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綠地景觀設計綜述

時間:2022-05-02 08:33:00

導語:道路綠地景觀設計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道路綠地景觀設計綜述

道路綠地是道路環境中的重要景觀元素。道路綠地的帶狀或塊狀綠化的“線”性可以使城市綠地連成一個整體,因此,城市綠地的形式直接關系到人對城市的印象。成功的道路綠地往往是地方特色的最直接的表現形式。產業園的道路正如一串俊美、意蘊的綠色項鏈縈繞在現代化的產業園中,給在這兒生活工作的人們帶來自然、舒適、健康,給外來的人帶來清新宜人、與眾不同的觀感,引人展望產業園區的美好遠景。山東•商河城區產業園位于泉城濟南北部,商河縣境內,是濟南市北部對外開放的窗口、發展工業經濟的重要基地、推動濟南北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實施“北跨”發展戰略的主陣地和主戰場。

1項目概況

該項目位于濟南商河縣城區產業園新湖街西段,該標段全線總長1300m,兩側綠化帶各寬15m,綠化面積39000m;該路段緊鄰產業園城區管委會,在未來產業園的發展中承載重要的形象展示作用。

2基地現狀

新湖街西段為產業園區內道路,其主要路段穿過蔬菜大棚區,直通開發區城區管委會,是開發區接待外來賓朋的主要通道。目前新湖街西段道路尚未形成統一的景觀形象,其基本狀況概括為:

(1)道路兩側綠化覆蓋率低,且較為凌亂。

(2)道路穿過蔬菜大棚,設計綠線緊貼大棚,未來可能影響大棚采光。(3)現狀道路中有橋體,河流,設計考慮濱水植物的配置。

3解析產業園

3.1主要矛盾

3.1.1產業園區開發與原有環境的關系產業園的開發勢必與原有的地形、地貌發生矛盾沖突,因此,在大量的研究與分析的基礎上,合理布局,綜合平衡,體現對環境的尊重是開發和發展的客觀要求。對產業園來說,交通的便利與否直接影響開發的成敗,迅捷的交通不僅使園區與外界聯系方便,對于內部子系統的交流也是有利的。因此,流線型的道路景觀的形成不僅是美學上的要求,也是世紀功能的體現。

3.1.2文化與產業園文化是一個城市的脈絡,是體現一個城市人文地域特色的窗口。因此,作為產業園區內的主要道路,體現文化內涵顯得尤為重要。以景觀手法展現的歷史文化,園區現展,以及未來的無限發展空間,可以更精確直接的反應商河產業園區的精神風貌和價值取向。

3.2目標與實施措施

(1)通過道路植物景觀的創造展現產業園區的文化特色。

(2)創造具有商河產業園特征的景觀形象。使產業園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3)對原有環境特征的尊重和發揚。對原有地區的地形,地貌進行充分的考慮,對空間關系和結構進行一定程度的保護和整合。盡量保護原有的坡地,在完整體現原有環境特征的同時,創造出新的風格。

4規劃設計

4.1設計理念與構思

(1)生態性:充分考慮道路沿線特征,利用植物造景層次,將道路景觀與原有的鄉村生態要素相結合,改善道路生態環境,減少對原有生態環境的破壞。

(2)地域性:車型景觀道路綠化設計應強調借景,利用原有的景觀資源和道路工程技術措施造景,形成獨特的道路綠化手法,突出該路段的地域性景觀。

(3)安全性:充分利用視覺原理和心里作用,通過合理的植物配置和色彩運用,發揮綠化的引導,示意和心理調節作川,營運安全、舒適、高效的交通環境。

(4)經濟性:根據產業同區內的道路自身特點,道路綠化在植物配置和地形處理L應突經濟型原則,充分地將交通,景觀,生產這一者統籌兼備,在充分凸產業同景觀特色的同時,把握經濟種植的原則

4.2景觀結構

以符合當地土壤結構,適合當地環境,易于成活的速生高大樹術為基礎,構成不同生態群落特色的林網,突出當地景觀特色。該道路以豐富的植物群落營造空間,不同的季節不同地彤特點,營造不同的景觀氛嗣。

4.3具體設計

產業同區的建設代表一個地域的發展,而地域的持續發展需要不斷地走m去,引進來,即筑巢引風,這就需要產業同區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氣度。因此設計中,我們引入“?!边@一表達元素,將潮起潮落的整個過程提煉出富有韻律感的網形,線條,物化到植物的形體、配置中,有其引申n{的彤態運用到不同路段的魔紋中,貫穿整條道路的景觀帶,可以每150—200m種植一條橫貫公路的斜線形樹叢,使人在行車時產生后浪推前浪、層層跌進的視覺效果,引導行車方向,注重道路景觀的連續性,以簡潔明快的風格,局部加以變化,豐富景觀視覺。地域文化,采用水與土地,土地與林木的組合方式,豎向設計,形成連續不斷高低起伏的的微地形上種植林木,在道路上形成優美的天際線,豐富道路景觀的同時,凸顯滄海桑田的圍墾歷史。在重點的區域設計與主題相符的雕塑,壁畫和標志性組合景觀,加以升華主題。整個路段劃分為四段,成為四個主題:

4.3.1濱河垂蔭作為道路的起點部分,結合河道,營造濃郁的林蔭景觀;入口部分以垂柳作為主體樹種,喬灌木呈叢植,多選擇垂枝的連翹,扶芳藤等,體現河道景觀所具有的特色,主體部分植物造景色彩宜偏冷,主要種植黑松,同時配合櫻花,木槿,花石榴等喬灌木,魔紋采用流水形式的自由曲線,種植體現一種典雅靜謐的夏秋景觀。

4.3.2臥丘聽風該區域地形起伏較大,強調空間的動態感和層次感,從視覺效果上體現車行道路的流線型特點。其背景林種植白蠟,前景結合地形特點,形成疏密有致的植物空間,順應地形,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組團種植具有濃郁色彩感的碧桃,紫荊,大葉女貞,榆葉梅,合歡,配合具有丘陵起伏流動感魔紋,營造清爽舒緩流動的丘林景觀。

4.3.3秋香田園行至此處,空間開敞,植物以欒樹為背景林,結合秋季開花,觀葉植物,營造一種疏朗的植物空問,透過樹林還可以欣賞田園風景,體味秋爽田園的陣陣馨香。

4.3.4翹秧起舞秧歌是商河的傳統文化,而在道路術端道路穿過蔬榮人棚,為避免樹木過高,對大棚起到遮陰影響,在道路的朱段種植采用火量的色彩對比較為明的植物,種植多以組肜式,以向皮松,合歡等枝分散生長的植物為基洲樹種,配介從,t的紫荊,小櫛,黃金槐,魔紋采具有秧u妖舞r的樅帶為設計雛形,綜合體現商河熱鬧紅火的地域文化。

4.4種植設計

種植設計分析了土壤,風向,陽光等[1然岡素的影響,并充分考慮與周邊環境相結合、車速景觀的需要謦體是起點終點的種植設汁色彩較為濃邰,中間相對低緩,色彩較為單一。根據環境需要采用“喬——灌——草、喬——草、灌——草”,營造富有開合變化的景觀空間特色。充分發揮植物的景觀功能、游憩功能、保健功能、防護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結合不同路段的景觀結構,形成季相各異的植物景觀;以同林綠化的系統性,生物發展的多樣性,達到平面上的系統性,空間上的層次性,時間上的相關性。

(1)順應地勢,割分空間:植物空間的合理劃分,應順應地形的起伏程度,來選用品種。

(2)空問多樣,統一收局:現代同林空間藝術,講究植物造景,多以植物、土坡等分隔和劃分空間,因此植物種類要多樣,配置要有一景深,空間大小相濟,避免一覽無余并有豁然開朗之意境。

(3)立體輪廓,層次分明:常講究優美的林冠線和曲折回蕩的林緣線。植物林以自然為美,如孤立樹在前,其次為樹叢,樹林為后作屏障,中間以花草連接,層次鮮明而景深富于變化。

(4)環境配置,和諧自然:在植物景觀設計時,注重植物與其周邊建筑、小品以及水體等環境的和諧。

(5)主次分明,疏落有致:植物配置的空間,無論平面或立面,都要根據植物的形態、高低、大小、落葉或常綠、色彩、質地等,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6)一季突出,四季有景:同林植物的顯著特色是其變幻有季節性景觀,設計得當,四季分明,有景可賞。

(7)種類選擇,鄉土為主:以山東地區鄉土樹種及適合當地生長的植物品種為主。

總之,將綠化種植與整體景觀結構密切配合,成為空間圍合、分隔的重要要素。在植物種類配置方面要多樣化,四季美觀,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體現一派綠色生機。植物配置要有明顯的層次感,依次為喬木層、灌木層、地被層,體現著大自然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