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探析

時間:2022-09-30 08:28:00

導語:二維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二維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探析

二維空間設計課程在環境藝術設計基礎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專業課程的深度和廣度。目前,二維空間設計課程在教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們應該將其隱性內容顯性化,更好的把這門課程的作用發揮出來。

一、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現狀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傳統的平面構成課程主要訓練學生通過繪畫的方式掌握形式美規律及其法則并學會運用。隨著專業的發展,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都不再適應專業發展的需要,因此,關于這門課程的改革呼聲隨之高漲。但是,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仍然存在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的問題,特別是二維空間設計課程對景觀設計的重要性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不僅要通過感性認識掌握基本的形式美規律,上升到理性層面,例如:對稱、相似,發散等,而且還要學會運用這些規律對復雜形態進行創造和控制,進而上升到空間的控制和應用。在這個創造過程中,是一個復雜而艱難的過程,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明確課程的目標,如果操之過急,學生很容易因為一時理解不了而失去興趣。(二)教學內容不夠完整:傳統的平面構成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是通過“畫”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形式美規律和法則,然后結合創新思維訓練進行形態創造,發現美和創造新的規律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兩個層面上的問題:一個是掌握形式美規律;另一個是運用形式美法則創造形態,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忽略思維的結合,因為我們會受到慣性思維和惰性的影響。例如:在做對稱形態練習的時候,學生容易選擇簡單而直接的關系去完成作業,雖然完成了練習,但是沒有達到訓練的目的。教師要不斷啟發學生探索負責形態,告訴他們這種訓練的目的。學生只有經過這樣的訓練才能很好地訓練形態創造和控制能力。運用規律創造出的形態越復雜,整體感又控制得很好就越能起到訓練的目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后面一個重要部分往往因為課時分配不均勻或者重視程度不夠而被忽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被磨滅,很難達到課程的目標。即使鮮有的教師明確這個環節的重要性,也會因為缺乏較好的教學方法而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要保障課程內容的完整性和內容的側重點,然后有針對性地對課程內容進行很好的設計。(三)教學方法針對性不強:雖然我們對這門課程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真正能夠把這門課程隱性的內容變得淺顯易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學方法尤為重要,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而且耗時。隨著多媒體的發展,我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軟件,結合課程內容分為三個階段:首選,讓學生通過發現身邊事物的形式美規律和利用多媒體軟件的運用快速地掌握形式美規律;然后,把整個課程的重點放在讓學生在對形態創造和控制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逐漸加深對形式美規律和法則的理解;最后,在此基礎上,加入材質和空間的形態創造。整個過程我們需要不斷探索與實踐,明確適應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這門課程應有的作用,為以后的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四)教學成果不明顯:如果我們明確了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目標,豐富和完善了課程內容,突出了重點與難點,探索了新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那么就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三者往往不能有效聯系起來,彼此融會貫通。教學成果與教學目標還是有一定差距,需要我們不斷探索與實踐。

二、二維空間設計課程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指導意義

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與其他專業側重點有所不同,卻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強調空間的創造與控制。從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通常二維空間設計學得比較好的學生,后期在設計實踐中同樣也表現出非常出色的設計能力。因此,無論是室內設計的空間設計,還是景觀設計的平面形態和空間格局控制,二維空間設計課程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對形態的研究培養創造性思維:點、線、面三個普通的元素通過自由和有規律的排列可以創造出無限的形態。點、線、面復雜形態的創造訓練是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核心內容。通過形態的研究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大腦思維的訓練讓學生拋棄既定思維模式,強行尋找和創造出不熟悉的形態,有利于培養形態創造與控制能力。在具體操作訓練上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形式感的規律,例如:重復、對稱、發散、相似等,更要著重培養學生運用這些規律來創造不同形態的能力,這才是二維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越能控制復雜的形態越能培養學生的控制能力,越能更好的創造新的形態和規律,進而越容易形成空間的控制和設計思維。那么,在今后進入景觀設計和室內設計專業學習階段才能駕馭復雜的空間格局和形態以及在二者中自由翱翔。

(二)對復雜形態的研究培養空間想象力和控制力:二維空間設計形態研究主要以平面形態研究作為切入點,逐漸從二維空間形態轉換到三維空間。我們在具體的景觀設計中,平面形態要轉化為空間的結構,因此,在前期進行平面布局的同時,我們要對立面空間同步進行思考。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訓練,一方面,能夠很好的訓練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另一方面,能夠訓練學生空間的轉化能力和控制力,因為最后所有的平面設計都需要轉化到空間里,空間的結構比平面更復雜,更難以控制。

(三)對形態規律的研究與創造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對任何一個設計師來說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大尺度的景觀設計,它決定著效率與成果的好壞。二維空間設計研究從平面形態的規律出發,通過對規律的掌握,逐漸運用他們創造新的形態,進而發現和創造新的規律,形式感規律的創造需要概括、總結和推理,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隱性內容

(一)“隱性課程”的起源:“隱性課程”的概念起源于20世紀60、70年代,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杰克遜在1968年出版的《課堂生活》一書中,第一次使用了“隱性課程”這一術語。主要說明學校教育中存在對學生產生無意識影響且有重要價值的教育現象。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主要的課程是我們看得見的“顯性課程”,而一些課外活動或者我們認為不重要的環境等構成了“隱性課程”的內容。(二)“隱性課程”與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關系:如果說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某些課程,例如:手繪效果圖、模型制作等肩負著“顯性課程”的作用,那么,二維空間設計對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作用就相當于隱性課程所帶來的作用。一方面,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容易被忽略;另一方面,在這門課程中,有些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功能也沒有被發揮出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常體會不到其作用或者體會不夠深刻,只有在高年級進入具體的設計實踐中才能深刻體會其意義,但是課程早已結束。因此,在二維空間設計教學中,我試圖借“隱性”一詞,說明其重要意義,并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和內容探索,將這一內容的“隱性”特征轉化為“顯性”,讓學生在當下就能掌握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精髓。

四、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隱性內容轉化教學實踐(48學時)

(一)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目標

1.掌握形式美規律;2.在掌握形式美規律基礎上進行復制形態的研究與創造;3.拋棄慣性思維進行創新思維訓練;4.在形態創造基礎上進行不同材質的運用;5.從平面思維到立體空間思維的訓練。

(二)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內容與實踐: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主要內容

分為形態規律的研究、形態的研究、主體意識的體驗、從二維到三維空間轉換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研究形態和形式美的規律,還要注意形態本身的復雜性探索,給二維空間設計課程增加了難度。1.設計案例分析與二維空間設計教學有效結合(4學時):通過景觀設計平面圖案例分析,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和思考二維平面形態在設計中的意義;另一方面,通過深入分析形態結構和元素在空間中的運用,以及形式美規律的整體性體現,有效地加強了學生對形態和空間整體性的意識,進而有利于形成對這一能力的有效培養(如圖1-圖3)。2.掌握形式美規律(4學時):結合繪畫與軟件,讓學生快速掌握形式美規律及其應用,把知識點在大腦里面由短期記憶轉變為長期記憶。3.復雜形態探索與研究(16學時):形態的研究是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同學們一旦掌握了就會迸發出無限的興趣,有效研究課題的提出能有效地保障學生興趣的持續。我在課程的設置上采取由易到難的方法,先讓同學們針對一個形態進行有效的探索,越復雜越好;然后,再逐漸增加數量;最后,再轉化為三維空間。在整個訓練中,我們要把握住一個核心:就是鼓勵學生拋棄熟悉的形態創造,盡可能突破慣性思維,發現和探索新的形態和規律(如圖4-圖5)。4.設計思維的挑戰與培養:在具體的設計實踐中,作為一個專業的設計師,我們應該無所畏懼困難,力求把設計做到最好,在最后關頭也不要松懈,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很有可能會把已經設計好的方案重新推翻。然而,隨著設計經驗的累積,這樣的過程也會逐漸減少,但我們不能排斥這樣的修改,這是一種磨煉、挑戰和堅持,對設計精益求精的追求,這種精神也可以通過二維空間設計課程得到訓練。形態的研究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恒心,這個過程對每一個設計師來說都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提升自我價值的實踐,我們可以從基礎課程開始得到有效的訓練。5.不同材質的應用(8學時):掌握了平面形態規律,在經過對復雜形態的創造和控制訓練以后,學生對形式美規律和法則有了一定理性的認識,思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訓練。在此基礎上,可以進入材質運用的階段。這個階段要求學生根據材質本身不同的顏色和質感等特性在原來形態作業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形態的主次關系,甚至空間關系,為下一個階段做好準備。6.從平面到立體空間的轉化(16學時):經過前兩個階段的練習,又迎來了整個二維空間設計課程的第二個重點:從平面到立體空間轉化的訓練。這個階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訓練學生從平面形態轉化到立體空間,可以持續為兩個環節,先讓學生根據一組靜物或者建筑室內空間元素抽象組合創造形態,要求必須與靜物或者空間產生聯系。這個階段的訓練讓學生對這樣的訓練有一定理解后,再進入下一個環節,然后再通過立體空間的塑造由平面轉到立面。在前面抽象出的形態基礎上再次運用材質表現空間的元素和關系。這個階段的訓練讓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出平面形態和立體空間轉換這個過程彼此之間的關系,也理解了平面形態到空間以后會變得更加復雜和難以控制,因此,復雜空間的控制能力成為整個課程的矛盾焦點。教師在整個課程中需要加強學生這樣的意識,注意側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語二維空間設計課程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訓練我們對形態的創造和控制能力,也能訓練我們的創新思維能力,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形成專業思維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因此,我們在二維空間設計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視和不斷探索更好的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完成教學目標,把它內在隱性的內容變得明顯,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只有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才能發揮最佳作用。

作者:朱耀璞 單位:重慶大學

參考文獻

[1]歐陽麗.羅金彪.鐘艷華.隱性課程內涵與教育功能的再探討[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1.(6):6-7

[2](美)漢尼鮑姆(Hannebaum,L.G).宋力主譯.園林景觀設計實踐方法[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06

[3]林紅.楊一丁.照明設計教學中顯與隱的轉化訓練[J].裝飾.2015.(6):72-75

[4]譚睿光.孫弘真.魏岫云.設計學實踐教學體系與創新精神[J].設計.2014(03):187-189

[5]龐學光.關于隱性課程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1994.(8):9-14

[6]鄧道宣.羅明禮.國內外隱性課程研究述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5.(12):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