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研究
時間:2022-12-31 03:29:58
導語: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以唐納德•諾曼提出的情感化設計中反思層面的設計為理論指導,制訂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策略。通過問卷調查法來調研游客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的情感需求現狀。得到反思層面的情感需求模式。根據反思層面的情感需求模式,提出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原則,根據原則制訂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策略,為冰雪主題公園景觀設計提供嶄新思路。
關鍵詞:冰雪主題公園;冰雪景觀;情感需求模式;情感化設計;反思層面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進入了體驗經濟時代。[1]游客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從視覺體驗訴求逐步轉向情感體驗訴求。游客更加注重游覽時的操作趣味性、激發回憶的敘事性以及傳承地域文化等多元情感體驗。[2]唐納德•諾曼提出的情感化設計中反思層面的設計可以為冰雪主題公園景觀設計提供理論指導,提供嶄新的設計思路,滿足游客多元情感體驗訴求,提升冰雪景觀品質,傳承地域文化,打造冰雪旅游品牌。
一、相關概念解析
(一)情感化設計的相關概念:美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諾曼教授在《設計心理學—情感化設計》一書中提出了情感化設計概念和設計的三個層面:本能、行為、反思。[3]反思層面的設計是有高級思維活動參與的設計,它能反映出產品的合理性和智能性,激起一段回憶,體現產品含義。[3]反思層面設計的表達方式有四點:操作新樂趣、敘事性表達、文化傳遞、符號和象征。[4](二)冰雪主題公園:冰雪主題公園是以冰雪文化或某些特殊內容為主題,以冰雪為主要造景材料,運用現代綜合科技手段,結合冰雪藝術的塑造手法,集冰雪自然景觀、冰雪人工景觀、冰雪娛樂項目等為一體的,具有地域性、季相性、審美性、體驗性的游樂空間。[2]
二、冰雪主題公園景觀的情感需求分析
(一)情感需求調研:通過了解游客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的情感需求,構建反思層面的游客情感需求模式,為制訂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原則和策略提供支撐。調研采用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調研內容為游客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的情感需求現狀,調研對象年齡在20以下至60歲以上不等,如表1。問卷不計發放總數,一共作答問卷457份,全部作答有效。根據調研結果得知,從景觀類型的需求看,有377人喜歡情感互動性的冰雪景觀,80人喜歡觀賞性的冰雪景觀,如表2。從景觀主題內容的需求看,366人喜歡體現趣味性的內容,287人喜歡體現敘事性的內容,392人喜歡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的內容,如表3。從景觀功能的需求看,游客更看重具備娛樂、教育、回憶等多元化功能的景觀,如表4。從游客與景觀互動方式的需求看,選擇觀賞的375人,參與文化活動的357人,喜歡拍照的347人,而喜歡參與游戲、情感溝通、觸摸及參與雕塑等互動方式的分別為315人、237人、225人和174人,如表5。綜上所述,游客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的情感需求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景觀類型、景觀主題內容、景觀功能、游客與景觀互動方式。游客對景觀類型的需求從僅供觀賞的冰雪景觀轉變為情感互動性的冰雪景觀。景觀主題內容的需求體現在三個方面,即趣味性、敘事性和地域文化特色,游客更喜歡體現趣味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題內容。在景觀功能的需求上,游客追求多元感官體驗和集教育、娛樂、回憶等于一體的多元功能體驗。在游客與景觀互動方式需求上,觀賞、參與文化活動、拍照,這三種需求占前三位,參與游戲、情感溝通、觸摸等互動方式也較受歡迎。(二)反思層面的情感需求模式構建:文章以調研結果為依據,結合反思層面的表達方式,構建出反思層面的情感需求模式,如圖1。
三、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原則
根據反思層面的情感需求模式,制定如下原則。(一)趣味性原則:注重游客與冰雪主題公園景觀互動過程中的趣味性表達,強化游客反思層面的情感體驗樂趣。[5]巧妙利用多種感官元素,打造多元化的感官體驗趣味,營造身臨其境的體驗樂趣。[6]還可以豐富游客與冰雪景觀及游樂設施的互動方式,為游客創造多樣性的、個性化的互動體驗樂趣,使游客從呆板的、單一的互動方式中解脫出來,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冰雪景觀的情感溝通過程中,感受冰雪主題公園帶給他們的魅力和趣味。[7](二)敘事性原則:注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過程中的敘事性表達,以冰雪為設計語言,融入一段特殊的情境,比如:電影、動畫片、電腦游戲等題材,激發游客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體現游客的個人經歷或回憶,最終產生持久的、強烈的情感。還可以通過游客與冰雪景觀的互動,訴說一個游客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故事,在游客的腦海中形成一段獨特的記憶,從而帶給游客積極的情感體驗。[8](三)文化性原則:注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過程中的文化情感表達。冰雪主題公園地處寒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寒冷的氣候條件孕育了別具一格的地域文化。[9]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必須要抓住地域文化這一設計靈魂,傳達冰雪景觀帶給游客的文化情感,呈現地域文化氣質,抒發文化內涵,使游客對地域文化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進而得到獨特的情感體驗。(四)象征性原則:象征是表達反思層面情感的一種特殊方式,類似于文學修辭手法當中的“隱喻”。[10]利用簡單的、具象的符號等特殊媒介來表達抽象的、晦澀難懂的事物,使它被大多數人理解和認同,進而產生情感共鳴。[11]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可以利用冰雪為符號,來表達冰雪景觀主題背后的抽象含義,使游客產生聯想和思考,并在聯想和思考后回味體驗的樂趣。
四、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策略
根據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原則,制訂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策略。(一)創造多樣化的體驗樂趣。1.滿足游客多元化的感官體驗:滿足游客在觸覺、視覺、聽覺等方面的多元化感官體驗,實現景觀對游客的情感代入,使游客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打造浸入式的情感體驗,增添游覽過程中的趣味性,加深游客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的印象,強化對景觀整體形象的認知,進而增強游客反思層面的情感體驗。(1)保持堅實與柔軟相結合的觸覺體驗:根據調研結果和反思層面情感需求模式得知,觸摸是游客喜歡的互動方式之一。所以,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可以將情感體驗的趣味性建立在游客對冰雪本能的觸覺感受上。冰,冷凝堅實;雪,纖巧柔軟,這是冰雪帶給人們的觸覺體驗。[12]游客通過打雪仗、堆雪人、參與冰雪雕塑制作等方式來感受冰雪材質帶給他們獨特的觸覺體驗。因此,滿足游客多元化的感官體驗、豐富游客體驗樂趣就要從發揮冰雪材質的價值和吸引力入手,保持冰雪堅實和柔軟相結合的觸覺體驗,使游客在與冰雪零距離接觸時產生愉悅感、新奇感和滿足感,增強游客對冰雪潔白無瑕、雄渾綺麗、瑰麗萬狀等特點的情感認同。(2)融入燈光與色彩相結合的視覺體驗:冰雪材質的另一個特性就是對光線有著極強的反射能力。[13]燈光與冰雪材質的結合會呈現“夢幻般的效果”,豐富游客的視覺體驗樂趣。重視燈光氛圍的營造,利用色彩心理學的知識,滿足游客對不同燈光色彩的本能感受。游客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更多追求的是溫馨的景觀空間,因此燈光的色彩設計以黃色、洋紅等暖色調為主,使游客與燈光氛圍產生情感共鳴。還可以運用聯想的設計方法,利用燈光和色彩營造寒冷和溫暖的視覺氛圍,使游客從心理上感受到“冬夜里的溫暖”。(3)塑造場景與聲效相結合的聽覺體驗:塑造場景與聲效相結合的聽覺體驗,可以把游客的情感代入到冰雪主題公園的景觀設計中,激發游客的獵奇心。場景與聲效相結合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聲音來營造場景,冰雪景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利用狂風呼嘯、雪崩時的巨大聲響來模擬“自然災害”為主題的震撼場景,為游客創造沉浸式的體驗樂趣。另一種是以冰雪景觀為主要載體,營造一個具體場景,還原聲音特效。例如利用冰雪景觀營造電子游戲中的作戰場景,還原游戲人物的作戰臺詞、爆炸、槍擊等聲音特效,留給游客一段特殊的回憶。2.豐富游客與景觀的互動方式:游客與冰雪主題公園景觀之間常見的互動方式有七種:觀賞、拍照、觸摸、參與雕塑、情感溝通、參與游戲、文化活動,其中最受歡迎的是:觀賞、拍照和文化活動。所以,在保留以上七種互動方式的基礎上,著重豐富觀賞、拍照和文化活動這三種互動方式。從觀賞的角度,塑造冰雪景觀具象與抽象相結合的形式感,打造冰雪與燈光、色彩結合的視覺體驗,豐富游客觀賞樂趣。從拍照的角度,通過當今流行的擺拍形式,近距離接觸冰雪景觀,使游客產生愉悅感。從文化活動的角度,讓游客參與各種以冰雪景觀為載體的地域文化活動,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二)增強冰雪景觀主題內容的敘事性:增強冰雪景觀主題內容的敘事性的主要方法是將冰雪景觀主題與具體情境、故事情節相結合。1.冰雪景觀主題與具體情境相結合:文章強調的具體情境指的是某個特定的場景、某個特殊的歷史背景、游戲中的情景、戰爭的環境等,將這種特定的情境以冰雪為載體復刻出來,使游客產生一段特殊的回憶,這個回憶可以是美好的,也可能是難忘的,但不管怎樣都加深了游客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的整體印象。2.冰雪景觀主題與故事情節相結合:冰雪景觀主題與故事情節相結合,以冰雪為主體,融入部分或完整的故事情節,包含人物、地點、時間和事件,按照時間、地點和事件順序來組織冰雪主題公園景觀空間的布局,打造富有秩序感的敘事性景觀空間,實現游客的情感代入。(三)實現地域文化的傳承。1.營造景觀空間的歸屬感:注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空間的氛圍營造,以期傳承地域文化,塑造場所精神,提升游客的情感歸屬,加強反思層面的情感體驗。(1)提取能夠體現地域文化基本特征的元素:盡量提取可辨別性強的地域文化元素,例如鮮明的色彩、特殊的材質肌理以及識別性強的形態,這樣才能有效地傳承地域文化,傳遞文化情感,激發良好的反思層面情感體驗。[9]將元素運用到景觀空間設計中有四種方法,分別是:原型呈現、元素組構、元素重構、維度轉型。原型呈現是指提取的地域文化元素不做任何處理,直接運用到冰雪主題公園景觀空間的形態營造上,要去繁化簡,保證以最清晰的形態展現在游客面前,這樣才能激發良好的情感體驗。元素組構是將提取的地域文化元素進行排列組合,利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的組合方式,以期游客對地域文化有連續的情感體驗。元素重構法是將地域文化元素拆解再拼接或重組,打造抽象的情感體驗,這種設計方法非常適合運用到冰雪主題公園景觀小品、設施的設計中,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游客進行思考,并在頭腦中腦補拼接和重組后的地域文化元素整體形態,產生情感共鳴。維度轉型法是指將元素進行空間維度的轉換,可以使二維的圖像轉化為三維的冰雪雕塑,或將三維立體的地域文化元素轉變為二維的扁平化圖示。空間維度的轉變可以塑造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態,這樣會帶給游客不同的心理感受,進而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2)塑造景觀空間的整體形態:景觀空間的整體形態是指冰雪主題公園內各種景觀空間類型的整體規劃布局。例如,在冰雪主題公園的公共交通空間中,其整體規劃布局不僅要滿足基本設計規范,還要充分體現地域文化元素的運用,利用元素組構法和元素重構法將地域文化元素與交通空間的整體形態相結合,塑造具有特殊氣質的景觀空間,使游客感知景觀空間所傳遞的地域文化精神。(3)設計景觀空間界面:利用地域文化元素完善冰雪主題公園各個景觀空間的界面設計,包括平面、立面和剖面。地域文化元素運用在空間界面上不可過于瑣碎,應保持完整、連續的形態才能增強游客對景觀空間的情感歸屬。在平面設計上,利用元素組構和重構的方法使地域文化元素充斥整個空間界面,讓游客沉浸于地域文化的氛圍中。立面和剖面設計上,盡量保證地域文化元素的視覺連續性和完整性,讓游客能夠持續對景觀空間的場所精神進行感知。例如,利用冰雪材質設計的地域文化背景墻,就要保證其地域文化形態的完整性和連續性,盡量采用抽象的形態,激發游客對地域文化的思考,給游客留出想象的空間,結合燈光與色彩、聲效與場景的手法,創造多元的感官體驗,使游客陶醉其中,并對景觀空間界面所呈現的地域文化氣氛產生情感歸屬。(4)設計景觀空間內部節點、小品與設施:將地域文化元素淋漓盡致地運用在冰雪主題公園的景觀節點、小品、公共設施設計中。利用元素組構法和維度轉型法,注重視覺體驗的連續性,再輔以聽覺、觸覺的感官設計,以期帶給游客不同的心理感受,讓游客對景觀空間內部節點、小品與設施傳遞的地域文化情感表示認同。2.打造地域文脈的延續感:打造地域文脈的延續感,注重對地域文化的延續和保護??梢园凑铡盎仡欉^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的時間順序,將景觀空間秩序化地排列在一起,梳理地域文化的發展脈絡,呼吁游客保護并延續地域文脈,進而形成完整的敘事性表達,既讓游客回憶地域文化的變遷,又讓游客意識到保護地域文化、延續地域文脈的重要性,還可以將游客的情感代入到景觀的規劃布局中,形成一段連續性的回憶。(四)體現設計語言的象征性:注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設計語言的象征性表達,利用符號和象征這一特殊的媒介或信息載體,傳遞可以被大多數游客理解的事物,讓游客理解主題背后的抽象含義,具體方法如下:1.充分利用知覺符號:文章中闡述的知覺符號是指充分利用視知覺的表達方式,挖掘設計語言背后的抽象含義。[11]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以冰雪為設計語言,通過“圖底關系”、“錯視”、“無意或有意注意”等視知覺的表達方式,留給游客充足的想象空間,激發游客聯想和思考,理解設計語言背后的抽象含義。2.巧妙運用隱喻符號:隱喻符號是用容易被大眾理解的具象事物代替抽象、晦澀難懂的事物,這種方法類似于文學修辭手法中的“隱喻”。比如將“溫度計”比作“愛的溫度”,這里的“溫度計”既是設計語言又是隱喻符號,雖然游客很難理解“愛的溫度”,但可以理解“溫度計”的含義,游客通過“溫度計”聯想到愛是有溫度的,進而產生情感共鳴。[8]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設計師找到創意點,充分體現設計語言的象征含義,還能引領游客對主題進行思考,游客在思考后頓悟其設計意圖,最終產生情感共鳴。
文章以唐納德•諾曼提出的情感化設計中反思層面的設計為理論指導,通過問卷調查法來調研游客對冰雪主題公園景觀的情感需求現狀,構建出反思層面的情感需求模式,根據模式制定了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原則,根據原則制定了反思層面的冰雪主題公園景觀情感化設計策略,分別是:滿足游客觸覺、視覺、聽覺等多元化的感官體驗,創造多樣化的體驗樂趣,并利用觀賞、拍照和文化活動的互動形式,豐富游客與景觀的互動方式。增強冰雪主題公園景觀主題內容的敘事性表達,吸引游客對冰雪景觀產生一段特殊的回憶,實現游客的情感代入。體現地域文化基本特征元素的充分利用,實現地域文化的傳承,使游客對冰雪景觀的整體形象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實現設計語言的象征性表達,引領游客對冰雪景觀進行思考、頓悟,最終產生情感共鳴。
參考文獻
[1][美]B.約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爾摩.畢崇毅譯.體驗經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3-10.
[2]朱柏葳.體驗性冰雪主題公園景觀設計方法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設計學系.2013:13-15.
[3][美]唐納德•A•諾曼.何笑梅譯.設計心理學—情感化設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66-70.
[4]唐嘉薇,王潤森.基于情感化設計中反思層面的產品設計研究[J].電動工具,2020(2):26-28.
[5]袁天棋.基于情感化設計反思水平的產品設計價值思考[J].文化創意,2020(6):19-21.
[6]王松華,王查理,孔繁文.基于黑龍江傳統文化的冰雪居住型體驗空間室內環境設計研究[J].設計,2018(9):18-20.
[7]張簡一,陶禹辛,楊從晶.基于情感化設計的冰雪運動產品研究[J].設計,2018(2):136-137.
[8]劉學,李萌.基于情感化設計的加載頁面設計研究[J].設計,2020(7):30-32.
[9]王松華,王利亞,梁瀟.構建哈爾濱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冰雪景觀[J].設計,2016(19):154-155.
[10],楊前,王家民.感性信息“轉嫁-映射”下的產品形態情感化設計[J].設計,2020(2):91-93.
[11]EdgarCabanas.Experiencingdesignsanddesigningexperiences:Emotionsandthemeparksfromasymbolicinteractionistperspective[J].JournalofDestinationMarketing&Management,2020(16):1-9.
[12]王景富.世界五千年冰雪文化大觀[M].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07:1-3.
[13]李暢.哈爾濱城市街道冰雪景觀設計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設計學系.2016:20-26.
作者:張偉明 孫劍橋 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寒地城鄉人居環境科學與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 上一篇:鄉土景觀設計中設計倫理關系研究
- 下一篇:園林景觀設計問題及對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