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人性化空間設計論文

時間:2022-02-08 09:16:32

導語:室內人性化空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室內人性化空間設計論文

【摘要】室內人性化空間應遵循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等原則,合理劃分室內空間,科學選擇合適材料,優化色彩與光照的搭配,以期滿足不同年齡的心理與情感需求,優化設計效果。

【關鍵詞】室內空間;人性化設計;原則;思路

當下,人們逐漸改變了原有的居住理念,對空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設計人員需及時改變自己的設計理念,在室內設計中引入以人為本,融入人性化的設計方式,用這一方式滿足不同年齡段人們多方面的需求,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室內環境。

一、人性化設計與應用原則

1、概述。人性化設計是指設計室內空間時,不再只關注功能,而是通過設計給人們帶來主觀上的感受,進而影響個人的心理,改變人的情感。其在室內設計中運用后最突出的特點是,以人為本,根據個人的需求設計。具體表現是,滿足室內功能性的同時,塑造出符合人體需求的造型,而對于特殊群體,會在空間內加入較為特別的設計,以體現設計對人的關懷,此外,人性化設計中也會加入綠色、環保等設計理念。2、應用原則。安全性:安全是室內設計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人性化空間格外重視的一點。建筑的整體結構對室內空間的安全有直接影響,用人性化的設計方式重新設計時,必須參考室內空間的結構,不可以隨意拆除墻體,以免帶來安全問題。而選擇使用的材料時,需以綠色、環保的材料為主。[1]舒適性:人性化空間只有讓走進該空間的人感到舒適,才能真正達到設計的目的。因此,從視覺的角度分析,是在人們可以看到的空間內,找到物品陳設的最佳方式,選擇適合的顏色并將其組合,避免因物體擺設或顏色帶來視覺上的不適感。比如室內家具多以平直、圓弧的方式擺設,這可在某方面提升室內環境的舒適度。經濟性:室內設計除滿足安全、舒適的要求外,也要符合經濟性提出的要求。故設計中,需用不同的方式優化對色彩、家具、材料的處理,并讓其體現出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特別是對于裝飾材料的選擇,需考慮材料的節能效果,這不僅可以滿足人性化設計要求,也符合經濟性提出的要求。選擇產品時,可以加入節能環保的設計理念,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體現出人性化的設計要求。

二、人性化設計與室內空間的融合

室內設計是根據用戶的個人需求,依照室內的結構,設計內部空間,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舒適的活動區域,符合其心理需求,但它也是建筑整體設計的一個分支,是在原有設計中再創造。由此,個性化設計在其中的應用,需合理劃分室內空間,選擇適合的材料,同時注重不同顏色的搭配,合理設計光照。1、合理劃分室內空間。如果是單一的室內設計,會參照現有的空間結構,從功能的角度完成整體設計,缺少個性化的方案。個性化設計則旨在現有空間結構的基礎上,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并根據這一需求貼近用戶的心理,從功能、舒適等角度完成設計。其最常見的方法是根據地面的高低差,加入綠化、建筑小品等,增加室內的層次感,這可以用于民用與商用建筑的室內設計,而對于商用建筑的室內設計,設計人員會把整個空間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把大塊的空間分割,增設了多個空間形式,而這些空間形式可以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發揮空間的暗示作用。例如萬科的人性化空間是:設計人員最初設計方案時,會把大的空間劃分成小空間,并為每個空間賦予了不同功能,包括日常休息區、辦公區、餐飲區等,這些空間的劃分可充分發揮空間的引導作用,為員工提供放松的區域,滿足員工不同方面的需求,而員工在這一環境中,會逐漸產生心理歸屬感。[2]此外,近幾年小型住宅開始大量出現,但這類建筑的特點是只有主體框架,內部構件需自己填充,設計人員設計這類住宅的內部空間時,不會受戶型的影響,可以充分運用個性化的思維設計,為設計留下了自由發揮的空間。由此,用個性化的設計方式合理劃分室內結構,是其個性化設計的最佳體現,滿足不同人的心理需求。即青少年所在空間的比例可適當擴大,讓其有活動的空間,而老年人所在的空間比例需適當縮小,避免老人產生空虛感。2、選擇合適的材料。其主要表現為在設計中加入新材料。隨著技術與材料制作工藝的優化,很多新材料應運而生,這些材料的特點是綠色、可重復使用、對環境影響較小,所以很多設計人員在個性化設計中,會選擇新材料。這一選擇的變化是順應時展的潮流,使用得到社會與公眾認可的材料,可以讓室內空間更滿足人們的需求,使整體的的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同時,實體是由多個材料構成的,由此出現的問題是肌理問題。肌理是材料表面給人留下的印象,每個材料都有它特殊的肌理,這些肌理以實體為載體組合后,會形成不同的質感,當人接觸質感時,可以感受實體表達出的無形的情感。在室內,每種材料與燈光、色彩搭配在一起后,都會給人留下不同的感覺,設計師對這些材料的特點有充分了解后,可根據客戶的要求,做一些小的改動,讓整體設計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比如日本老人養老的建筑,整體以現代風格為主,并充分利用建筑內部的空間,即在長廊處,為減少長廊的空曠感,會在靠近外側的一面擺放大量的綠植,并設置玻璃墻隔檔雨水,室內盡量避免擺放過多家具,顏色以米白、棕色等為主,而有些建筑會緊鄰海邊或樹木,對此設計人員會根據整體結構的劃分,選擇用落地窗或小窗,讓老人看到窗外的景觀。這一設計方式下,可以為老人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讓他們感到安逸。3、優化色彩與光照的搭配。色彩是表達室內設計理念的方式之一,為人帶來直觀上的感受。即設計人員會用不同顏色的色差,突出整體顏色的設計,并運用單一的顏色突出氛圍,比如白色,它多出現在圖書館、醫院中,給人的暗示是保持安靜,而暗色調的使用會增加空間的神秘感。由此,個性化的設計方案是,根據空間的作用選擇顏色,營造出不同的生活氛圍。同時,光線的照射可以改變人們的視覺,而光照與色彩搭配后,也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故設計人員用人性化的方式選擇燈光時,需根據每個小空間的差異,選擇不同亮度的燈光,以滿足人們對燈光的需求。[3]

三、案例分析

上文通過萬科與日本人性化空間設計的分析,初步闡述了人性化空間的效果,以某醫院的人性化空間的設計,進行詳細論述。該醫院住院樓內部空間的設計是,在一樓大堂內,使用公用空間的設計風格,借助木材、家具、飾品等營造了一個輕松的氛圍,同時,設計人員也運用了樓體高度的差異,為患者與家屬提供了休息空間,同時設置指向牌,二樓的設計風格簡約,讓各部分的功能更加突出。住院區的設計是:墻體選擇溫和色彩,讓患者在空間內感到放松,消除緊張感。病房內,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患者有獨立的空間,既滿足私密性的要求,又可以讓患者們互相溝通,特別是衛生間的設計,醫院為便于患者開門,所有開門的方向均向外,空間大小1.1m×1.4m。此外為控制病房內的噪音,在地板與地膠的連接處都設有一條地膠邊,確保走路的聲音不會影響到其他人。這一設計方式下,不僅突出了醫院的功能,也表達了醫院的情感,拉近了患者與醫務人員之間的關系。

四、結論

總而言之,個性化空間的設計是用空間滿足不同的人需求,讓人們在空間內感到舒適,所以,設計人員設計時必須遵循相應的原則,合理劃分空間,選擇材料,以此滿足不同年齡的心理與情感需求,優化設計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崔璀.顏色的合理搭配對幼兒園室內環境人性化設計的重要性[J].設計,2014(02)112-113.

[2]王潔.淺談住宅室內設計中的人性化設計原則[J].大眾文藝,2010(04)121-122.

[3]劉紅玲,雷亞芳,王偉,馬雪亮.淺談學生公寓室內的人性化設計[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9.24(04)174-177.

作者:趙夢歌 單位: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