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10-09 10:00:42

導語: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論文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基礎教育的開端,數學教育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有重要的啟蒙作用,推廣和創新科學的教學設計非常重要。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設計問題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上發展和改進的方向。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能力

問題數學是學生小學階段重要的啟蒙學科,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對這一學科的知識掌握,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充分掌握學科內容和知識點,有效設計學科教學,堅持教與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好地突出教育目標,提高學科的教學質量。

1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師教學生涯中的重要課題。體現著教師的教育水平和業務能力,對學科的教學有著直接的意義。教學設計能力的高低反映出教學實踐的成績,對提高教學質量改善課堂效率有重要的意義。小學數學中的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尤為關鍵。

2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的現狀和問題

當前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還處于一個較為低級的狀態,缺乏成熟的設計能力和理論水平。許多教師都是借鑒國外的教學模式,雖然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和教育水平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但在教學應用上比較牽強,并不是完全適應我國的教育現狀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因此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呈現的問題和矛盾如下。第一,不重視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在我國教育事業中出現較晚,處于起步階段,許多教師不予理解和重視。沒有認識到教學設計對課程內容的促進作用和積極意義,因而就不采用這種教育方式,憑借過去的教育經驗去教學,使數學教學缺乏科學的嚴謹性和系統的方向性。第二,部分教師一味的追求教學形式的改變,實施形式化、模式化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了解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課堂教學過于單調呆板,知識點難以走進學生內心,教學效率極低。第三,教學設計水平低。部分教師能夠理解教學設計的理念,愿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意識的探索和嘗試,但缺乏正確的導引和方向。例如:教學目標概念含糊,設計方案空泛模糊,文本研讀不仔細,情景設置難以激發學生興趣,形式單一,內容片面,無法針對問題展開深入剖析等等。教師缺乏對教學設計的反思和學習,設計能力止步不前,課堂教學效率偏低。

3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問題的改善

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態度是一個主要因素。數學教師應秉承對職業的熱愛、對數學學科的喜歡和對教育的欲望去工作,探究數學教學的方向、目標和本質,主動積極地引導學生,使學生學會自主探究,相互探究,形成數學的邏輯意識。例如,在學習三年級《量一量》時,教師全面發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學生的實踐數據為積累進行教學設計,通過動手測量、合作幫助、分組交流、總結規律等幾個環節的進行,將教學內容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建立起“量一量”這一數學思維,找出問題的本源:只有統一了面積單位才能更準確地知道面積的大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提出問題、設計方法、動手實踐、數據分析、總結歸納的整個思維過程。小學數學教師應加強自身的培訓學習,通過細致詳實的教案文本閱讀,參加各種教學研討會和培訓等,不斷調整、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設計應具備嚴密的科學性和完整的系統性,通過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探究、鉆研意識,實現課堂教育內容的延展。如在學習《體積單位》教學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制定出課堂的教育目標是:通過教學設計讓學生理解《體積單位》這一單元的概念知識目標——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達到能力目標——學生可以根據學到的知識建起了日常生活中體積單位的常識意義和實踐經驗,最后實現情感目標——可以順利地用這些知識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在編寫教學設計時融入更多的創新,這就需要教師在領悟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抓住主要元素,選取較好的切入點,創新的分析講解教學重點和難點,編寫相應的練習,使教學設計更具針對性和層次感,內容更簡潔鮮明。同時,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獲得主要依賴教師在課堂上組織的實踐活動,逐步形成自己的邏輯分析、推理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些特點,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關注思維的拓展。例如,在編寫《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時,緊緊圍繞“同一個圓中所有的半徑都相等”這一論點展開設計,循序展開、逐步深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領悟這一知識點。教師先讓同學觀察圖形,找到特殊平面圖形的特點、規律,推斷結果。將由等長線段組成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置于同一個平面,讓學生理解這些等長的線段3條、4條、5條……之間的關系,再進一步想象將所有的正多邊形站成一列,第一個是正三角形,第二個是正方形,第三個是正五邊形……由此分析得出結論——圓是最終極的那個圖形。這樣生動形象化的教學設計有助于學生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聯系,形成圓的概念認識,實現教學的趣味性。

4結語

教學設計是我國基礎教育中的新型教學模式,小學數學教師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設計能夠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對促進教學改革、培養優質人才有積極的推進作用。數學教師在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的同時,既要有一定的開拓創新,也要采取科學的方式措施,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質量,實現教育的最終目的。

作者:李玉雅 單位:廣東省惠州市聯和小學

參考文獻:

[1]宋雪.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的若干問題及對策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72.

[2]趙亞穎.針對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及其構成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420.

[3]王大巍.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及其構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