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服裝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16 10:37:06

導語:幼兒服裝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服裝設計論文

1幼兒與服裝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對外界環境產生好奇心,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與情感多樣化,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辨識能力,能夠對物體的某些表面特征產生感性認識,對鮮艷的色彩、新奇的圖案、漂亮的造型和奇特的配飾極為注意,自主意識逐漸增強,對服裝的選擇有了自己的主見。

2感性化與服裝設計

感性是指憑借感官認知的第一印象,基本上由個人感情決定,是基于人的身體感覺而產生的情感沖動和欲求。在服裝的選擇上越來越突出地體現出受體的感性表達,日本原田昭教授指出“21世紀將是一個以感性科學為基礎的時代,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建立在更主觀的因素上?!狈b設計的感性化就是以受眾的意識、個性、審美、心情、舒適為重點,從生理、心理、物理三個方面建立起新的設計模式,將顧客的感受和意向轉化為設計要素,以趣味設計、體驗設計的形式進行情感表現,風格獨特的服裝已超越了單純的“穿”的本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市場競爭的加劇,聚焦于幼童服裝功能與可用性,注重產品形式的設計,已難以形成顯著的競爭優勢,顧客對產品的選擇逐漸從基于理性指標轉向基于感性指標,不僅僅是服裝的透氣、舒適與保暖等要素,還要表達思想,彰顯個性,時尚化、個性化、差異化將是童裝發展的方向。

3幼兒服裝設計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感性化設計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由品性和游戲精神,不拘泥于任何現狀和世俗狀態,表現出鮮活的活力和自由的創造力,如斯蒂芬•貝萊所言:“趣味是設計產品中最人類化、最直接、最能引起人們興趣的因素?!庇變悍b的趣味性表現出活潑、天真、機智、可愛、動感、童趣甚至詼諧與幽默,在滿足實用的同時,受眾會有新奇、有趣、聯想等感性認識,并產生精神上的愉悅和難忘的體驗,會對產品釋放微笑,是人性化、個性化、情感化、感官化的系統設計,滿足現代人追求輕松、幽默、愉悅的情感需求,極大的激發消費者的占有欲和表現欲。

4幼兒服裝設計的趣味性原則

4.1安全性原則

服裝設計的安全性一般是指服裝的各組成元素不能對兒童的生理產生傷害,包括面輔料、款式造型、顏色圖案、配飾等。安全性是幼兒服裝設計的首要因素,因幼兒生理、心理發育還不成熟,他們活潑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樂于嘗試,但還沒有分辨安、危的能力,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從生理上,兒童皮膚嬌嫩敏感,抵抗力和免疫力差,身體尚未發育完全,所以任何潛在的問題都有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比如鑲釘在服裝上的鉚釘、亮片、珠子、繩帶都有可能造成兒童誤食、劃傷、窒息、拖拽等危險??梢赃x擇對皮膚刺激性小,面料柔軟結實,并易于打理的棉、麻、竹纖維、天絲等天然和人造纖維的綠色環保面料,安全舒適,彈力、抗菌、防靜電、防紫外線等具有科技含量的面料已成為國際幼兒服裝面料發展的新潮流。面積較大的圖案不能影響服裝的透氣性,圖案的材質和形成上,可以選擇貼布繡、拼布或蕾絲拼接等方式,以減少劣質塑料溶膠的使用。目前,我國兒童服裝安全系列標準主要有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的強制性標準和GB/T22705-2008《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GB/T22702-2008《兒童上衣拉帶安全規格》、GB/T22704-2008《提高機械安全性的兒童服裝設計和生產實施規范》三項國家標準,對服裝的設計、材料、部件、生產和檢驗的技術內容和考核方法作出了詳細、明確的規定,為兒童服裝消費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

4.2功能性原則

產品的實用價值體現在滿足受眾特性需求上。幼兒服裝功能性主要指護體掩體、保暖防熱、便于貯物、耐臟耐磨,甚至防水防火等,是童裝最基本的使用價值。一件漂亮且趣味十足的服裝,如果不適合兒童的生理與心理,缺少實用性,也只能成為擱置柜中的雞肋。趣味性設計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要,是對服裝的完善、美化、修飾和強調,其內容和表現形式體現了感性化、裝飾性、藝術性、時尚性以及原創性,是為了提高幼兒及其父母的購買欲和表現欲,故趣味性設計必須是建立在實用基礎上,將趣味性設計元素和設計理念有機的融合到整個服裝中,使局部之間、局部與整體之間形成和諧效果,不能畫蛇添足,更不能影響服裝的實用功能,如冬衣保暖、夏衣透氣、內衣吸汗吸濕、外衣抗拉耐臟。圖1小背包設計可以巧妙地將實用、裝飾融為一體,具象造型的小背包可愛實用,在前面的包帶上綴上1~2粒扣或一個小拉鏈就成了小馬甲,獨具匠心的設計應是孩子與家長的共同喜愛。趣味性設計還必須從實用的角度考慮制作技術,服裝結構、制作工藝的科學性以及技術上的可實現性。切記,功能是服裝的保障,趣味是服裝的提升。

4.3易用性原則

易用性以人機工程學和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就童裝而言,易用可理解為方便穿脫、方便洗滌、方便識別等。幼童一般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屬于半自理狀態,有時我們會發現孩子穿衣困難,或者里外、前后穿反。這一般是服裝的易用性差,比如款式太過復雜;兒童頭大,但領子設計的太?。粌和谴?,但衣服偏瘦、緊身。幼兒的衣服更換頻率高,如孩子不小心尿褲子了、飯菜灑衣服上了、玩游戲把衣服弄濕弄臟了等等,易洗免燙快干型服裝更實用。方便識別性指的是服裝的前后、上下、里外便于兒童辨別,趣味性設計作為一種標志,迎合了孩子的這種需要,識別的功能性更強。感性化的設計把這些需要用趣味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服裝某些易臟、易破的部位設計成可拆卸、可替換式,服裝的胸部和膝部設計成多組不同圖案、不同質地、不同工藝、不同厚度的活動部件隨服裝出售,這樣既方便洗滌,減少勞動量,延長服裝的使用壽命,符合環保低碳原則,同時能提高孩子對服裝的喜愛和穿衣的樂趣,家長也能根據季節、場合需要選擇不同部件,可謂一舉多得。連衣裙之類,將衣袖、裙子甚至領子設計成拆卸組合式,這樣就能得到圖4所示連衣裙、背心裙、短上衣、短裙、背心5種樣式,方便兒童按喜好或環境需要自由搭配,領子也可用作腰帶或配飾,趣味十足。只有基于易用性,趣味性才會更出彩、更鮮明,趣味性的應用其實也是易用性的一種拓展。

4.4直觀性原則

3-6歲的兒童選擇衣服靠感性,一眼看中,父母很難改變他們的主意。幼兒的認知和思維方式決定了其看待事物是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只看他們認為最突出、最漂亮、最直觀的地方,可能是圖案色彩,也可能是款式、配飾,還可能是某個局部細節,以他們的感受能力和表達方式來描繪他們心目中的事物。因此,幼兒服裝的趣味性設計應從幼兒生理、心理出發,注意直觀性和簡單性,在幼兒比較關注的部位如色彩、圖案、領子、扣子、口袋等進行重點設計,體現感性化吸引幼兒及其父母的注意。

4.5益智性原則

幼兒是智力開發的重要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求知欲很強的時候,有專家說智力的30%是在幼兒時期開發的。但幼兒的注意力、耐久性都不能保持較長時間,輕松自然的學習環境,潛移默化的學習方式以及生動有趣的學習內容是幼兒容易接受的,服裝作為一種開發與培養兒童智力的途徑和工具,國外設計師早就有“寓教于衣”的設計觀。在服裝中加入最簡單的字母圖案、阿拉伯數字圖案、文字圖案以及花草、動物、人物圖案,童話、神話故事圖案,有趣的圖案、鮮艷的色彩可以加強幼兒對色彩的辨別力,豐富想象力,以此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服裝作為一種學習工具與途徑,設計感要鮮明,富有情趣,言簡意賅,便于識別與學習,如此才能滿足幼兒好奇、愛學、愛動的心理特點。另外,加入益智性元素的設計,也會提高服裝附加值。

4.6文化性原則

文化性原則主要指在童裝設計過程中注入文化與人文元素。幼兒是人格品德形成的關鍵性時期,與之朝夕相處的服裝作為幼童最早接觸的物品之一,對幼童的身心健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兒童的早期教育有著一定的輔助作用。如果在服裝中加入兒童喜歡的、易于識別和記憶的民族文化元素,就會在他們的頭腦中形成初步印象,并留下深刻記憶,有利于培養他們以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和良好的愛國情操。童裝文化性還體現于給人的觀感,服裝是人們追求美的一種方式,表達出幼童及其父母的個性、品味與素養,反映出人自身存在的價值,所以,兒童著裝既是個人行為,也是社會行為的表現,服裝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應體現出正能量和文化底蘊。服裝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在孩子認識、了解龍的神秘與偉大的同時,知道我們是龍的傳人,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培養他們以民族為傲的心理。美猴王是孩子們喜愛的形象,活潑生動,色彩鮮明,相信孩子也希望自己像美猴王一樣本領強大,培養孩子嫉惡如仇、保護良善的品格。從兒童崇拜英雄的心理認識雷鋒,培養孩子樂于助人的精神,對良好品質的確立有很好的引導作用,也利于雷鋒精神的傳揚。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性元素應以幼兒感興趣的形式出現,不能復雜深奧,不能生搬硬套而流于形式。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巧妙結合,通過一定的趣味形式表現出來,在體現童裝藝術品位和文化理念的同時,符合兒童的時尚,這樣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去影響孩子,從而達到啟蒙教育的目的,進而提高品牌的市場競爭力。設計師張劍說趣味化的設計手段是“鐫在產品上的微笑”,點明其所具有的強烈親和力特征,也是感性化設計特征。只有充分關注受者的感性,迎合時代精神和社會風尚,從藝術美的角度在服裝的形態、功能、結構、材料、色彩、圖案、細節以及配飾中注入視覺與觸覺的生動性、趣味性,到達人性和物化的有機結合,以感性化設計創造出貼近生活、貼近情感、展現個性、風格獨特的輕松而有趣的服裝產品,才能在眾多同類設計中脫穎而出,吸引幼兒,并滿足家長的要求。

作者:莫濟華姚桂珍王瑤馬建單位:浙江農林大學巴比什波雅依大學上海名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