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行為體驗空間環境設計研究

時間:2022-01-09 10:53:40

導語:養老院行為體驗空間環境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老院行為體驗空間環境設計研究

摘要:隨著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中,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生活物質水平不斷提高,面對高齡化老人的居住環境放在首位,其中對于老年人生活空間的環境設計作為重要探究,筆者對于這種現狀,提出進行養老院行為體驗下院空間環境設計不足之處的探究。作為社會養老機構之一的養老院是解決我國養老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入住人數逐年增多,以往的養老院已經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研究和完善養老院的環境設計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字:老齡化;居住環境;環境設計

一、養老院的大規模發展及其空間環境現狀

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象征著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贍養老人作為首要問題。我國幅員遼闊,人口分布不平衡,地區間老齡化程度差異也較大,養老問題異常嚴峻。人口老齡化的巨大壓力,考驗著政府規劃養老的能力。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中國有各類老年福利機構37623個,養老床位245萬張,僅占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僅低于發達國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于一些發展中國家的2%-3%的水平。由于上世紀60年代我國迎來了生育爆炸期,而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正不斷的延長。同時自1979年以來我國一直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大大降低。這樣基數的低出生率加之低死亡率,必然會造成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迅猛發展。在這樣的發展勢頭下,我們面臨著家庭規模的縮小和代際關系的改變。目前我國存在嚴重的贍養比例失調問題,供養能力下降等諸多問題。同時,全球流動人口增長,青壯年外出務工造成“空巢”家庭問題普遍出現,這樣復雜的背景條件加重了我國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在這樣的背景下,養老院的大批次出現和完善具有時代性和必然性。1.養老行為體驗下研究發展現狀。人口老齡化成為本世紀中國社會的常態,人口呈現爆發式的增長趨勢,恰逢我國生育爆炸期,而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截止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有2.41億人,占總人口17.3%;預計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顛覆值4.87億,占總人口的34.9%,有關老年人口的統計數據屢屢被刷新,人們對于老齡化的問題各抒己見,但是,資本社會的進步和提升,人民的壽命不斷增長,健康狀況各方面都逐于越來越好,出現老年人口上漲是普遍現象,因此,老齡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一種自然現象,人們對于老齡社會的悲觀認知不利于樹立積極老人觀,老年人是社會的財富并非成為負擔,人們對于老齡化的概念存在誤區,人口老齡化問題常被看作老年人問題,基于“相對年輕”的社會形態和國際經驗思維慣性理解老齡社會,人們對于老年人口的界定標準過于簡單化,只關注生理年齡,不通過現象看本質,忽視了老齡化的多元性、層次性、階段性和動態性。2.現階段養老設施的分析?,F階段對于養老院,未來將會有更多人進駐養老院,所以研究養老建筑、個性化的體驗空間環境設計具有時代性和超前性。合理的行為環境設計對老年人的行為、生理和心理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改善其生活質量。目前養老院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形勢的變化,而養老院的使用和設計也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包括設施設備的配備,養老環境的設計。建造出具有歸屬感、舒適感、私密感、領域感的養老環境是尤為重要的。養老設施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獨立的建筑類型,缺乏專業系統的養老設施建筑指導體系,針對老年人身心特點及行為特征的研究及相應的空間設計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合理的光環境設計對老年人的行為、生理和心理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改善其生活質量。老年人客觀的生理條件決定了其對生活環境的特殊需求,為其生理退化提供相應的補償措施是養老院人性化設計的根本作為鋪墊。3.國內外養老院空間環境現狀的具體分析。日本:專門的服務日本的養老院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包括私人、公立、國家等團體在內的數量較多種類較多的規模。養老院可派專人家庭護理員對臥床老人進行護理,定期用車專人接送老年人的,可進行入浴、用餐等日常生活訓練和指導。美國:多管齊下進行護理美國老年公寓有三種類型:自住型老年公寓、不為老年人提供任何與日常生活、藥物協助相關的服務,只是提供一個環境優美的舒適的居住場景,包括所有的生活配套設計,甚至可以完全容納一個大型運動場,陪住型老年公寓,向老年人提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各種服務,包括洗衣做飯、幫助洗澡、喂飯、洗衣、體檢、喂藥和其他個人生活方面的需要特護型老年公寓則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專業護理,包括從傳統的專業醫護到特別老人的專業治療。提供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研究發現,國外養老院特別注重老人的隱私性,會單獨設計單間或者私密空間小屋,設施也比較完善,里面有游樂場所、休息區、為老人提供自助服務的空間,比如自己盛飯,自己洗澡等,并通過專門指導適當運動,防止肌肉老化,我們國內在這方面就有很多不足,缺少人性化和個性化的設計,太過乏味,國內養老院的隱私性根本不注重,這樣會對老年人的隱私暴露,會影響到老年的心理反應和不適應性。

二、實踐研究方法

通過書籍查閱并了解到國內外的差異性的不同,關于養老院的室內空間環境的體驗研究狀況,借鑒國外的養老院空間環境設計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對遼寧省內及大連市各個養老院進行實地調研,記錄現有養老院特色空間設計的內容等;收集各地養老院特色文化文獻,尋找特色創意出發點,其中以大連市西崗區民樂養老院是一家集居住、護理、康復、精神慰藉為一體的“醫養融合”式服務機構為實地考察地點。以病房式養老護理為重點,以個體化康復護理為輔助手段,為老年人提供了舒適、安全的場所,設有2人間及單人間的養老床位100張,所有床位均為標準的醫用床,床頭設有呼叫器,便于養員及時與護理員取得聯系,確保應急之需。樓內走廊及樓梯扶手,均依照醫院標準進行了無障礙設計,房間內設有有線電視、熱水器;多功能廳內設有棋牌桌,四樓室外設有養員健身活動平臺及康復中心。一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24小時值班,并堅持每天早晚查房一次,對長期服藥的養員給予科學用藥指導。本院裝有醫用電梯,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進出樓宇提供了便利。樓內走廊及樓梯扶手,均依照醫院標準進行了無障礙設計,房間內設有有線電視、熱水器;通過這次調查研究也發現了國內空間設計在逐步完善,經過和老人談話式問答接觸,考察發現為保證養員醫的及時,住的溫馨,該院除加強了醫療的硬件建設、強化醫護人員的醫德、醫風教育以外,還注重在人文關懷和真情服務上花氣力,使入住養員雖不在家,確能感受家的溫暖,雖無兒女陪伴,確能體會到親情的關懷。本院真心為患病老人減輕病痛,為孝順兒女分憂解難。發現房間的整體布置會對老年人產生身心的不同體驗和生活改善。

三、養老院的空間環境設計

1.地面的材料:對于養老院來說,防滑是重中之重,應采用合格的PVC地板,涉水的房間應采用防滑型的PVC地板;注意衛生間、淋浴房設置無障礙設施,安裝可收縮扶手、可折疊的淋浴凳等;公共區域或容易發生危險的墻壁陽角應設護角;禁止老人進入的區域采用紅色的pvc地板。  2.無障礙扶手:應遍布所有允許老人進入的空間,不允許老人進入的空間不設扶手,并采用警告的顏色加以區分,例如有些養老院會用黑色劃分出老人不得進入的區域。3.視覺系統:用顏色圖案劃分不同的功能區。例如:漕河涇養老院對每個樓層采用不同的顏色,門口設置不同的動物形象的方式,便于老人記憶;在明顯處設置國際通用的指引標識標志;4.社交:設計會客廳,咖啡廳;設計戶外活動場地,為老年人組織親子活動,鼓勵親屬定期探望,提供招待客房。5.生活配套:設計美發、護理室、洗衣房等。6.綠化:提供能夠讓老人就近且方便的享受陽光,綠化的活動空間,如果老年人不能外出7.全護理型老人設值班護理人員及觀察窗,方便隨時觀察,設專業護理設施?! ?.科學化管理:給老人安全,家屬放心:老人的床邊、衛生間內最好設置報警器,走廊上設置可視的呼叫系統;在值班室設置聲音呼叫系統;養老院需憑卡進出,各處門禁設置不同權限,科學化管理人流。  9.舒適性、無障礙的設計細節: 10.私密性:無論是單人間、多人間,設計者都力求為老人保留一定的私密空間。如:對雙人間、三人間床位間設置屏風或隔斷;多人間床位間設置布簾等 11.無障礙設計:房間的門不小于0.9米,衛生間內外需設置1.5米的回轉空間(如圖3.1);衛生間淋浴室及室內外均采用截水溝代替高低差門檻,方便輪椅進出;有高差處設置小于1/12的坡度;無障礙扶手的直徑35-50mm,個人認為約38mm左右更易抓握,單根扶手高度離地850mm,雙根則上扶手離地850mm,下扶手離地650mm,過高不宜抓握用力。  12.燈光:老人的生活活動區域內,盡量不用直射型光源,采用泛光照明,減少眩光。燈光顏色不要過于復雜炫目;建議在走道墻面上設置照射地面的小夜燈。13.在裝修方面,以家庭化設計原則為主:除全護理型區域外,盡量弱化專業護士站等醫護用房的印象;公共區域盡量寬敞、明亮?!?4.色彩:采用清新、明快、溫暖的色調。用自然的材料代替冷冰的石材。 15.清潔:采用pvc地板,做弧形踢腳,便于清潔不留死角;門板下部30公分采用不銹鋼護板;污物房設一體化洗衣臺、清潔槽,更便于清潔等。本文通過對養老院行為體驗下院空間環境設計的不足進行探究,給老年人提供更多有利于老年人心理應對措施符合老人生活特點,開闊的活動空間、個性的休閑空間,改善和提高空間設計,優化養老環境,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朱莉.無障礙設計規范在老年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東南大學,2017.

[2]李楠,常志榮,丁寧寧.社區養老設施功能空間現存問題與規劃對策探討[J].設計,2017(19).

[3]仉長娟,熊微.養老院老人健康管理現狀分析[J].設計,2017(05).

[4]沙強,關云.運用PCN分析法構建居家養老老年人就醫需求模型[J].設計,2016(05).

[5]李廣成.論城市老年建筑市場發展的戰略取向[J].城市問題,2003(01).

作者:杜明鑫 孫 雪 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