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下服裝設計論文
時間:2022-02-14 03:24:32
導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下服裝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服裝設計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輻射思維、發散思維能力培養輻射思維指的是通過綜合分析發散思維,得到一個最佳的創新方案。而發散思維又稱為求異思維,以所要解決的問題為中心,充分發揮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強調開放思路,提出多種方案。在創新中,發散思維具有主導作用,因此,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使學生運用發散思維,進行題材創新。充分運用科技、自然、民俗題材,創意多種輪廓造型,通過編結、刺繡、拼接等工藝手段,設計多種類型服裝。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倒置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高低、前后、左右、內外倒置,實現不同服裝造型效果。如在裙裝設計中,可引導學生將裙擺用于裙腰,將裙腰用于裙擺,或使裙擺更大、裙腰更收的方式,突出對比,豐富造型。
(二)培養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即通過讓學生觀察客觀世界,在其頭腦中儲存起無數形象,并將形象成為表象,然后在服裝設計過程中分析、歸納、選擇、組合,從而形成新的形象。對學服裝設計的學生而言,創造力的強弱程度、設計觀正確與否均受形象思維能力高低的影響。因此,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記錄好的文字、形象,建立自己的資料夾,然后在實際設計中對自己所存儲的形象進行分解、聯想、組合,形成新的形象。在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借助自然事物形象如海藻、海螺、魚紋樣等,引導他們將外界事物的形象轉化為服裝語言,充分運用聯想,發揮想象力。如聯想魚身上的鱗片元素,結合珠片特性,使面料凸顯交錯、層疊效果,或在服裝面料圖案色彩的漸變中運用貝殼表面紋路、色彩,通過漸變圖凸顯服裝的流動感,或利用某種植物花朵的造型設計胸針等服裝配件。
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具體措施
(一)開發開放式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創新精神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首先需要培養學生萌發創新、探索意識,進而利用開放式教學內容,通過靈活的訓練、探索性的學習、可延續性的內容,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逐漸形成探索意識,培養創新精神。開放性教學內容依托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結合學生特性,使學生實現創造性學習。在具體實踐中,首先尋找教材中待完善的突破點,打破教學內容預設,卸掉學生原有的對課程的心理暗示,引導學生尋找新的研究方法,拓展知識,調動學生熱情。其次,采用沒有標準答案的訓練方式,打破常規,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少即是多”的課題中,可以使學生利用各種形式,通過多種組合發揮一塊布料最大的功能。在此課題中,學生可通過系扎、挖洞等方式,重復使用一塊面料,實現多種變換,獲得多種效果,如將一件T恤打造成小禮服、披肩等。最后,進行答辯時考核,考核小組輪流向教師和其他同學展示PPT、闡述設計理念,解釋其他同學的問題,在答辯中各種思維相互碰撞,課題得到進一步的延伸。
(二)結合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在目前的院校專業設置中,服裝設計屬于專業性較強的專業,涵蓋基礎課程、輔助課程、綜合課程,并對實踐教學較為重視,教授服裝繪畫、工藝、剪裁等。但是,目前一些院校的服裝設計教學,僅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操作能力,而忽視對學生的理論素養培養,致使學生思維凝滯、缺乏創新精神,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創造力。因此,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應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融合,使學生具備專業的理論基礎,沉淀豐富的知識,以此為依托開展實踐。例如,在課程教學中,使設計課程與服裝史論課程相融合,在服裝史論課程講解中,結合不同歷史時間服裝的變換,探討該歷史時間的服裝設計,分析服裝設計與現實生活及當時文化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形成設計概念,并逐漸形成利用不同元素豐富設計的思維,聯系現實生活激發設計靈感,培養創新精神。
(三)從色彩、形態等方面培養創新思維對于服裝設計而言,需要設計的元素較多,而對每個元素的設計都需要以創新性為指導,實現服裝整體的獨特性。在現實的一些服裝中,我們可隨時發現一件服裝的面料、顏色、款式均很獨特,但配件如腰帶、胸針等搭配不合適致使服裝的整體效果降低。因此,在服裝設計教學中,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應從各個方面入手。例如,在色彩方面,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對色彩的理解,讓學生從色彩中尋找靈感。讓學生收集引用民族色彩、人工色彩、季節色彩等并從中獲得啟示。在形態方面,教師應鼓勵學生觀察大自然,如馬蹄蓮、荷花、郁金香等花卉形象,斑馬、孔雀、虎、豹等動物形象,通過藝術思考,將服裝設計與某些事物的局部形象相結合,引用該形象,豐富創作力。如中國設計師的長城、雞冠花等服裝樣式,外國設計師的鳥籠、郁金香等時裝外形均受大自然的啟發。
(四)改進教學手段,提高創新意識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需要以科學的教學方法為支撐。創新精神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長期熏陶,輕松、和諧、民主、自由的教學和學習環境是創新精神培養的關鍵因素。在輕松、自由、和諧的環境中,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釋放,健全的人格才能建立,創造潛能才能被充分激發。因此,在實際的服裝設計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大膽發言、聯想,師生之間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在課堂上各種想法、觀點碰撞,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創新精神才能得到培養。對于教學方法而言,學校、教師可通過引入科研項目、建立工作室、校企合作等方式,豐富教學手段。例如,院系可建立“服裝設計工作室”,并在工作室教學中引入科研項目,帶動學生的實驗教學。利用在社會中承接的項目開展項目教學,學生參與工作室工作,將實踐項目融入教學,這樣,在形式多樣的“項目”教學中,學生接觸到各種樣式的設計,視野開闊,創新意識被帶動。同時,在實際教學中,可通過校企合作、參與賽事的形式,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了解社會需求和最新的時尚趨勢。在課堂中,引入企業核心技術,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并將賽事引入課堂,展示賽事作品,邀請學生對其點評,在欣賞賽事作品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審美,延伸自己的設計思路。此外,帶領學生更多地參觀服裝節、T臺秀、美術館等,欣賞不同的藝術文化,開闊眼界,激發設計靈感。
三、結束語
服裝設計師的自我成長、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創造力。而創造力來源于創新精神,因此,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應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不同的創新思維,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服裝設計人才,從而設計出富有藝術性、獨特性的作品。
作者:金潤姬單位:吉林藝術學院
- 上一篇:兒童兒歌電視廣告論文
- 下一篇:課程教學職業服裝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