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數學課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31 09:24:17

導語:中職學校數學課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學校數學課教學設計論文

教學設計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原理轉換成教學資料和教學活動的具體計劃的系統化過程。教學設計包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流程等內容。做好教學設計工作,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對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教學設計的體會和認識。

一、做好教學設計的前提是認識、分析所教學生的特點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一般來說文化基礎較差,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這些特點在數學、語文、英語等文化基礎課上表現更為明顯。但與此同時,這些學生具有思維活躍、精力旺盛、表現欲望強等優點。學生的一般性特點好總結,但每一屆學生、同屆的不同班級的學生都會有所差別,這就需要教師多觀察、與學生多交流、多總結,盡快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并進行必要的分析,在教學設計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例如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很強,但是心思不在學習上,對于這類學生,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重點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有的學生接受能力不差,也能堅持學習,就是基礎太差,對于這類學生,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把與本節內容相關的基礎知識點總結出來,進行前置復習或穿插性復習,降低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難度;有的學生學習很努力,但接受能力較差,對于這類學生,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重點考慮如何以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來講解,并在課堂教學中及時關注學生的接受程度,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進行調整??傮w來說,了解學生的特點,是做好課堂設計的前提和基礎。

二、根據學生的特點,合理設計教學目標

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是為生產生活服務,因而更注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正是由于這一點,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更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根據中職學校的教學特點,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落實在學生素質的提高上。知識將成為實現素質目標的使用材料。以前在教學設計時,總是側重于知識的傳授,側重于如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忽視了知識的實際應用。這是一個誤區。職業學校的學生是按專業劃分的。不同專業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的應用也是不同的,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立足于本節知識在專業上的應用,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組織教學,突出數學教學的專業特色,在例題設計等方面盡可能與專業應用聯系起來。

三、教學內容的設計

在教學內容設計時,需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改變。如在講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一節時,教材是通過取直線上兩點P1(x1,y1)、P2(x2,y2)推導出斜率公式的。但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代數思維的習慣,直接用一般點代替具體點的方法學生不容易接受和理解,而在先用兩個確定點如P1(2,1)、P2(3,5)計算出斜率,再用一般點P1(x1,y1)、P2(x2,y2)替換具體點的坐標的方法講解,更容易使學生理解。

四、教學方法的設計

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在講授函數的定義一節時,可采用分解講授的方法,把函數定義這個知識點分解為定義域、對應法則、值域、表示方法四個知識點進行講解;而在學習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一節時,先給學生提出學習要求:概念—記憶、圖像—會畫、定義域值域—能分析、函數的性質—理解與總結,再采用分組學習法,效果要比集中講解的方法要好。筆者認為,教學方法要根據課程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不存在一種萬能的教學方法適用于所有的課程及內容。有些內容適合集中講授,有些內容適合分組學習,有些內容更適合多媒體教學,有些內容與實踐結合效果更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五、教學設計應預留調整的余地

教學設計只是教學活動的預計設計,最終還要在課堂上進行實現,但課堂教學活動是動態的,時常會出現一些未預計到的狀況,需要在教學實施中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調整。因此,教學設計要留有余量,使教學活動有調整的余地,可以針對常見的狀況做一些預案,但不必要面面俱到,詳而又詳。

作者:宋建坡 單位:許昌技術經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