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堂教學設計方法研究
時間:2022-09-30 08:42:15
導語:音樂課堂教學設計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優化情境創設,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音樂是一種心靈對話的藝術。教師在教學情境創設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心理特點,利用多種媒體手段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獲得更多內驅力。教師對音樂學習內容進行生動講述、利用音樂故事進行引導、播放音樂作品進行情感熏陶、引導學生展開課堂演繹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等等,都能夠極大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高中生有一定學習認知能力,學習自覺性和責任感較強,但學生畢竟心智不夠成熟,教師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然不可或缺。學生學習情趣一旦被激活,課堂教學自然呈現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學生建立音樂認知體系創造良好條件。學習時,教師先讓學生閱讀教材中關于作品介紹,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視頻,學生聽得很專注。教師將歌曲歌詞展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朗讀歌詞,體會歌曲的內涵。教師繼續播放歌曲視頻,讓學生仔細聆聽,教師給出問題,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點,歌曲的結構是怎樣的,學生展開討論學習。從教學多元設計來看,教師能夠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利用多媒體展示歌曲,并通過誦讀歌詞,設計相關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感知音樂作品情感因素,從而形成學習動力。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常常從旋律開始,如果教師能夠從不同視角展開滲透,勢必能夠提升學生認知維度。
二、優化教學引導,激起學生認識共鳴
優化教學設計需要從不同視角進行考量,課堂導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訓練、教學評價和教學小結等環節,都需要展開設計優化。特別是課堂教學引導方法的優化,應該是音樂課堂教學設計優化的關鍵。首先要注意新舊認知的銜接,學習新知識、新技能都是從舊知基礎上展開的,教師要注意利用學生認知基礎,對音樂內涵進行多元解讀。其次是注意優化教師示范方式,音樂教學中的教師示范引導非常關鍵,教師親自演唱、演奏,比多媒體展示更直接,給學生的感覺會更親切。最后要注意引導學生模仿和創造相結合,音樂學多從模仿開始,教師要給出具體指導意見,引導學生逐步掌握音樂感知。欣賞蒙古民歌《遼闊的草原》時,教師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組蒙古民族風俗方面的圖片,并讓學生對圖片內容進行感知講解。蒙古民族善于射箭、賽馬、摔跤,特別是蒙古歌舞表演,能夠給人帶來豐富的美感認知。教師播放歌曲《遼闊的草原》,學生根據歌曲開始試唱,課堂內學習氣氛漸濃。教師對蒙古民族風土人情等內容進行生動講述,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蒙古民族的豪爽、淳樸、熱情、粗獷等氣質。為提升課堂學習氣氛,教師邀請兩個學生一起進行課堂演繹活動。教師演唱歌曲,讓學生給予伴舞。課堂教學被推向高潮。教師組織學生討論蒙古民族特有精神品質,為歌曲學習奠定感情基礎。特別是教師進行示范演繹,并讓學生伴舞,極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參與熱情。
三、優化訓練設計,實現學生認知升級
音樂作品呈現個性品質特征,學生對音樂內質的理解也存在個性差異。教師在具體優化引導時,要注意對課堂訓練任務設計進行優化。學生音樂基礎、音樂感悟、音樂學習效率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群體設計不同訓練內容,并提出不同的訓練要求,真正體現因材施教原則,讓不同學生都能夠獲得相同音樂認知,實現學生音樂認知的自然升級。教師還要對課堂訓練方式進行優化設計。學生自主練習、小組合作訓練、小組內展開演繹活動、班級內進行展示演出,這些訓練方式都可以進行嘗試。高中生參與課堂演繹活動的意愿并不是很強烈,教師要注意進行積極發動,多給予支持和鼓勵,幫助學生建立信心。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重要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貫徹新課改理念,符合學生學習實際訴求和發展規律。教師通過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采取不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對培養學生音樂素質和良好學習品質都有重要促進作用。
作者:柴建忠 單位:天水市第五中學
- 上一篇:情感化設計在電子產品的運用
- 下一篇:體育教學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