時一個人決定購買一件服裝除了其極具“象”的視覺審美之外,服裝設計中“意”的情感審美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情感是一件服裝設計作品精神與物質的表現載體,寄寓了設計師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同時也能夠折射出設計師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而這些都能夠透過服裝設計作品傳達給人們,容易吸引到具有相同經歷與體驗的消費者。于是乎,設計師在進行現代服裝設計時不僅需要發揮無限的創意性,而且還要投入百分百的情感,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服裝所蘊含的設計情感。人類的情感其實最難以猜透與捉摸,具有復雜多樣性,但依然可以大致劃分為主觀感受體驗與客觀內涵體驗兩種,所謂的主觀感受體驗是指人們從生活事物與現象中獲得的情感,如自然情感、審美情感、社會情感等;而客觀內涵體驗即指較為抽象化的情感,如血緣情感(親情)、親緣情感(友情、愛情)、地緣情感(鄉情、愛國)。這些不同的情感都會影響著現代服裝設計的流行趨勢。如唐代是一個社會風氣較為開放的朝代,因而人們的審美意識也趨向于浪漫、雅致與雍容,當時唐代仕女裝打破了以往封建社會時期的嚴謹性,“袒胸裝”成為當時的流行風潮。又如在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國家中,年輕人向往自由、追求新奇,喜歡穿造型夸張的“朋克”裝,以此來表現他們的反叛意識。由此可見,在現今這個善于表達的環境氛圍中,服裝也往往成為人們傳達心情與情感的主要方式,服裝的款式與色彩都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情感變化。因此,“意”的情感審美越來越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功效。

(三)“意象”相融合的現代服裝設計

對比來說,“象”與“意”有著本質的區別,“象”注重外在的表現,而“意”則側重內在的傳遞。但是,當“象”與“意”相互融合時,就會發揮其更大的表現張力,這對于現代服裝設計非常重要。設計師深諳“意”“象”之間的密切關聯,于是他們將對世界與生活的“意”蘊含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通過創意、個性、具體的“象”來表現與傳達。因而,“意象”相融合的現代服裝設計充分體現了設計師的審美意象設計理念,實現設計師對人類情感與寄托的傳達,以具體的“象”來表明服裝設計的目的與內涵。因此,現代服裝設計已成為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并上升到更高的藝術層次,成功地從生活表象傳達晉升為生活內涵探索,在“意象”融合的現代服裝設計中,人們能夠獲得物質享受與精神情趣。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最高的藝術境界就在于“意”與“象”的高度統一與融合。而作為藝術形象范疇的一種,現代服裝設計不僅講究服裝形象的視覺審美效果,同時也追求超越外在物象的情感審美效果,從而在形象與情感上滿足消費者的審美追求。實際上,“意象”的融合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兩者相加與結合,設計師需要協調好具體物象與藝術形象之間的影響因素,這樣才有利于既設計出具有良好形象的服裝,又能夠在情感上感染消費者,進而勾起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因而,設計師只需抓住與掌握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將想象、創新與情感融入到服裝設計中,進而完美地展現服裝的風格與氣質,并在情感上感召消費者。當然,在審美意象的服裝設計理念中,設計師應當始終樹立創新意識,以突破傳統服裝的設計模式,在結構、造型與材質上進行深入挖掘及探索,從而設計與創造出全新的藝術形象與服裝面貌。如此,融合了“意象”審美的現代服裝設計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檔次,能夠滿足大眾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與審美追求。

三、結語

俗話說,“人靠衣裝”,如此可見服裝在生活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而如今,伴隨人們生活水平與生活品味的提高,人們對現代服裝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服裝設計需要兼具裝飾與情感等多方面的功能。于是,現代服裝設計師開始從審美意象視角出發,在服裝設計過程中注重對“象”的視覺審美挖掘,同時也追求服裝設計“意”的情感審美,最終將“意象”相融合,從而設計出既時尚又具有深厚情感渲染的服裝設計產品。為此,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設計師需要不斷更新設計理念,樹立審美意象的設計意識,并將其融入到現代服裝設計中,從而設計出極具“意象”審美的服裝,最終在視覺與情感上沖擊、感染到廣大消費群體。

作者:喬洪工作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